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引发高血压的四大元凶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8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要素,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平常生活中的高血压也很是常见,下面请跟一起来了解下引发高血压的四大元凶。

1引发高血压的四大元凶

饮酒的危害

虽然少量的饮酒不会对血压造成立即的作用。但是,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与每天的饮酒量相关。与不饮酒的人群相比,持续饮酒的男性在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40%。

高盐饮食

中国人饮食中盐的含量高于西方人群。我国北方地区,每人每天摄入12至18克食盐;南方地区每人每天摄入8克左右的食盐。我国的饮食特点除了含盐量高以外,还有低钾、低钙和低动物蛋白质的倾向。所以,高钠饮食是中国人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低钾、低钙和低动物蛋白质饮食结构又会加重高钠对血压的不利影响。

肥胖

由于人的身高不同,会影响到体重的测量。所以,比较恰当地反映体重的方法是“身高体重指数”:计算公式是“体重(kg)/身高(m)”。身高体重指数>25,就定义为超重;>30称为肥胖。根据研究,身高体重指数每增加1,那么5年内出现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9%;体重指数每增加3,那么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

工作压力大易患高血压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与工作有关的烦恼和其它心理压力都有可能会引起高血压,但对于男性而言,工作压力的影响尤其重要。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加州伯克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调查的二十年间,除了传统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比如吸烟、不运动和体重超重外,被调查的加州2400人中有27%是因为严重的小理压力而引起高血压。50%的男性会因工作的不安全感和感觉工作表现不充分而发生高血压。对于女性来说,一个地位低的工作只是可能引起高血压的一个工作相关因素而已。一般女性更容易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比如孤独、就有可能很大的影响到健康。

该分校人类实验室的莱文思基博士说:这项新的研究提示人们,心理因素对男女影响结果不一样:

研究人员说,性别的不同可能是导致男女心血管系统对压力反应不问的原出。不过,这也仅仅是个猜想而已,但事实表明,失业威胁或现实对男性的影响尤其大,不论是心理上的还是实际生活中。

研究人员还指出:1比外已有研究认为,男性对工作相关压力尤为敏感、而女性则受到家庭及朋友的压力影响比较大。

2引发食道癌的元凶是什么

现在很多人都爱吃路边食品,因为它们的味道特别好,可是并不干净,而且细菌特别的多,俗称垃圾食品,它们也是导致食道癌的元凶。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病从口出这个成语的含义,可是,你知道为什么垃圾食品会导致食道癌吗?下面请看我为你们的介绍。

长期食用垃圾食品可致癌中国近年来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尿路感染、恶性淋巴瘤等等疾病患者大幅增加,很多青少年出现心理承受力普遍较弱,情绪易激动,自制力偏弱,接受能力下降,身体抵抗能力较低,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现象,都与从较小的年龄就开始长期食用这种洋快餐有很大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中,有五类食品可能导致癌症。

方便类食品:属于高盐、高脂、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一类食物。加之含有防腐剂和香精,可能对肝脏等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烧烤类食品:含有强致癌物质三苯四丙吡。

油炸类食品:此类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食品。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

腌制类食品:在腌制过程中,需要大量放盐,会导致此类食物钠盐含量超标,造成常常进食腌制食品者肾脏的负担加重,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

加工类肉食品:这类食物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故可能有导致癌症的潜在风险。此外,由于添加防腐剂、增色剂和保色剂等,造成人体肝脏负担加重。

长期吃垃圾食癌,更是大大提高了引发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危险系数!而食道作为垃圾食品的第一个通过腔道,自然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有研究已经发现少吃垃圾食品可减少食道癌、胃癌的发生。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基本不吃垃圾食品,就会大大降低食道癌的发病率。

在不知道以上情况的时候,我也是一个爱吃路边摊的人,因为吃的时候只顾着享受美味了,并没有考虑到它们的危害,自从知道以上的这些,我再也不会吃会导致疾病发生的这些食物了,尽管它们味道鲜美,我也要经起诱惑。

3引发灰指甲的元凶是谁

皮肤癣菌以外的丝状霉菌简称为“霉菌”,这是一类条件致病性真菌或污染真菌。霉菌所致的灰指甲发生率远远低于皮肤癣菌和酵母菌,但是,近几年来霉菌的致病率在逐渐上升中。因此,霉菌作为引发灰指甲的其中一类真菌,也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霉菌感染的地理因素

