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生板栗怎么去壳又快又干净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8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板栗大家不陌生吧,相信我们很多朋友都非常的喜欢吃,板栗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同时,我们生吃板栗还有止血的作用哦,板栗炖乌骨鸡的营养价值就更加高啦。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吧。

1生食板栗

补肾不一定非要吃十全大补药,特别是虚不受补的人,狼虎之药会损害身体健康,反而达不到补肾的目的。

小编和大家一起分享板栗的食疗补肾养生知识,带大家了解板栗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让大家以后补肾能多一个选择!

民间流传的用板栗来补养、治病的方法很多,但多数人都习惯了将它煮熟吃。殊不知,生食板栗补肾的效果大大超过了熟食。

2生食板栗有止血功效

人到老年,由于阳气渐渐衰退,不仅会出现腰膝酸软、四肢疼痛等症状,而且还可能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等情况。这些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当从补肾入手,及早预防,食用生板栗就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那么怎样吃板栗补肾才对科学呢?我们可以每天早上和晚上的时候,直接吃新鲜的板栗,放在嘴里面慢慢的咀嚼,一直到出现满口白浆,这时候再慢慢的咽下去,这样就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补益治病的效果了。

中老年人若是养成每日早晚各吃风干的生板栗5~10枚的习惯,可以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肾虚、腰酸腿疼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脾胃不好的人生食不宜超过5枚。

此外,生食板栗有止血的功效,可治吐血、衄血、便血等常见出血症。将生板栗去壳,捣烂如泥,涂于患处可以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中医临床已证明此方法有一定疗效。板栗味甜性温,可炒可煮,有和胃健脾的功效。现在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家长对小儿的营养照料往往过于精细、强食、偏食均可导致临床多见的小儿脾虚证,所谓“脾虚”即指小儿面色无华、体倦乏力、形体偏瘦、厌食或拒食。

此时可将板栗仁蒸煮熟,磨粉制成糕饼,适用于饮食少、身体瘦弱、经常腹泻的小儿,以增加其食欲,收涩泻泄,调理肠胃。用板栗和粳米熬制的板栗粥老少咸宜,既可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慢性腹泻患者的恢复,也适合长期治疗老年人由于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气虚乏力。

3食疗方: 板栗炖乌骨鸡

原料:鲜板栗10枚,乌骨母鸡一只。

做法::鲜板栗去壳取栗仁备用,乌骨鸡褪毛,去除内脏,洗净晾干。将乌骨鸡、板栗仁同入砂罐中,加清水没过鸡与栗,放一块生姜入水中,加盖文火焖2小时。起锅加少量食盐,最好不要放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乌骨鸡甘平入肺肾,滋阴益气,能双补肺肾。板栗补肾强筋。

4板栗的营养价值

板栗属于坚果类,但它不像核桃、榛子、杏仁等坚果那样富含油脂,它的淀粉很高。干板栗的碳水化合物达到77%,与粮谷类的 75%相当;鲜板栗也有40%之多,是马铃薯的2.4倍。鲜板栗的蛋白质含量为4%至5%,虽不如花生、核桃多,但略高于煮熟后的米饭。

板栗的碳水化合物有40%由淀粉组成,实际上,板栗的淀粉含量是马铃薯的2倍。新鲜板栗富含维生素C和钾,也含有叶酸、铜、维生素B6、镁和维生素B1;每100克新鲜板栗中,水分占52%,另含蛋白质3克、碳水化合物44.2克。煮好的板栗富含钾,也含有维生素C、铜、镁、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铁和磷;每100克煮熟的板栗中,水分占68.2%,另含蛋白质2克、碳水化合物28克。

但某些方面板栗的营养更高于粮食。栗子的维生素B1、B2含量丰富,维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这是粮食所不能比拟的。人们恐怕很难想到,鲜板栗所含的维生素C比公认含维生素C丰富的西红柿还要多,更是苹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镁、铁、锌、锰等,虽然达不到榛子、瓜子那么高的含量,但仍然比苹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突出,比号称富含钾的苹果还高4倍。

栗子的营养保健价值虽然很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栗子不能一次大量吃,吃多了容易胀肚,每天只需吃6至7粒,坚持下去就能达到很好的滋补效果。

5孕妇能吃板栗吗

孕妇能吃板栗吗?我们都知道板栗的营养价值高,它适合的人群也比较多,但是对孕妇而言,这样多人群可以选择吃板栗吗,板栗其实是我们在北方很常见的一种坚果,它的味道甘甜可口,同时也是一种可以制作成很多美食的食品。

那对孕妇能吃板栗吗?我们也都是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研讨,这样就会知道,孕妇该不该吃这样的食品,对身体有没有任何的危害呢,下面就对这样的问题详细说明。

板栗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对孕妇大有益处。板栗可健脾补肾、提高免疫力、促进胎儿发育,还能帮助孕妇消除水肿、缓和情绪。此外,生食板栗还有治腿脚麻木、舒筋活血之功效。

板栗可以做粥,可以生吃或煮熟吃,炒熟的板栗味道香甜、可口,是一道非常不错的美食,因此,孕妇是能吃板栗的,但是吃任何东西都要适量,吃板栗不能多吃,否则会不易消化。

如果觉得《生板栗怎么去壳又快又干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