天天百科

绿色食品文成杨梅生产技术规程

2023-06-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7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绿色食品文成杨梅生产技术规程

程慧斌

文成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境内群山起伏,海拔高差悬殊;日夜温差大,小气候特征比较明显,是生产优质、绿色农产品的“天然果园”。近年来,文成县立足当地资源、环境优势,坚持生态与产业齐抓、山绿与民富并进的发展思路;部署实施“杨梅梯度开发”的战略,积极培育农业生态特色优势产业;成功打造了“文成杨梅”区域公共品牌,并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截至 2020 年,文成县杨梅栽培面积4080hm 2 ,产量 21854t,产值 2.38 亿元。品种以东魁杨梅和荸荠种杨梅为主,良种覆盖率达 98%以上。已形成了以珊溪镇、大峃镇为中心的飞云江沿岸杨梅核心产业带,以黄坦镇、西坑镇为中心的中山地区杨梅产业带,以南田镇、百丈漈镇为中心的高山台地杨梅产业带。2020 年, “文成杨梅”被认定为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省级团体标准《绿色食品 - 文成杨梅生产技术规程》通过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专家评审。目前,全县杨梅累计认证绿色食品基地 15 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22 个。本研究从基地选择、栽培管理、质量指标、采收、分级与分装、预冷、包装和运输等方面,总结出了绿色食品文成杨梅生产技术规程,为文成县杨梅的绿色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绿色食品文成杨梅的基地选择、栽培管理、质量指标、采收、分级与分装、预冷、包装和运输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杨梅的生产和流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5 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

NY/T 2315 杨梅低温物流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基地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坡度小于 30°、海拔 700m 以下的缓坡地和山地建园。要求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排水良好、土壤 pH 值 4.5~6.5、微酸、含石砾的砂质土壤;年平均温度 14℃以上,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 -9℃,≥10℃的年积温 4500℃以上。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391 的要求。

5 栽培管理

5.1 苗木定植

分春植和秋植。春植于 2 月下旬-3 月中旬,秋植为 10 月上旬-11 月上旬,以春植为宜。选择无风阴天栽植,定植密度根据园块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株行距5m×6m 或 6m×6m,667m 2 栽植 18~22 株。定植穴深度以 100cm×100cm×80cm 为宜。

5.2 整形修剪

5.2.1 幼树整形。采用自然开心形,定干高度 20~30cm,主枝 3~5 个,主枝与主干的角度 45°以上。主枝上配备不同方位的副主枝 3~4 个,副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组。采用抹芽、摘心、拉枝、短截、疏枝等方法,使枝梢疏密适中,分布有序,形成良好的丰产、稳产树体结构。

5.2.2 结果树修剪。适当疏删过密枝、直立枝、交叉枝、病虫枝,逐年锯除中心直立大枝,使树冠开张、枝梢生长健壮、通风透光良好,防止树冠内和株间枝梢交叉,通过枝梢控制保持树体生长与结果相对平衡。树体高度控制在 3m 以下,锯口和剪口宜平整,锯口应涂保护剂。

5.2.3 衰老期修剪。逐年对主枝或副主枝适当回缩,更新结果枝组,恢复树势,延长结果年限。

5.2.4 修剪时间。休眠期修剪时间主要在 11 月至翌年2 月,冷空气来临前后不宜修剪;生长期修剪时间 4-7月,采后大枝修剪要求在 7 月中下旬前完成。

5.3 花果管理

对杨梅旺树采取不施氮、增施钾肥和磷肥的措施保果。对花枝、花芽过量或结果过多的树进行适度修剪,疏除过密、过弱的花枝,以促发抽生春梢,确保适量挂果;少花树则在开花前后喷硼、磷、钾混合液保花保果,并疏除树冠中上部部分春梢保果。对东魁等大果型品种可推广人工疏果。疏果在果实生理落果结束后,至果实迅速膨大期前进行;一般分 2~3 次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小果。疏果标准为 15 cm 以上的长果枝和粗壮果枝,留果 3~4 个;5~15cm 长的中果枝,留果 2~3个;5cm 以下的短果枝留果 1 个。

5.4 土肥管理

5.4.1 宜遵循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平衡施肥、以地养地的原则,科学、平衡、合理施用肥料。根据土壤状况、杨梅品种和生长阶段以及栽培条件等因素,选择肥料类型和施肥方式。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

