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护肤技巧:美容小常识之补水与保湿的区别

2023-06-07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8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但却热情,想给这个夏天不一样的自己,就开始大变身吧!给大家推荐护肤技巧:美容小常识之补水与保湿的区别的方法教程,让你这个夏天美到家。

女人们都害怕自己的皮肤变得干燥,因为之后会紧接着变得松弛、缺乏弹性。你想要拥有紧致的皮肤并没有那么容易,原因是生活中存在的影响皮肤的因素太多了!比如:空调、环境污染、气候干燥、电脑辐射等等都会让你娇嫩的皮肤慢慢地丧失水分、出现干纹。所以如果你想为自己的皮肤提供充足的水分就要做到既补水又保湿,这里要着重的告诉大家,补水和保湿是两码事,不要把它们混成一谈。

皮肤因人而异锁水能力强、弱也有一定的区别,所谓的保湿就是为皮肤增加锁水能力。皮肤角质层中的水分不是自由流动的,它们通常依附在一群拥有亲水能力的分子中,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知道的:天然保湿因子。这些保湿因子大致有:乳酸、氨基酸、矿物质等等,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是水分能够更长时间的停留在皮肤角质层细胞中或者周围。保湿因子可以吸水也可以跟着水分跑,这也说明,一旦皮肤膜出现损伤,保湿因子会和水分一起流出来,保湿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引起皮肤干燥的现象。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不要让皮肤受到损害,以免引发皮肤干燥。

补水顾名思意,就是为皮肤补充水分了,补水可以滋润皮肤表层,更可以深入到皮肤的内部,可以改善皮肤的微循环,使皮肤更加润滑。这就是说,补水是防止皮肤干燥的最有效方法!在补水方面,最有效的是使用保湿霜或者补水面膜,可以从根本解决皮肤缺水的问题!但是面膜用得不要太频繁哟~

延伸阅读:

眼部护理妙招

我们每个人都想有一对神采奕奕的双目,正所谓顾盼生辉。眼睛一直被描绘成人们心灵的窗户,双目无神整个人都少了很多灵气。养眼护眼也是我们都比较关注的。我特意整理了以下很实用的眼部护理妙招,帮助大家更好的护眼。

枕茶叶枕

1.茶叶中含有因茶叶中含有芳香油、咖啡碱、茶碱、茶丹宁等物质,有降火、清热、明目等功效,可帮助消除黑眼圈。茶叶也不难收集,平时将泡饮后的茶叶晒干,再加入少量茉莉花茶,拌匀装入枕头即为茶叶枕。

2. 把茶叶用布包好,冷水蘸湿,然后合紧双目,把茶叶包放在眼睑上湿敷20分钟,能有效地消除浮肿的眼袋及黑眼圈。

3.将新鲜的苹果切片后敷在眼睛上,每次15分钟。

4.土豆蒸熟后切片或捣成泥,敷眼5-10分钟,可明显淡化黑眼圈。

5.西红柿捣碎后敷在眼睛上约10分钟,每周3次

6.睡前冷热毛巾交替敷在眼睛上几次,可有效增强血管缩张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7.喝剩的茶包不要马上丢弃,湿敷在眼睛上,能帮助消肿和淡化色素。

8.睡前贴两片眼膜,大约15分钟后取下,入睡时营养成分还可逐步释放。

9.用牛奶轻轻擦拭眼周,减轻黑眼圈或用纱布蘸上酸奶,敷在眼睛周围,每次10分钟,眼周的皮肤就能喝饱水。

10. 涂完眼霜后把双手搓热轻轻捂在眼睛上更利于眼霜的吸收。

11. 眼睛干燥时,盛一杯开水,闭上眼睛靠近杯口,用热气蒸眼睛(当然不能太热了),之后马上涂上眼霜,或做个眼膜,很舒服喔。

12. 注意睡姿,避免长期朝一个方向侧卧,更不要将脸埋在枕头里,眼周很容易被挤压出皱纹。

13. 保证充足睡眠,多锻炼身体,多饮水,促进良好的新陈代谢,这样就不容易有黑眼圈了。

14. 面部表情不要太夸张,不能老是挤眉弄眼,时间长了眼角周围就会出现很多小皱纹,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真是“年少不注意,老大徒伤悲”!

15. 烈日下外出一定要戴墨镜,不仅保护视力,也保护眼周脆弱的肌肤,秋冬也不能例外。

16. 特别干燥的季节,可以在使用眼霜的时候加少量的维E油,可以起到滋湿保湿的效果。滋肾明目茶:菊花、枸杞、红枣、乌梅、决明子各一钱五分泡开水服。

眼部急救小方案

1.对于长时间坐在电脑屏幕前的office女生来说,滴上一滴眼药水是缓解眼睛疲劳的好方法。不过要注意哦,瓶口一定不能碰触眼皮和睫毛,否则会污染药水。

2.晚睡早起的不规律作息让眼睛常常都是肿肿的,可以在临睡前将两个不锈钢的小勺放进冰箱的冷藏室,第二天早上拿出来,放在肿胀的眼睛上做2分钟的冷敷,眼睛很快就可以消肿,而且还能让眼神看起来更清澈。

3.常常出差的通勤族们注意了,飞机上的干燥环境与办公室的空调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补水的装备不可缺少。趁着飞行时间为眼部肌肤补补水,既打发了无聊时间,又能在下飞机时给别人一个容光焕发的好印象,何乐而不为?

以上方案都很实用吧,如果想让双目更闪亮动人,一定要用心护理啊。

护肤教程内容推荐:

夏日正确护肤步骤

护肤小妙招 怎样去鸡皮肤

美白瓷肌 护肤心机大揭秘

如果觉得《护肤技巧:美容小常识之补水与保湿的区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