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哺乳妈妈服药应注意

2023-06-0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7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新晋级做了父母的朋友们一定非常开心吧,但除了兴奋和激动欢喜之外,是否还有些许不知所措呢?赶紧来了解下新生活护理小常识吧!下面小编分享哺乳妈妈服药应注意。

哺乳期患病,妈妈自然得服用药物,于是你可能会想:药物会不会通过乳汁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如果服用了对宝宝有害的药物,但又不想放弃哺乳该怎么办?新手妈妈难免会为母乳喂养而困惑,的确,无论你服用何种药物,在乳汁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分泌。

药物的代谢

药物进入妈妈体内后,经血液循环到达乳腺,扩散进入乳汁,并随同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乳汁中所含药物的数量,取决于摄入药物的种类、剂量、用药持续时间、药物分子大小、溶解程度及酸碱度等因素。由于小宝宝体内缺乏对药物解毒的酶,肾脏的排泄功能也不完善,所以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的药物代谢、排泄都很慢,也很容易引起药物蓄积的中毒反应。

对新生儿、婴儿影响较大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抗生素:如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等。

(2)镇静、催眠药:如鲁米那、阿米托、安定、安宁、氯丙嗪等。

(3)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美沙酮等。

(4)抗甲状腺药:如碘剂、他巴唑、硫氧嘧啶等。

(5)抗肿瘤药:如5—氟脲啶等。

(6)其他:如磺胺药、异烟肼、阿斯匹林、麦角、水杨酸钠、泻药、利血平等。

哺乳妈妈用药事项

1、乳母应尽量不用药,如果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宝宝影响最小的药,用药时间不要过长,以减少药物的积累。

2、乳母服药宜在哺乳后立即应用,可以避开下一次哺乳时的药物在乳内的高峰。

3、在乳母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乳儿有无异常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要停止哺乳,及时处理。

4、乳母因病确实需要服用抗肿瘤药、抗结核药、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某些抗菌素、激素及镇痛药时应及时断奶,改为人工喂养。

5、目前新药备出,对它乳汁中的浓度及乳儿的影响了解甚少,乳母在选用药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切忌自行服药。

母乳喂养是天底下最神圣的事情,也是一位妈妈能体现做为母乳的过程,现在很多新的观点都提倡母乳喂养要坚持到宝宝1岁左右才断奶。一年的期限可以说很长,其中母乳妈妈还要经历各种涨奶的疼痛、背奶的艰辛,以及储存母乳的烦恼。一年的时间里,要时刻保持警惕不生病,那是不太可能的,哺乳妈妈感冒发烧不可避免。某些妈妈还有一些长期的病隐,需要长期服药,但是又担心药物会影响到母乳,喂给宝宝吃的话更加影响宝宝的健康。今天小编来给你提醒一下哪些药物是哺乳妈妈不可触碰的。

一、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哺乳妈妈得个感冒咳嗽是很平常的事情,不注意的妈妈就会像平时那样,随后拿起阿司匹林这些药物就往嘴里放。却没有注意到这些药物对乳汁分泌的危害。长期服用的话会影响宝宝的血小板功能,出现凝血机制障碍的。

二、抗生素药物

大多数抗菌药物可以通过主动或者被动机制分泌到乳汁当中,使宝宝无意中成为间接的用药者或者受害者。所以母乳妈妈一定要注意可能进入乳汁中的药物对宝宝的影响。进入乳汁中的药物浓度,不仅与用药的剂量有关,而且与药物跟哺乳妈妈体内的其他元素结合有关。

虽说药物有可能随着母乳妈妈的的代谢排出体外,但是对宝宝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宝宝自身对药物的敏感度。氯霉素可以抑制宝宝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环素会影响宝宝的骨和牙的生长,还容易发生锯齿;甲硝唑在乳汁中的深度很高,会让母乳呈现苦味,影响宝宝的食欲。

