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孩子过早独立 长大耻于求人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3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也是极有帮助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小编接下来分享孩子过早独立 长大耻于求人,早教小知识需要慢慢累积~

“求人不如求己”、“我这辈子最不愿的就是求人”,这样的话并不陌生。有人觉得求人在心理上矮人一等;有人将自己打造成强人,成为被求助者;还有人害怕因求人而产生亏欠……我们为什么不求人?

孩子过早“独立”长大耻于求人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求人分两种,一种是求事,一种是求心。很多人会将求人看成是一种屈辱的、由下对上的关系,个中缘由也许可以追溯到我们的家庭文化中。”北大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卢悦分析说,很多人不求人,是害怕被拒绝,这也许和其早年经历有关。

卢悦认为,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依赖”是一种危险,如果孩子寻求父母的帮助,父母会担心孩子以后将形成长期依赖而无法控制,这种灾难性的想象会让父母倾向于在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期没有完全完成的时候,强行与孩子分化。

于是,一个过早“独立”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这样一种核心观念:获得别人帮助是一种耻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很难开口向外寻求帮助。

只接受完美自我难开口求人

“当早年表达自己需要的努力遭到反复的、毁灭性的打击后,就会在他们心里留下一个求人必死的恐怖印记。他们从小到大学习到的生存方式就是,否认自己对其他人的需要和联系的渴望。”卢悦说,这样的人在另一个极端上表现为巨大的慷慨,任何事都亲力亲为,从不求人。

“这就会出现很多独立的依赖人。看上去他好像不依赖任何人,很独立,但其实他很依赖别人对他的看法,很依赖外界对他的认可,依赖于过去一些对自己很重要的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是没有完成和父母的分化的,在内心仍紧紧拉住父母。他们为父母的需要活着,这种需要已经成为他们人生的准则。”

很多人会因此表现得非常强悍,自觉不需要任何帮忙,他们永远是从天而降的超人,除了不会外穿内裤。

“因为在他从小到大的环境中,一旦暴露出自己的脆弱,就会遭遇父母的打击,或者遭到冷遇,父母只接受一个强大的完美的孩子,而不愿意,或者忽略掉一个真实的需要照顾的孩子形象,于是这个孩子发现只有自己扮演那个完美小孩、超级小孩的时候,才能换取父母的爱,以及周围人的认可。他们就要一直戴着这个强大外壳活着,而对自己的脆弱一直加以否认或者压抑。从认知角度看,这样的不求人的核心观念是一个只接受完美的自我的苛求。”

在意亏欠也许是害怕情感热度

而因为害怕有所亏欠而不愿意求人的人,他们的人生往往是以内疚作为主要情结的,这同样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中。

“这样的人,在家庭中,会承担很多父母所期待的家庭责任,他们从小就要过早成人化,这种成人化表现为,他们从小就是父母情绪的发泄口,从小听父母抱怨对孩子的付出,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否认自己的需要,而将别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他们的人生逻辑就是先满足了所有人以后,我的需要才能冒头,或者说表达自己的需要是一种对周围人的侵犯,因为他们的自我往往是建立在周围人的评价上的,也就是说他们内心的自我是空的,是需要别人的评价来填充的,所以他们一定要建立一个美好的、符合别人价值观的形象,他必须是那个照顾其他人的人,这种僵化的角色让他们会一直在一个角色里生活,那就是照顾者,而无法得到别人的照顾。

这样具有强烈亏欠感的人,往往也害怕被亏欠,他们在付出和得到上斤斤计较,在意别人的付出同时,也在意自己的付出。这是内心能量、安全感不足的表现,过度在意亏欠的背后其实是害怕情感的热度,害怕和人发生更深入的情感联系。”

卢悦分析说,那个刺杀亲母的上海留学生,他在生活里一定是无法求助于任何人的,他的资源只有自己的父母。

■ “求”知

外向者可能更难获帮助

我们一般以为外向者更容易开口求人,事实上并非如此。

内向者未必是不求人的,内向者有他们独特的方式邀请你来帮助他们,甚至运用种种巧妙的暗示,让你不得不帮他们。相反,很多很外向的人,其实很难获得别人的帮助,他们甚至会制造出一种被依赖者的假象,让别人觉得他是不需要任何人帮助的,而这种“我是超人”的心理暗示又进一步制约了他向人求助的行动。

