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糖尿病胃病患者最好别吃汤圆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1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生活需时时刻刻警惕糖尿病的危害,提前预防和了解很有必要。小编下面给大家介绍糖尿病胃病患者最好别吃汤圆,关注健康,珍爱身体!

1糖尿病胃病患者最好别吃汤圆

每年的元宵节总会有不少人忍不住“诱惑”,因食用过多汤圆而引起身体不适。医生提醒,老人、小孩以及糖尿病患者和胃病患者食用汤圆时一定要有节制,切莫为了一时贪嘴而损害健康。

中山医院中医科的庄雪珠副主任医师说,尽管时下市场上推出了很多无糖、低糖汤圆,咸汤圆等新品种,但是汤圆的主要制作原料仍是糯米,且馅料中含有大量油脂。庄雪珠介绍,老人和小孩的肠胃消化功能较差,糯米制成的汤圆黏性大,不易消化,如果过量食用,容易引起胃痛、胃胀、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因此老人和小孩在食用汤圆时一定要控制好量,以每餐两到三颗为宜。

至于糖尿病患者和胃病患者,庄雪珠则建议他们最好不要吃汤圆。食用难消化的糯米制品会加剧胃病患者的胃负担,刺激胃酸分泌,引起反酸现象,因此在诊断治疗中,医生往往建议胃病患者尽量不要食用糯米制成的食品。

传统的甜馅汤圆糖分相当高,糖尿病患者自然应当“敬而远之”,面对无糖汤圆和纯糯米小汤圆,糖尿病患者也不要掉以轻心,汤圆中的糯米粉富含很高的碳水化合物,同样会使血糖升高,引起血糖波动,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应当尽量避免食用汤圆。

春节刚过,大部分人的肠胃还未从节日大鱼大肉、胡吃海喝的“摧残”中恢复过来,庄雪珠特别提醒那些肠胃功能正常、身体健康的市民,在食用汤圆时也要注意节制,以每次五六颗为宜,切莫多吃。

2糖尿病治不好也会导致胃病

最近几个月,李姨被自己的肠胃折腾得不轻:每天只要吃东西,马上就想吐,即使吐不出来,也觉得腹部胀得难受,厉害的时候甚至连喝水都想吐。李姨先是到消化内科求诊,医生判断她得了慢性胃炎,然而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症状却始终没有缓解。上周,李姨无意中在一次糖尿病义诊中测了一下血糖,结果显示她的血糖值已严重超标,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再结合李姨长期呕吐、腹胀的病史,内分泌科专家认为,她根本不是得了什么慢性胃炎,而是由于得了糖尿病而一直不自知,血糖长期不受控,以致出现了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胃轻瘫。

很多糖尿病患者也许不知道患了糖尿病,还会累及胃。据介绍,“胃轻瘫”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通俗地说就是胃部动力不足,无法把人吃进去的食物排出来,使患者出现呕吐、腹胀等不适,严重者还会形成胃结石,使患者无法进食,日渐消瘦,以致丧失自主活动能力。

医生指出,胃轻瘫其实是比较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总发生率为10%,其中Ⅰ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达50%,而Ⅱ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也有30%。糖尿病胃轻瘫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

由于胃轻瘫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而且症状与一般胃肠道疾病非常相似,以至于很多患者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其他胃肠道问题而到处求诊,在治疗上经常走入误区,甚至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

3糖尿病治不好也会导致胃病

最近几个月,李姨被自己的肠胃折腾得不轻:每天只要吃东西,马上就想吐,即使吐不出来,也觉得腹部胀得难受,厉害的时候甚至连喝水都想吐。李姨先是到消化内科求诊,医生判断她得了慢性胃炎,然而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症状却始终没有缓解。上周,李姨无意中在一次糖尿病义诊中测了一下血糖,结果显示她的血糖值已严重超标,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再结合李姨长期呕吐、腹胀的病史,内分泌科专家认为,她根本不是得了什么慢性胃炎,而是由于得了糖尿病而一直不自知,血糖长期不受控,以致出现了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胃轻瘫。