三、镇静安眠药

母乳妈妈面临家庭、职场及照顾宝宝的压力,有时候因为整个晚上都担心宝宝的睡眠,一个晚上醒来几次,醒来之后再也难以入眠,只好找安眠药来解决。这时候哺乳妈妈真要停下手上的药了,因为它将会让你的宝宝生长迟缓。

安定类会导致宝宝精神萎靡不振;眠尔通会使乳汁药物浓度比血液深度高出2-4倍,让宝宝更加油精神;苯巴比妥会让宝宝嗜睡,甚至得高铁血细蛋白症。

四、激素类药物

好不容易等到宝宝生下来了,妈妈和老公心里都痒痒地要进行房事,但是有些妈妈为了迁就老公,一直服用着避孕药,却不知道一时的欢乐换来了宝宝健康的受损,还可能产生不可挽回的疾病。

口服类避孕药要在生完宝宝后的6个月甚至到断奶后才能使用,不然你的女宝宝青春期会出现妇科肿瘤等性疾病;大量的雄激素使用还会抑制乳汁的分泌,使女宝宝男性化,男宝宝出现性早熟;雌激素的使用还会导致妈妈回乳,减少了乳汁的分泌。

五、维生素类药物

为了宝宝不缺乏维生素,很多妈妈都选择从各种算什么中摄取需要的维生素,好让宝宝通过母乳吸收到应有的营养。可是有操之过急的妈妈会选择通过药物来增加自身的维生素,也不遵循医师的指导来服用。

过多的维生素A会让宝宝发生中毒反应;过多的维生素D会导致宝宝发生高钙血症,影响智力发育;过多的维生素B6也会抑制母乳妈妈乳汁的分泌。想必妈妈也不想宝宝的口粮不足的吧,所以还是建议妈妈们通过食物摄取维生素就足够了,多吃绿叶蔬菜、水果、肉类、蛋等,不需要过多地依赖药物。

六、呼吸疾病、内分泌疾病禁用药

人免不了会生病,母乳妈妈也不可能坚持365天不生病,特别是刚生完宝宝的妈妈,免疫力多少会降低,如果不注意调理,胡乱用药,会落下长期的病根,有的甚至长期依赖药物的治疗。但是某些疾病的药物对宝宝的影响是极大的。

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氨茶碱和麻黄素容易使宝宝激惹,情绪不稳定,还影响睡眠;用于治疗内分泌疾病的药物如甲亢平会抑制宝宝的甲状腺功能;碘剂还会让宝宝甲状腺肿大,是坚决不能使用的;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如剧泻药的止泻药会让宝宝胃肠蠕动增加,产生腹泻。

七、哺乳期妈妈用药5原则

药物进入妈妈体内后,经血液循环到达乳腺,扩散进入乳汁,并随同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乳汁中所含药物的数量,取决于摄入药物的种类、剂量、用药持续时间、药物分子大小、溶解程度及酸碱度等因素。

由于小宝宝体内缺乏对药物解毒的酶,肾脏的排泄功能也不完善,所以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的药物代谢、排泄都很慢,也很容易引起药物蓄积的中毒反应。所以严谨地遵循用药安全原则非常重要。

哺乳期妈妈用药5原则

1。哺乳妈妈就诊时,要与医生充分交流,一定要告诉医生你正处于哺乳期。

2。尽可能选择局部用药而非口服用药,如乳膏、软膏、洗剂、阴道或直肠用栓剂。局部给药进入乳汁的剂量较少,可以有效减少对宝宝的影响。

3。对哺乳期宝宝无害的药物,可以直接用于哺乳期妈妈,但是孕期对胎宝宝无害的药物,可能会对哺乳期宝宝造成一定影响。

4。若需服药,应在哺乳前3小时或哺乳后立即服药,这样经乳汁传递给宝宝的药量将减至最低。

5。在需用药的紧急情况下弃掉母乳,暂停哺乳,避免带给宝宝无法挽回的损害。

新生儿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育儿方式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怎样给宝宝退烧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鼻塞流鼻涕快速解决偏方

宝宝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断奶了不妨吃这些

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缺钙吃什么好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

如果觉得《哺乳妈妈服药应注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