■ “求”解

给“不求人”来个“脱敏疗法”

如何克服死要面子不求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呢?“首先要明白,我不是求人,而是表达自己的需要,我有权得到别人的照顾,我要学习如何被人照顾。其次,我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我如何更好地爱自己,而不再只是有限地接纳自己。不光是爱自己光鲜一面,也要爱自己的阴影,被自己否认和拒绝的一面。”

“很多不求人的人,往往很不会善待自己,他们需要学会用善意的眼光看自己不太光鲜的一面,更多地爱这个部分。这样的人是要学会如何与人交换自己的利益的。要学会讨价还价,学会如何双赢地生活。”

卢悦建议不爱求人的人,多爱自己脆弱的、柔软的一面,不妨给自己的“不求人”来个“脱敏疗法”。“真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这对不求人的人来说是很难的挑战,可是如果他们给自己一个机会,给自己列一个表,按照给自己冲击的大小分成层次,给自己焦虑最小的求人的事是什么?比如是问路,那么先尝试这个部分,然后再尝试更难的求人,逐渐锻炼自己,最好有个好朋友或者心理咨询师能帮助自己,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加以鼓励。

名医信箱:

您好!我孩子快4岁了,我们开始培养他单独睡觉。虽然开始我们都会尽量哄他睡着了才离开,但是他老嚷嚷半夜醒来怕黑,一定要我们给他开着灯。我听其他家长说,开灯睡觉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但孩子半夜醒来怕黑经常哭闹,让我们很为难,到底该怎么办?谢谢!任女士

解答: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吴婕翎副主任医师

让孩子独立睡觉,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性,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所以这位读者妈妈的做法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

用柔和夜光灯作过渡

让孩子独立睡觉,满月后就可开始分床,待2~3岁上幼儿园时开始分房。但是,让孩子独立睡觉,相当于让孩子进行“心灵断奶”,会有相当的难度和一定的时间,父母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能过于心急。这位读者妈妈在信中提到的孩子要求开灯睡觉、半夜哭闹等现象,都是在“心灵断奶”中常见的问题。对于这些疑问,家长不妨试下以下方法:

1.开始让孩子独立睡觉时,可尝试用小盏的柔和夜光灯为孩子照明作为过渡。普通的照明灯光,光线强烈,确实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人体脑内有一个名为“松果体”的器官,会根据日夜节律分泌褪黑激素,让人感觉困意而睡眠。褪黑素的分泌会受光线的控制。所以夜晚睡眠时如果房间灯光大开,或多或少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使人无法达到熟睡阶段,影响睡眠质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

2.打开房门,保持空间交流,同时房间的窗帘不要严实紧闭,避免孩子半夜醒来害怕而哭闹。孩子开始独睡时,打开他房间的门,父母也打开自己房间的门,让两个小空间连接起来。这样,孩子安全感会增强,感到还是和父母在一个房间里睡觉,只不过不是在一张床上。

3.循序渐进,平时午睡也应该让孩子自己独立睡觉。午睡时间短,孩子更容易适应,逐渐养成自己睡觉的意识,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感。

选择特别日子让孩子独睡

4.家长在适当时候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开始阶段,家长晚上可以给他讲故事或听柔和音乐,把房间布置得温馨一些,也可以让一个他喜欢的玩具伴着他慢慢过渡到他很自然的睡觉;在雷电交加或大雨等恶劣天气的时候,家长应陪伴在孩子旁,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真切、实在的支持,而不是一味让孩子独立面对无心理准备的逆境。

5.选择让孩子独睡的时机。最好选择与上学或者生日等特别日子让孩子独睡,让孩子感觉自己长大了,应该步入一个新阶段;其次,天气暖和时进行较好,因冬天温度太低,孩子不安全感会加剧。

本文来自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孩子过早独立 长大耻于求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