很多糖尿病患者也许不知道患了糖尿病,还会累及胃。据介绍,“胃轻瘫”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通俗地说就是胃部动力不足,无法把人吃进去的食物排出来,使患者出现呕吐、腹胀等不适,严重者还会形成胃结石,使患者无法进食,日渐消瘦,以致丧失自主活动能力。

医生指出,胃轻瘫其实是比较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总发生率为10%,其中Ⅰ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达50%,而Ⅱ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也有30%。糖尿病胃轻瘫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

由于胃轻瘫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而且症状与一般胃肠道疾病非常相似,以至于很多患者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其他胃肠道问题而到处求诊,在治疗上经常走入误区,甚至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

4治胃病不如治“未病”

幽门螺杆菌是胃病“元凶”

很多人白天工作强度大,夜晚还要熬夜。加上年轻人都不注意饮食起居规律,快餐、宵夜、过量饮酒、过量食用辛辣厚味食物,其结果必然导致胃肠“不堪重负”。部分经商做老板的人平日应酬多,过量饮酒、毫无顾忌地吃海鲜及辛辣生冷食物等导致了胃肠病的高发。

胃病与细菌的关系

从病理上看,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致病的元凶。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5%,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约为70%,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约为90%。此外,幽门螺杆菌还是胃癌的一个高危致病因素。实验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可引起细胞过度增殖,使DNA易受损伤;幽门螺杆菌还可引起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癌基因过度表达及基因突变等。

及时检查正规治疗

协和胃肠专家建议,现代都市人除了要注意生活规律的调节外,如果已感觉不舒服或出现疾病的先兆,一定要尽早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接受正规治疗,防范于未然。

目前检查胃病的方法主要有胃镜、电子胃镜、超声胃镜和X线钡餐、显影检查等,这些检查手段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便,产生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令许多患者宁愿饱受疾病折磨也不愿检查,结果使许多原本可以早期发现的疾病得不到及时诊治,造成严重后果。据协和胃肠专家介绍,协和医院斥资引进的C14尿素呼气检测仪可使胃病患者查病免除做胃镜的痛苦。病人只须向专用的呼气瓶中吹一口气,20分钟后便可测出是否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高,并且无创伤、无交叉感染,且收费不高。

在治疗上,协和胃肠专家推荐三联疗法加中药制剂,2周为一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根治幽门螺杆菌。

5胃病会病变成胃癌吗

几乎每个人都患过胃部炎症。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胃病已成为影响健康的一大疾病。医学专家调查发现,20至40岁的人中,仅有47%的人胃黏膜比较正常。而有些胃病可能会发生癌变,患者应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随时进行检查,以防不测。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辛辣食物、浓茶、咖啡、酗酒、进食狼吞虎咽及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可诱发或加重萎缩性胃炎,甚至诱发癌变。因此,平时应注意避免这些刺激因素。患者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二、胃溃疡:有大约5%的胃溃疡病可发生癌变。因此,有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原来的胃痛节律消失或加重,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差,体重减轻,日趋消瘦,不明原因潜血试验持续阳性者。

三、胃息肉:本病是胃的良性瘤,少数也有癌变的可能,尤其多个息肉及息肉大于2厘米者更易癌变。因此,一旦发现胃息肉,应立即做手术切除以杜绝后患,因故不能切除者,当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出血时应立即检查。

四、残胃:少数人做了胃大部分切除后留下的残胃,可因炎症、黏膜萎缩、营养缺乏等因素而发生癌变,但这一般要在手术以后多年才发生。因此,在胃手术5~10年后,如有条件,要定期做胃镜检查。对突然出现上腹疼痛、呕吐时,更应随时请医生检查。

如果觉得《糖尿病胃病患者最好别吃汤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