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冷水煮茶or热水煮茶 老白茶怎么煮才更好喝(原来差距在这里)

2023-06-2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5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始终觉得,识茶的过程妙不可言。

就像一段感情里的两个人,本是两个陌生的个体。

却依靠自身的磁场和对方的靠近彼此,相识、了解、相知、相处。

最终,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关系。

而自己寻得优质白茶的过程,亦是如此。

需要时间,也需要磨合。

保持一颗平常心,好好耐下心来沉淀自己,多留一些时间在关注白茶的品质上,再以正确的方式去冲泡它。

抱着真诚的心,不妥协不将就。

而煮茶,作为一种喝茶的方式,拉近了人与茶间的距离。

之所以延续到了如今,就是为了让众人享受煮茶的过程,什么时候投茶、什么时候关火、什么时候出汤,都是一个顺其自然,娓娓道来的事情。

初春时节,早晚依然透露出阵阵的寒意,而煮茶恰好清洗了寒夜过后的浮华。

至于煮茶的一些小细节,冷水投茶还是热水投茶,几分钟之后再关火……

这些茶友们所能关注到的问题,今天便来一探究竟。

《2》

煮老白茶,冷水投入or热水投茶?

显然,这是一道标准的选择题。

恰巧小侄子在一旁做着他的寒假作业,用肉肉的小手,撑着脑袋思考作业本上的选择题。

最后,在排除了B与C选项后,自信地将A答案填入了框内,又继续陷入了下一道题的斟酌中。

但作业本上的题目,与现实生活中的煮茶并不相同。

由于习题早已限定了范围,排除了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有唯一解答。

而煮茶呢,存在着太多太多的可变量,例如煮茶壶的功率、茶水比例、茶叶状态等等。

因此,在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同时选择多个答案。

至于煮老白茶时,应该冷水投茶还是热水投茶,也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种情况,是直接煮干茶。

干茶,指的是白茶还未冲泡之前的状态。

由于这时候茶叶的内质十分丰沛充盈,因此不适合于长时间的煮茶。

否则会导致养分过量释放,同时咖啡碱和茶多酚等物质大量溶至茶汤中,造成汤水入口后有极强烈的苦涩感。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茶友们热水投茶。

热水投茶,能够减少茶叶与水的接触时间,且在短时间内激发出老白茶的内含物质,让其均匀释放。

在合适的时间范围内关火,便能够煮出一壶浓淡适宜的茶汤,滋味醇厚甘甜。

第二种情况,是煮泡过后的叶底。

为了物尽其用,将老白茶用盖碗冲泡七八冲以后,再以煮茶作为一种补偿方式。

能够将老白茶中深层次的营养物质,完全、彻底地释放出来。

由于彼时叶底中所存留的养分有限,因此把它投入冷水当中,延长茶叶与水的接触时间。

在温度逐渐升高的过程中,叶底中的内含物质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最后光荣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冷水投茶,是对待叶底最好的方式。

《3》

至于随后的第二壶、第三壶、第四壶……,加入冷水还是沸水?

一般来说,将叶底进行煮茶,大概到了第二壶的时候,内质已经所剩无几了。

七八次的盖碗冲泡,加上煮茶,已经彻彻底底地让它被榨干了养分。

因此,我们将重点放在煮干茶身上。

内含物质充沛的老白茶,煮茶时通常第一壶是等待水沸腾后,再将茶叶投入壶中。

而第二、三壶时,建议茶友们仍然加入沸水煮茶。

这样做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减少茶叶与水的接触时间,减弱茶汤的苦涩感,入口清甜可口。

若是要做一个形象的比喻,高山白茶充盈的养分,就像一块海绵吸饱了水。

在如此状态下,轻轻一拧,就能拧出大量的水。

且第二次、第三次时,仍然会流出大量的水,海绵尚且处于一个饱和的状态。

同理,在白茶体内的物质依然丰富的时候,若是注入冷水,则会让茶叶经历一次全新的加热过程。

释放出在前一壶中尚未彻底释放,且更深入的养分。

这样煮出来的茶汤,会更浓一些,可能还会略带点苦涩感。

但这也不是绝对,只是一个建议罢了。

具体的操作方法,还应该根据白茶的品质,以及茶友的个人口味作出相应的调整。

假如平时喝茶的口味较重,则可以从第一壶之后,注入冷水进行煮茶,让茶汤的滋味更浓一些。

亦或是适当的延长煮茶时间,让茶叶在水中多沸腾几秒钟,增加内质的析出量。

口味清淡,喜欢鲜爽感的茶友,则可以按照前面所说以热水煮茶,水沸即关火便好。

即便如此,也不建议大家将茶汤煮的过浓,因为长期饮用浓茶,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

月盈则亏,过犹不及。

《4》

煮老白茶,应该煮多长时间?

以时间来限定煮茶,实际上并不公平。

就比如前面提到,冷水煮茶和热水煮茶,所用到的时间明显存在差距。

将茶叶投入冷水中,需要等待它由冷到热,再到沸腾,其中花费的时间较长。

而投入沸水当中,只要等茶汤再次沸腾之后便可以及时关火了,这个过程可能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可见,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

再比如,每种茶壶的款式、功率、容量不同,也会影响对煮茶时间的界定。

有茶友喜欢用风炉煮茶,体验古人的闲情雅致,享受慢生活。

将一壶茶煮至沸腾,往往需要大半天的时间,让火慢慢地加热茶汤。

而有的茶友喜欢简单快捷,以最常见的电陶炉煮茶,省时又省力。

而火的能量与电所传导出的热量,自然不同,所以茶汤沸腾的时间也差距甚远。

以时间作为标准,不如以茶汤的颜色来判断依据,是否可以关火。

不论是煮干茶还是煮叶底,冷水煮茶还是热水煮茶,汤色都是由浅及深。

最开始,是淡淡的嫩黄色,再到浅金色,随着时间的延长,茶汤颜色也不断加深。

等到汤色接近赤金色、浅琥珀色时,就可以停止加热了。

美妙的色泽,就像夜晚高高悬挂的那一轮圆月,澄澈明亮,照进了每个人的心房。

这个时候,茶汤中的营养物质丰富却不过量,浓淡适宜,鲜甜适口。

若是只关注时间,而忽略了观察汤色,便很容易出现提早关火,或者关火不及时的情况。

茶汤太淡或太浓,难以达到平衡,也无法匹配好茶的风味。

煮茶,对于优质老白茶来说反而成了一种负担。

时间可以作为参考,但并非唯一标准,煮茶更重要的是看汤色,细心观察。

《5》

煮茶,本是一件让自己与茶相互交融的事。

但如果采用了不恰当的方式,便会适得其反。

煮一壶长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偶尔慢下来,便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

茶汤沸腾之初,让人惊奇和期待。

在等待止沸的过程,依偎着茶香,轻轻浅浅,身心放松。

最后捧着一杯热茶,浓淡适宜,唇颊留香。

平日里的心事,就让它们通通融入这杯茶当中,一饮而下,放逐自我。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如果觉得《冷水煮茶or热水煮茶 老白茶怎么煮才更好喝(原来差距在这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