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心理健康:应对群体性突发危机应注重心理因素

2023-06-07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0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做人除了要天天向上,更要懂得享受生活。为大家推荐心理健康:应对群体性突发危机应注重心理因素,精彩的内容需要你们用心的阅读。还在等什么快点来看看吧!

2009年4月,在英国召开了G20伦敦峰会。在会议召开前夕,一部分民众聚集在伦敦大街上游行示威。由于参加会议的是多国政要,警方如临大敌。游行示威中难免发生纠纷,英国警方的策略是将所有抗议群众都聚集在邻近英格兰银行的一小块区域之中。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茶壶式”管理方法。

不应对群体采取敌对态度

自从经济危机到来之后,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民众都有一种危机感。在危机感的驱使下,游行示威甚至暴乱的群体性事件较以往有多发的态势。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欧美国家,警方都奉行“聚众生事的民众如同洪水猛兽”这一理念。这也通常被当作控制群众的措施和驱散群众行动的根据。

然而,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拥挤的人群更多的是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而不是惊慌失措地只顾自己逃命。对群众采取“茶壶式”管理方法等于火上浇油,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会导致动乱的爆发。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研究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家斯提芬?里切尔说:“在许多情况下,通过群体聚集表达看法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群体里的每个人不但不会倾向于丧失理性和暴力的行为,反而会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个性蜕变,驱使他们为自己和周围所有的人的最高利益而行动。越是在危险和紧急关头,这种个性蜕变越是强烈。里切尔说:“把群体看作是疯狂暴徒的聚集体,只是某些人荒诞的想法,绝对是错误的。”

有人说,毫无疑问,当成为群体性事件中的一分子时,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做出通常自己所憎恶的令人惊骇的事情来。他们列举了大量群体性事件刺激了暴力发生的例子。同样,那些喜欢滋事生非的人会借口是群众的意愿而兴风作浪把水搅浑,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他人影响也很容易误入歧途。

其实,群体性事件演化成暴乱是特别罕见的,我们不应该以个别案例来夸大和渲染所有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灾难研究中心的特里希亚樀瓦腾多夫认为,在拥挤的群众紧急事件中,恐慌情绪的广泛传播也是很少见的,仅仅会发生在特殊情况下,如逃出的通道开始堵死。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当多数人们互不相识时,人们最终的行为举止明显是理智的。

人们在群体性事件中会互助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约翰樀德鲁里等人研究了近年来11起灾难性或接近于灾难性的群体性事件。比如,在1989年英国谢菲尔德市西尔斯堡体育场,个别足球迷情绪失控而出现暴力行为,警方立即采取令旁观者反感的过度严厉的打压措施,结果引发球迷和警方大规模对峙,全场秩序顿时失控,造成了96名球迷因拥挤践踏死亡。

在每一个灾难性群体事件发生之后,受到访问的人大都回想起当时有一种与周围的人团结一致的强烈感觉,结果他们才得以逃生。当时人们尽量做到严守秩序、彬彬有礼、团结互助,而绝不是与人相争或敌对。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不是这样的互助合作,在这些灾难事件中肯定会死伤更多的人,人民大众的承受能力比预料的要大得多。

研究人员正试图掌握这种将千百万个人凝聚成一个整体的心理过程。德鲁里等人认为,在群体性事件中,一般人都会意识到自己和周围的其他人同舟共济,同呼吸共命运,这样就会迫使自己与大家融为一体,并肩奋斗。人们相互信任,同心同德,共同对付“不利的因素”——大火或警察。当群体的每个成员分担共同的社会身份时,群体就会从仅仅物质上的实体变成精神上的团结一致。

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科学方法是疏导

警方和政府应该从群体性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汲取到什么经验呢?其实就是中国的古老治水方法:“洪水宜疏不宜堵”。对付群体性事件,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变当前管理群体性事件的方法。目前警方全都注重于控制与自我控制,其作用可能恰恰相反。警方往往主观地认为聚众必然闹事,人们只要聚集成群,就会胡作非为,从而导致暴行与动乱,因此就这样想当然地以高压对待群众。而警方的镇压只会引起群众的团结奋起,共同反抗外来的威胁。

不少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人员也认为,将群众围困在一个小圈子里的“茶壶式”管制并不是个好办法。斯托特说,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镇压,只会使群众产生抵触心理,反而容易导致暴力。在足球比赛中警方低姿态的管理,能够显著地减少成群球迷的挑衅性行为。如果任随他们去的话,他们反而会自行组织起来维持球场秩序。同样,在游行示威或者其他群体性事件中,如果警方或政府应对得当,参与者会自发维持群体的正常秩序,防范骚乱的产生。

在处理紧急情况时也需注意,在恐怖袭击和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往往群体内部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来。企图干预人群以避免造成恐慌,如限制大家行动,这反而会令大家更加惊慌。关键在于要尽可能把实情告知大家,群众会明智地采取行动的。信息不透明的恶果是大家都成了“无头苍蝇”,越多的人想独自行动,就会造成竞争和破坏行为,大家逃生的机遇也就愈低。这种情况的实例是1985年8月的一场空难。英国一架空中旅游飞机在曼彻斯特机场跑道上突然起火,机长和乘务人员没有及时安抚乘客并告知实情,导致乘客都想逃离不确定的险境。乱成一团的乘客降低了群体逃生的概率,大家在出口挤成一团,结果55名乘客丧生。事后的调查表明,如果信息透明,乘客就会团结一致,按顺序逃离机舱,死亡率也会大大降低。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越来越井然有序的群体性聚会可让警方和政府认识到,大多数群体性事件其实不是政府的对立面,他们只是想有一个合理表达自己意愿的方式。如果对群体性事件正确引导,群体性事件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要憎恶群体性事件中的参与者,因为他们可能让政府认识到坐在办公室里所不曾接触到的真相。

延伸阅读:

健康常识口臭的原因

现代白领有一个普遍尴尬的问题,就是每当与人交谈时,原本很近的距离由于口臭而变得越来越远。口臭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工作还影响了我们的日常交际,很是令人烦恼。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5个令你意想不到的口臭原因。

5个意想不到惹口臭的原因

蛀牙

一旦某些类型的细菌在牙齿上落户繁殖,就会在口腔中形成牙菌斑,必须由牙科专业人员进行清除。这种牙菌斑不仅会造成蛀牙,引起牙齿腐烂,还会引发口臭。所以如果长期口臭,最好去看看牙医,以排除这些可能性。

鼻窦感染

鼻腔通道中带有臭味的分泌物也会导致口臭。鼻窦感染、鼻子中存在的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菌和鼻窦穴也有可能散发出恶臭的气味。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缓解这种类型的口臭。但如果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就应该去看耳鼻喉科专科医生了。

扁桃体结石

扁桃体位于喉咙后方,它的形状看起来像是有裂缝的李子,细菌会在裂缝里积存下来。如果足够的微生物和食物碎片被积存下来,就会形成扁桃体结石。这种结石味道很难闻,会导致口臭。如果扁桃体的形状足够大,又经常结石,可考虑做去除结石的小手术。若其造成的口臭很严重,可考虑做摘除扁桃体的手术。

饮食问题

大蒜和洋葱这类食物会引起口臭,但并不是它们在口腔的食物残留引起口臭。以大蒜为例,大蒜中含有臭味的化学物质,一旦被血细胞吸收,这种臭味就会通过肺部排出。因此,这种臭味是身体挥发的实际气味,而不是口腔中的气息。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只能等臭味排放完毕,要么用薄荷糖或漱口水进行遮掩,要么完全避免吃这类食物。

如果觉得《心理健康:应对群体性突发危机应注重心理因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