由霉菌引起的甲真菌病(灰指甲)发生率也因地理位置而异,如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灰指甲主要致病菌就是是柱顶孢霉。柱顶孢霉在土壤中广泛分布,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尤其是果树的致病真菌,由风吹散传播孢子,所以,柱顶孢霉所致的灰指甲病例也仅限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由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位于亚热带,涉及的省市自治区较为广泛,人口也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

2.霉菌的感染机理

有些霉菌可以在原发地侵犯甲板,而大部分霉菌常常侵犯原本就已经损伤的甲板,并且常常表现为侵犯单个脚趾甲,多以大母脚趾为主,一般脚趾周围皮肤有损害。霉菌感染指(趾)甲时,很有可能在为其提供生存环境的宿主免疫机能存在缺陷,或有疾病时以及其它感染时引起甲母质的改变,这些留居在甲板上的霉菌便开始发挥它们本能的破坏作用。

4心衰的元凶之一就是高血压

而高血压是心衰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91%的患者在出现心衰前已患有高血压,因此,早期控制血压、干预危险因素是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衰的关键。结合近年涌现出的大量关于心衰研究的新成果,2009年3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对《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更新。5月31日,《指南》修订委员会主席玛丽埃尔·杰瑟普博士,《指南》修订委员会委员加里·弗朗西斯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阜外医院心内科高润霖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严晓伟教授对新版《指南》做出权威解读。

杰瑟普博士说,根据心衰发生、发展的过程,将其分为A、B、C、D四个阶段,A阶段是指有高血压等心衰的高危因素;B阶段是指已经出现心脏的结构性改变,如心脏肥大等;C阶段是指已经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D阶段是指严重的、难治性的心衰。心衰虽然难治疗,但很好预防,即应该从A阶段(高血压)就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到B阶段(心脏肥大),甚至演变成有症状的C阶段(心衰)。所以,控制心衰的关键、有效方法是积极控制高血压。

高润霖院士指出,这种分级方法体现了心衰治疗观念的转变,即从治疗转为预防,强调早期干预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左心室肥厚等,对减少心衰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以及降低整体医疗成本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弗朗西斯博士进一步指出早期干预的重要意义,他说,研究表明,平均收缩压降低2毫米汞柱,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下降约10%;收缩压降低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降低5—6毫米汞柱,心衰风险降低52%。这说明,早期有效控制血压,延缓或阻断疾病进展,是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衰的关键。

“药物治疗是慢性心衰防治的关键环节,”严晓伟教授在介绍心衰防治策略时指出,“ARB类药物(即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心衰各阶段治疗中均有重要作用,对于A阶段患者,ARB类药物可以强效降压,控制心衰的高危因素;对于B阶段患者,ARB类药物可显著减轻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重构,使高危患者初发心衰风险降低37%;对于C阶段患者,ARB类药物可使死亡和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13.2%。”

心力衰竭的危害

心力衰竭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心力衰竭可引起并发症,如低钾血症:多见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连续应用或大量利尿后。要注意的是,出现低钾血症时,可改用保钾利尿剂,每日观察血钾变化,血钾恢复正常后停用。

第二,引起低钠血症:多见于大量利尿并严格限制Na+摄入的患者,可并发失水和酸中毒。

第三,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要忍受呼吸困难、足踝肿胀、精疲力竭等临床症状带来的极大痛苦,而且因反复住院,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诸多的不便和沉重的负担。

第四,心力衰竭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有人称心衰是“生命的拌脚石”。

5引发皮肤癌细胞的元凶是什么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证实,一种蛋白质是导致皮肤癌的关键。该发现为早期皮肤癌的治疗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这种蛋白质叫做“STAT3”,以前人们只是认为它与癌症有关联。但是美国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致癌物质部的约翰·迪吉瓦尼博士等研究人员发现:有活性的“STAT3”是皮肤癌患病的必要条件。如果人体内没有这种蛋白质的存在,人们就不会患上皮肤癌,皮肤癌也就无法生长以及发展。

迪吉瓦尼博士认为,这项研究表明‘STAT3’蛋白质是引发皮肤癌细胞形成的元凶。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它的检测来预防人们患上这种癌症。

另外,科学家们研究发现“STAT3”蛋白质也有助于皮肤癌的治疗,因为有活性的“STAT3”蛋白质对于肿瘤的扩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他们认为这一发现对于临床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果觉得《引发高血压的四大元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