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前列腺癌的影像诊断要点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3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前列腺癌是男人前列腺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那么前列腺癌有哪些症状呢?前列腺癌的影像诊断要点是什么呢?

1前列腺癌的影像诊断要点

影像诊断要点:

① CT表现为前列腺明显增大,边缘不规则,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略低密度灶,强化后呈不均匀强化,精囊可增大、不对称及膀胱精囊角消失;

② MRI表现,T1WI上从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癌结节信号增高,但仍低于边缘信号;

③ 增强扫描后病灶强度强化,精囊受侵时,精囊增大并于T2WI上信号减低;

④ 前列腺癌常发生骨转移,以成骨型转移瘤多见。

2前列腺癌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方法

影像表现 膀胱充盈欠佳,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外缘欠光滑,膀胱精囊三角区消失,前列腺增大呈不规则分叶状,大小约6.7×5.6cm,其内密度不均匀,与膀胱分界不清。MRI示前列腺内部信号欠均匀,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脂肪抑制相为稍高信号,其前方与膀胱,后方与精囊腺界限模糊,与直肠前壁之间脂肪间隙尚存在,弥散成像可见前列腺内信号不均匀,呈周边低中间高改变。

诊断 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瘤细胞呈实体巢状,部分呈乳头状结构,瘤细胞体积大小不等,异型明显,排列密集紊乱,极向消失,胞浆少,胞核浓染,核分裂可见,间质纤维组织增生;送检前列腺组织见瘤细胞呈实体巢状,部分呈乳头状结构,瘤细胞体积大小不等,异型明显,排列密集紊乱,极向消失,胞浆少,胞核浓染,核分裂可见。免疫组化:CK(+)、PSA(-)。

3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

X线平片检查

鼻咽侧位片、颅底片、颈静脉孔片、舌下神经孔片、蝶窦侧位体层片及鼻咽钡胶浆造影片等是过去诊断鼻咽癌常规影像检查,目前已常被CT和MRI取代,但临床采用上述部分X线片,作为ct和MRI的互补还是有其长处。

CT/MRI检查

可清楚显示鼻咽腔内病变,更可清楚显示病变腔外侵犯的部位、范围大小、深在的转移淋巴结及骨、肺、肝的转移情况,对病变分期、治疗方案及放疗计划的设定、预后估计、随诊等都大有帮助,这是常规x线平片检查难以达到的,现在已成为放疗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文献报道利用CT/RMI显示病变设计放射治疗计划可使 5年局部控制率有所提高。

CT与MRI检查两种方法比较,CT显示颅底骨破坏较直观清晰,而mri有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等三维显示,可更清楚检查咽旁侵犯的软组织肿物、淋巴结肿大、颅底各天然孔道肿瘤侵犯情况、颅神经受侵的增粗、脑膜受侵的不规则增厚、椎体转移脊神经受压的改变等。

此外,脑实质的病变(如腔隙性脑梗死、放射性脑坏死等)、放射治疗后咽旁间隙改变的定性(放射性纤维变抑或肿瘤残存与复发)MRI显示比CT更清晰。建议作鼻咽CT扫描时,应同时作冠状面扫描,并作注射对比剂增强扫描及调节窗位显露骨窗,观察颅底骨的改变。MRI检查时,同样应作增强扫描才能正确评价。

B超检查

比较经济,无损伤性,可短期内重复检查,便于密切随诊动态观察,主要用于颈部检查:

(1)有助于检查临床触诊阴性的肿大淋巴结。

(2)可判断颈肿块是实性或是囊性,即转移淋巴结有无液化坏死,有助于临床考虑转移淋巴结放射治疗效果及进一步处理。

(3)多普勒彩超检查颈部淋巴结,更可依据结内有无血流、高血流还是低血流及其分布部位,来判断是否属转移淋巴结。目前认为,超声多普勒对颈转移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约95%左右,高于MRI和CT的结果。此外,超声多普勒检查以观察颈内、外及颈总动脉疗前、后缩窄改变也是一种可信的方法。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这一检查灵敏度高、无损伤性,可能在骨转移症状出现前3个月或x线平片检查出骨破坏前3~6个月内即有放射性浓集表现。在有骨痛或骨叩压痛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阳性符合率一般比x平片高30%左右。当然,放射性核素检查时有假阳性的情况,尤其是曾遭受骨外伤或骨炎症时,故应以临床查体、X线片或CT、MRI 等作为诊断依据。

4中央型肺癌的影像如何诊断

1.X线表现:

①癌瘤局限于粘膜,未构成支气管的狭窄及阻塞者,X线上可无阳性表现。

②癌瘤致支气管狭窄,可出现一侧或叶的肺气肿。深呼气位照片易于显示。

③癌瘤致支气管狭窄,造成分泌物引流不畅,则出现阻塞性肺炎。

④癌瘤致支气管阻塞则出现阻塞性肺不张。另外,癌瘤向支气管外蔓延,形成肺门区肿块。右上叶肺癌可出现典型的横“S”征。

⑤癌瘤主要向支气管管外蔓延,在肺门区形成肿块及结节,边缘多呈分叶状或欠规则。右侧者可示肺门角消失。

⑥支气管体层示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局限性不规则狭窄甚至截断。可见软组织肿块。

⑦支气管造影示管腔对称性或不规则狭窄,支气管阻断及杯口样充盈缺损。

表现:

①肿瘤沿支气管壁生长,显示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和管腔狭窄,甚至造成支气管闭塞。

5影像也可以诊断原发性脑淋巴瘤

近年来文献报道,无论是免疫功能正常还是免疫功能缺陷者均有增加趋势,有作者统计近20年其发病率较过去上升2倍~4倍。王建华等研究发现本病发病年龄45岁~83岁,平均年龄53岁,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常见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言语不清、癫痫及肢体功能障碍等。12例病人中,单发8例,多发4例。病变主要发生在额叶、颞叶及基底节区,大多数病灶位于靠近中线的脑实质深部。全部为B细胞型非何杰金淋巴瘤。

病例影像学表现:CT平扫表现为团块状斑片状等或稍高密度影,病灶边缘清楚,病灶周围见轻或中度水肿,占位效应多轻微,增强扫描后见病灶明显均匀强化,边缘可见脐样切迹。MRI表现:病变在T1加权图像上多呈等信号,其次为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亦多为稍高信号,其次为等或高信号。注射Gd 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均匀强化,边缘可见脐样切迹。MRI对瘤周水肿显示较CT清楚,而且显示肿瘤周边水肿与肿瘤体积的不一致性,肿瘤体积较大而周边水肿显示轻微甚至没有。

综上所述,脑原发淋巴瘤少见,其影像学表现中,具有相对特殊性者有以下几点:多发于中、老年人,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灶多为单发,亦可多发;平扫CT表现多呈等或稍高密度,MR表现T1加权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信号不高,呈等、低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CT和MR均呈单个或多发团块状均匀强化;病灶轮廓清楚,边缘可见脐样切迹;病灶周围见轻度水肿,水肿范围与病灶大小呈不一致性;病变占位效应多较轻微;病灶多位于脑室周围,常靠近中线分布。

由于脑原发淋巴瘤对放射治疗非常敏感,故正确的影像诊断的意义更加重要。其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需与脑膜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转移瘤、胶质母细胞瘤鉴别:第一,脑膜瘤,单发的均匀强化的与脑表面接触的淋巴可酷似脑膜瘤,两者CT与MRI所见相似,脑膜瘤瘤体增强效应较淋巴瘤更明显,MRI多方位扫描重建图像可显示瘤体与脑膜的关系密切,MRI可见脑外肿瘤的特征,T2WI上邻近蛛网膜下腔增宽,肿瘤周围有高信号的脑积液包绕,增强可见脑膜尾征,此有利于对脑膜瘤的诊断;另外二者血管造影表现不同,脑膜瘤染色均匀呈雪团状,而淋巴瘤与此相反,可资鉴别。第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儿童或青年多发生于幕下,发生在幕上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年龄稍大,以实性为多,好发于视交叉和下丘脑,较少发生于大脑半球,病灶边缘光滑规则,周围不伴水肿或仅见轻微水肿,增强扫描后见病灶明显均匀强化。MRI图像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好发年龄、部位及病灶边缘光滑规则可资与脑原发性淋巴瘤鉴别。第三,转移瘤,当肿瘤发生在皮层及皮层下且多发时,与转移瘤鉴别较难。往往呈小瘤体伴大面积水肿,瘤体和水肿间比例不相称,瘤体的不均匀性或环形强化,有原发肿瘤病史,有利于对转移瘤的诊断。另外PE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全身显像对于颅内多发病灶的鉴别诊断有重要帮助。第四,胶质母细胞瘤,CT平扫胶质母细胞瘤常为低密度或等密度,肿瘤内可有钙化,有明显瘤周水肿,增强扫描常不均匀强化,有时环状强化且有壁结节。有作者报道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阳性患者并发脑淋巴瘤时较常见瘤体内坏死囊变及环形强化,而本组均为免疫功能正常者,据此是否可作为与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依据,因病例较少难以定论,但应予以重视。

如果觉得《前列腺癌的影像诊断要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