5.4.2 幼龄树以“促”为主。每年追肥 4~5 次;薄肥勤施,施肥量随着树冠扩大逐年增多;初期以氮肥为主,树龄增大后配施磷、钾肥。

5.4.3 成年树促控结合。看树施肥,以培养中庸树势;促进结果、提高品质,一般年施肥 2~3 次;实行适氮控磷增钾施肥原则,氮︰磷︰钾的配比以 1︰0.3︰4 为宜。4 月下旬-5 月初,施壮果肥,株施硫酸钾肥 1kg 左右,同时注意喷施硼、锌、钼等微量元素;6 月底-7 月上旬,施采后肥,株施硫酸钾复合肥 0.5~1kg,加生物有机肥 10kg,树势强结果少的可少施或不施;10 月底-11 月,施基肥,株施生物有机肥 10~15kg。

5.4.4 采用自然生草法。每年在采收前及伏旱前刈割 2次进行树盘覆盖;每 3~4 年于秋冬季进行深翻 1 次,深度宜在 20~30cm,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5.5 病虫害管理

5.5.1 农业防治。①加强栽培管理,培养健壮树势;合理修剪,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创造良好的杨梅生长环境。②清洁果园,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病果等,并移出果园作深埋或焚烧处理,减少病虫源。③晚秋(11 月上旬)及早春(3 月上旬),将果树的主枝基部及主干均匀涂白。④春冬季清园时,用浓度为 3°~5°Be 石硫合剂液对树体、地面、杂草、田坎等进行全园消杀。

5.5.2 物理防治。①采用环保型粘虫板(可溶性)诱杀蚜虫、果蝇等有趐成虫。树内 1.5m 高处挂黄粘板,每树1~2 块,根据害虫情况及时更换色板。②采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卷叶蛾、杨梅小细潜蛾、天牛等害虫。每 0.667~1hm 2 挂 1 盏频振式杀虫灯,一般悬挂在树体高度 2/3 处,5 月下旬-6 月下旬开灯。③采用避雨栽培加防虫网防治杨梅腐烂落果和果蝇。采收前40~50d,单株全树覆盖约 40 目的防虫网,进出网帐宜及时关闭网帐的拉链。

5.5.3 生物防治。①利用瓢虫、草蛉、螳螂等捕食性天敌和赤眼蜂、丽蚜小蜂、广大腿小蜂等寄生性天敌防治果树害虫。②配制糖醋液诱杀卷叶蛾、果蝇等害虫。③采用昆虫性诱剂诱杀果蝇等害虫。离地 1.5m 处挂果蝇性诱剂诱集器,每树 1 个,5 月下旬-6 月下旬悬挂。

5.5.4 化学防治。根据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适期防治。应选用已登记的农药和 NY/T 393 推荐农药。严格掌握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杨梅用药使用建议参考表 1。

表 1 绿色食品 文成杨梅用药使用建议

6 质量指标

6.1 质量等级

文成杨梅分特级、一级、二级 3 个等级。

6.2 感官和理化指标

文成杨梅鲜果质量的感观、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规定。

表 2 文成杨梅鲜果质量感观和理化指标

注:其它品种参照执行(中小果参照荸荠种杨梅,大果类参照东魁杨梅)。

7 采收

7.1 检验规则

应根据 NY/T 1055 要求进行检验。

7.2 采收时间

近距离运输且无需贮藏时,可以采收完熟但保持较高硬度的果实。中远距离运输时,选择 8~9 成熟果实采收为宜。采收宜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阴天进行,不宜在雨天、雨后和高温下采收。

7.3 采收方法

采收时宜戴洁净手套,轻摘轻放,避免果实肉柱损伤,并随时剔除机械伤、软化、霉变等果实。

周转箱(框)或采果篮宜清洁、干燥,不宜过高过大;装果高度不宜超过 20cm,采摘前宜在容器底部及四周垫柔软缓冲物。

采收同时应进行分级或剔除不合格产品。

8 分级与分装

分级标准根据 6.2 的规定执行。

应在通风良好、配备大功率风扇的操作间进行分级和分装。

分级时应剔除不良果品,轻拿轻放,减少机械损伤。

9 预冷

果实采收后宜在 2h 内完成分级并进行预冷处理;宜选用差压预冷机、真空预冷机等进行预冷,使果心温度降至 0~2℃。

10 包装

在分装果盒内底部及顶部垫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或选用半真空包装形式来固定包装内杨梅果实。

运输包装宜选择泡沫箱 + 蓄冷材料的组合形式;应符合 NY/T 2315。

产品有统一的包装标识,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注品牌、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或销售单位及联系电话、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等级内容。

包装应符合 NY/T 658 的要求。

11 运输

采用低温冷藏车运输,运输时温度宜稳定在1~5℃。

冷藏车应行车平稳,减少颠簸和剧烈振荡;装卸货时应轻装轻卸,车厢内温度宜控制在 8 ℃以内,并尽量缩短卸货时间。

杨梅果实从包装场到达销售端运输期限,不宜超过 48h;运达后应及时销售,期间不宜再次分装。

如果觉得《绿色食品文成杨梅生产技术规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