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别让兴趣班扼杀了孩子的兴趣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8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也是极有帮助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小编接下来分享别让兴趣班扼杀了孩子的兴趣,早教小知识需要慢慢累积~

兴趣班太多,反而“扼杀”兴趣

调查报告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确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约有60%的3至6岁孩子,所学的项目在1到3项之间。特别是6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选学3项以上的才艺,35%的孩子甚至选学过6项以上的才艺。有关专家认为,无论怎么选,都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

但是,对于参加兴趣活动始终抱有“很浓兴趣”的孩子仅占四成左右。意外的是,有些父母在感叹孩子的兴趣随年龄增长反而下降时,不无遗憾地说:“兴趣班成了兴趣的杀手。”因为约有5%左右的孩子认为自己“一直就没什么兴趣”,只是在应付家长的安排。

与此相反,家长的“兴趣”大大超过孩子。调查发现,当孩子表示不想继续参加才艺兴趣班时,大部分父母都会想尽各种方法促使孩子坚持下去。

国外专家:孩子“虚度光阴”不是罪恶

其实,望子成龙的心情,古今中外的父母都差不多,如果自己的孩子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父母们都会受不了。但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他认为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3岁以后,是孩子自主期。如果孩子们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希望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而5岁-6岁更是孩子们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和父母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的孩子玩耍。奥唐纳说,这时候,那些喜欢分秒看着自己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不能时刻充当“卫星定位仪”,监控孩子。

“无聊”有助储存能量

爱哲希尔大学资深心理学讲师理查德拉里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拉里指出,一定时间的“逃离”和创造力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拉里称,父母不要每时每刻照看自己的孩子,而要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给孩子们自娱自乐的自由。

奥唐纳对现代英国青少年的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父母过多安排孩子活动的教育模式,已经令英国青少年养成了需要别人领导和不会自己作决定的性格。奥唐纳发现,15岁以下的青少年普遍没有自信,无论去酒吧或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带头人”,直到17岁或以上,一些年轻人才拥有自主作决定的能力。

引导示范,让孩子仿读。

在语文学习中播放范文朗读,不仅可以使孩子受到情绪的感染,而且会使孩子抱着仿效的心理去尝试朗读。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以哀乐为主题背 景的课文配乐朗读录音,低沉哀婉的音乐,如泣如诉的朗读,创设一种天地同悲的氛围。在学习中,孩子可以用规范的录音纠正自己在朗读中的缺点,充分发挥了录 音的示范作用。

渲染气氛,让孩子品读。

古诗词语言简洁,画面丰富,只有孩子进入情境之中,才能读出感情。比如学习《枫桥夜泊》一诗,可以录制一段低沉的音乐,在范读时播放。残月、鸟啼、 寒霜等景物,随着音乐在孩子脑海中闪过。孩子如同置身其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作者沉郁的心情。因此,播放不同格调的音乐,可以达到烘托气氛,进入情境的 目的。

启发想像,让孩子美读。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像力,根据这一特点,在朗读中,家长和老师可以让他们放飞想像的翅膀,去享受鲜活生动的画面。如学习《草原》第一自然段时,可先播 放配有草原风光的《骏马奔驰保边疆》这首乐曲,在乐曲的进行、画面的转换中进行范读,学生在优美的旋律、生动的画面与课本内容的和谐共鸣中欣赏,全身心融 于其中,乐于其中,朗读和学习的效果自然事半功倍。综上,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首先要采用吸引孩子的有效方法,才能引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别让兴趣班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