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诊断标准变化 “糖妈妈”越来越多

2023-06-0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9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春夏秋天的一年四季,每天都会有不断的新生命出现,然而怀孕事件很神圣的事情。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个诊断标准变化 “糖妈妈”越来越多,精心挑选的备孕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背景新闻

从2011年12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行业标准。新标准中,糖耐量的正常数值分别缩小为空腹5.1 mmol/L,服用葡萄糖后一小时10.0mmol/L,服用葡萄糖后二小时的血糖值为8.5mmol/L,任何一点血糖值异常都可以诊断为妊娠糖尿病。新筛查标准比旧标准更加严格,更多孕妇将加入妊娠糖尿病大军。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但不包括妊娠前已经存在的糖尿病。广医三院妇产科副主任医生余琳发现,妊娠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研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9.16%,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一般生育后,妊娠糖尿病能消失,但该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特别大,不仅容易发生巨大儿、小孩发育过小、胎儿脑部发育不良、肺部发育滞后、心脏发育迟缓等问题,还容易出现死胎、临床新生儿低血糖等情况。

没糖尿病史也会患病

“妊娠糖尿病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余琳说,“它的发生机理和普通二期糖尿病不同,也没有二期糖尿病‘三多一低’(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典型表现,不易察觉。加上妊娠糖尿病患者很多在妊娠前都没有糖尿病,所以容易被忽视。”

妊娠糖尿病的病因尚不明确,跟胎盘分泌的激素对胰岛素形成抵抗有关。胰岛素的作用之一是稳定控制血糖,一旦胰岛素分泌过少就会引起高血糖和糖尿病。有资料显示,胰岛素抵抗使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正常孕妇增加1.5~20倍。

余琳医生建议孕妇,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及二期糖尿病病史,孕妇一定要在18~22周的时候做糖筛查,以确定是否有妊娠糖尿病,不能觉得身体毫无其他特殊病症就掉以轻心。

饮食运动助预防

广医三院产科主任李映桃介绍道,孕期饮食不当体重飙升,是妊娠糖尿病的诱因之一。孕期体重过重会使早产发生风险增加60%,难产率增加110%,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增加35%~80%。

体重指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值。“孕妇们应该管理好自己的体重,”她说,“体重指数小于18的女性,孕期可增重15~20公斤;体重指数在18~24之间的女性,孕期可增重12.5公斤;体重指数超过24的女性属于超重和肥胖,孕期增重应控制在6~9公斤。”

产前超重或肥胖的孕妇,不用等妊娠糖尿病出现才开始干预,应及早让营养师介入,控制饮食,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除饮食控制外,运动也是预防与治疗妊娠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孕妇一定不要多睡少动,还是要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如散步。

孕期“糖餐”能治病

对已经患上了妊娠糖尿病的孕妇,轻度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控制血糖;程度较重的患者,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控糖”治疗。患者也要配合医师做好血糖的自我监测,记录血糖值,并分析血糖波动的原因。

余琳告诉记者,孕妇角色特殊,既要保证能量摄入平衡,保证母亲、胎儿的生理需要,又要有效控制饮食,建议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最好能让营养医生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运动强度消耗等来制定饮食方案,合理安排餐次,尽量少吃多餐,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妊娠糖尿病高危人群

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有以下几类:

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产妇

孕前超重或过于肥胖(体重指数大于24)的产妇

有糖耐量异常史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产妇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产妇

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巨大儿分娩史、

胎儿畸形和羊水过多史的产妇

以上孕妇比其他孕妇更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李映桃主任建议,上述高危人群就别等孕18~22周的糖筛查了,一怀孕就应查血糖。

大多数的糖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扰: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孕期的护理呢?事实上,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进行正确的护理指导,不仅能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降低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一般的护理指导包括心理护理、饮食管理、休息与活动以及合理用药。

心理护理:妊娠期一经确诊即对孕妇和家属进行卫生宣教,既要使患者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又要认识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将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与家属共同合作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澄清错误观念,鼓励其正确对待疾病,指导患者定期产前检查,妊娠早期每2周1次;妊娠中、晚期每周1次。调整好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胎儿健康成长,而且利于顺利度过分娩关。

饮食管理:孕妇的营养对胎儿及母体都是非常重要的。孕妇首先要做到充分、全面、合理、科学地摄取营养。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合理的饮食控制,它能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大部分患者孕期仅需饮食控制就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能量供应:碳水化合物占40%一50%,含纤维素的全麦食物、低糖水果:猕猴桃、草莓、菠萝等。蛋白质占20%~30%,鱼类、禽蛋、乳类、豆制品。脂肪30%一40%。适量补充钙、铁、叶酸等。补铁宜多吃芝麻、黑木耳、血、瘦肉、蛋黄及各种新鲜绿叶菜。孕妇钙的摄入量每天以孕早期、中期、晚期分别为800mg、1000mg、1200mg,同时补充维生素D。牛奶中含钙、磷较多,其他如肉类、豆类、海产品等。维生素少量地存在于特定的食物中,妊娠期间孕妇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孕妇的饮食宜重质不重量,符合均衡、自然地原则,不挑食、不偏食。实行少量多餐,每天分5~6餐,睡前进食适量点心,预防夜间低血糖。

休息与活动:孕妇要坚持生活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保证睡眠时间8小时以上。适当做家务,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散步、练太极拳、做体操等轻度运动。时间宜在餐后1小时进行,每天至少1次,每次3O分钟左右,避免感冒。体重控制要求孕妇在妊娠后期每周体重增加0.5kg左右,当体重增加过快、体重不变或减轻时,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合理用药:显性糖尿病患者孕前用胰岛素治疗。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方法以及血糖测定的时间、意义等。了解血糖控制标准:空腹血糖3.3—5.6mmo~L,餐后2小时血糖4.4—6.7mmo~L,夜间血糖4.4— 6.7mmo~L。严格饮食控制后出现尿酮体阳性,应咨询营养师并重新调整饮食。孕妇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饮食治疗不能控制者,可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胰岛素分长效、中效、短效3种类型,应根据患者血糖控制程度来正确选择胰岛素类型。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可选择双上臂外侧、腹部、臀部及大腿外侧等部位。掌握剂量、注射部位,有序更换,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化。观察注射后有无头晕、无力、饥饿、脉快等低血糖反应,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即进食含糖食物,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总之,糖妈妈应多学习、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识 ,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应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发生低血糖反应,来势很快,需要立即抢救;学会自行检验,出现头晕、恶心及心慌时,要区别是低血糖还是高血糖,是吃糖还是不吃糖,此时用尿糖试纸检查尿液,便可对症治疗;调整胰岛素及饮食,在应急时增加胰岛素剂量,在病情好转时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

怀孕相关推荐

怀孕初期吃什么好

怀孕吃什么容易流产

怀孕一个月吃什么好

怀孕多久能检测出来

怀孕十月胎儿的变化

怀孕为什么会呕吐

怀孕初期白带症状

怀孕初期注意事项大全

怀孕初期吃什么好及不能吃什么

备孕期间的那些“红绿灯”

备孕时的禁忌食物

准备怀孕吃什么好 备孕饮食攻略大全

如果觉得《诊断标准变化 “糖妈妈”越来越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