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警惕儿童抑郁症 治疗应从多方面入手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5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警惕儿童抑郁症 治疗应从多方面入手。

许多人也许很难将孩子与抑郁症这个词联系在一起。但事实是,有些孩子不仅仅是忧郁那么简单,他们得的是抑郁症。儿童忧郁症最早可在三个月大的婴儿身上发生,如今,儿童被诊断出有抑郁症的数字正在不断攀升。

儿童抑郁症是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抑郁状态,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动作减少为主要特点。可与躁狂状态交替出现,也可只表现为抑郁。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心理疾病比生理疾病更麻烦、更难根治。

一、孩子患抑郁症的原因

1、亲人之间的分离、重大的突发性灾难等意外事件,会引起儿童强烈的矛盾情感,产生绝望的情感体验,从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2、消极的、不愉快的和充满压力的家庭气氛,亲子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爱护和关心,心理需要不能满足,从而导致抑郁。

3、家长对孩子期望太高,学习与考试压力过大,同学关系紧张等,往往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面对压力时,缺乏适当的心理调节策略和减压技巧,以及缺乏来自周围环境的必要帮助,就会出现情绪抑郁。

4、有些家庭过于功利性的教育,强化了孩子的虚荣心,也加剧了孩子心理的脆弱和不稳定,造成他们在挫折面前“输不起”,不能接受现实,心慌意乱,烦躁不安,甚至感到绝望无助,心态突变,自我评价系统坍塌,产生抑郁。

二、孩子患抑郁症的表现

1、情感障碍

患儿情绪低落,没有愉快感,对玩耍不感兴趣,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笨、愚蠢、丑陋、自责、孤独、退缩,有时易激怒、哭闹、发脾气,有的患儿出现自暴自弃、自残和自杀行为。

2、思维和行为异常

思维缓慢,很少讲话,学习困难;也有的多动、冲动、捣乱、甚至打架,但多数行为迟缓,动作少,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

3、躯体不适感

年龄越小症状越多,常有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头痛,头昏,胃痛,疲乏,胸闷,气促,遗尿等。注意有时抑郁情绪可以躯体不适的形式出现,临床上称为隐若性抑郁,所以发现无原因的躯体不适时要及时去医院求治。

三、儿童抑郁症的防治

1、调整环境

暂时离开有精神刺激的场所(家庭、学校等),最好能住院治疗。如在家庭治疗,应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随时有人照顾孩子,发现问题及早去医院。

2、心理治疗

采用心理支持疗法,减轻儿童心理负担,根据病情变化及时给予行为指导。

3、药物治疗

对急性抑郁要积极用药物治疗,以防自杀。常用抗抑郁剂有丙咪嗪、多虑平、阿米替林及麦普替林等。具体用量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例如丙咪嗪12.5—50毫克,1日2次口服。少年用量可达100毫克,1日2次。阿米替林的用法和剂量与丙咪嗪相同。丙咪嗪对行为迟钝的抑郁症较好,阿米替林对有焦虑或与躁狂症交替出现的双相抑郁症患儿较适宜。

儿童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很多,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从行为表现上来看儿童抑郁症的症状。多动,攻击别人,害怕去学校,不愿社交,故意回避熟人,不服从管教,记忆力下降,离家出走,甚至有厌世和自残、自杀行为等。

2、躯体表现:睡眠障碍,食欲低下,体重减轻,疲乏无力,胸闷心悸,头痛胃痛,恶心,呕吐,腹泻,遗尿遗屎等。这类情形常容易被误诊为躯体疾病,但这恰恰是儿童抑郁症的症状的典型表现。

3、情绪表现也能看出儿童抑郁症的症状。抑郁比方说:胆小,羞怯,孤独,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惊吓,常伴有自责自罪感,认为自己笨拙、愚蠢、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唉声叹气,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退缩、抑制、没有愉快感等。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警惕儿童抑郁症 治疗应从多方面入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