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辨证治疗梅毒的方法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3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梅毒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除了西医,我们还可以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有利于病情的彻底康复,还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保健哦。

1中医辨证治疗梅毒的方法

通过西医治疗梅毒,很快就能够取得治疗效果,不过很难做到完全痊愈,病情总是容易反复发作。通过中医来治疗梅毒,效果会比较慢,治疗时间也要比较长,但坚持治疗,基本能做到完全治愈。

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梅毒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是什么,希望小编的下述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肝经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驱梅。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甘草泻火解毒祛湿;木通、车前子、泽泻、土茯苓清热利湿驱梅;柴胡疏达肝气,肝气畅达则无湿热留滞之患。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驱梅之功。

肺脾湿热证

治法:清泄肺脾,解毒驱梅。

方药:杨梅一剂散加减

方中麻黄、白芷、蝉蜕、防风宣散在表之湿热以驱梅;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土茯苓清泄在里之湿热以解毒;皂角刺、炮山甲活血软坚以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清泄肺脾,解毒驱梅之功。

痰湿流聚证

治法:化痰散结,祛湿驱梅。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方中贝母、半夏、陈皮、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散结;连翘、甘草、土茯苓、独活解毒祛湿驱梅;青皮、当归、川芎行气活血散结。

热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驱梅。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

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清泻三焦实火;蒲公英、紫背天葵、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银花清热解毒驱梅。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解毒驱梅之功。

梅毒患者的日常保健

1、治疗要坚持早期进行、足量用药的原则。只要配合医师坚持治疗,就会收到减少并发症、治愈疾病、及早恢复健康的作用。治疗期间,其配偶也需要进行检查,必要时接受治疗。治愈后要求定期复查,有复发征兆时,抗生素的用量要加大。

2、注意生活细节,防止传染他人:早期梅毒患者有较强的传染性,晚期梅毒虽然传染性逐渐减小,但也要小心进行防护。自己的内裤、毛巾及时单独清洗,煮沸消毒,不与他人同盆而浴。发生硬下疳或外阴、肛周扁平湿疣时,可以使用清热解毒、除湿杀虫的中草yao 煎水熏洗坐浴。

3、早期梅毒患者要求禁止房事:患病两年以上者也应该尽量避免性生活,发生性接触时必须使用避孕套。如果患者未婚,那么待梅毒治愈后方允许结婚。

4、二期梅毒发生时会出现全身反应:此时需要卧床休息。患病期间注意营养,增强免疫力。

5、患病期间不宜怀孕:如果患者发生妊娠,治疗要尽早开始。是否保留胎儿,应根据孕妇的意愿执行。

2梅毒的中医治疗方法

提到梅毒很多人感到害怕,后悔自己不该患上这种病。其实患了梅毒也没有那么可怕,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梅毒的方法常用的有西医疗法,如使用抗生素等等。但是中医方法也会有一定的效果,中医辩证治疗针对性强,治疗的副作用小,只要方法和疗效得当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早在我国古代,中医专家就对梅毒的发生、发展及诊治就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前人的基础上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验方,为梅毒的治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青霉素的问世,使梅毒的治疗有了特效药。在人们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合理选用适合的中草药来配合治疗,对缓解患者的病情,增强患者的体质,促进病情痊愈起到了不可缺少的辅助作用。下面小编就简单为大家介绍梅毒各期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期梅毒:肝经湿热证的治疗

一期梅毒多属于肝经湿热证,患者症见外生殖器疳疮质硬而润,或伴有横痃,杨梅疮多在下肢、腹部、阴部,兼见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则:以清热利湿、解毒驱梅为主。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泽泻、当归、车前子、木通、金银花、土茯苓、虎杖、甘草等。

二期梅毒:血热蕴毒证的治疗

二期梅毒多属于血热蕴毒证,患者表现为周身起杨梅疮,色如玫瑰,不痛不痒,或见丘疹、脓疱、鳞屑,兼见口干咽燥,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滑或细数。治则:以凉血解毒、泻热散瘀为主。

方药:清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水牛角粉、生地、玄参、竹叶心、金银花、连翘、黄连、丹参、麦冬、桃仁、红花、芍药、川芎、甘草等。

三期梅毒:肝肾亏损证的治疗

肝肾亏损证常见于三期梅毒脊髓痨者,患病时间可达数十年之久,逐渐两足瘫痪或痿弱不行,肌肤麻木或虫行作痒,筋骨窜痛,腰膝酸软,小便困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治则:以滋补肝肾、填髓熄风为主。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地黄、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附子、茯苓、远志、菖蒲、麦冬、五味子、石斛、薄荷、生姜、大枣等。

杨梅结毒:毒结筋骨证的治疗

杨梅结毒属于毒结筋骨证,患病日久,在四肢、头面、鼻咽部出现树胶肿,伴关节、骨筋作痛,行走不便,肌肉消瘦,疼痛夜甚,舌质暗,苔薄白或灰或黄,脉沉细涩。治则:以活血解毒、通络止痛为主。

方药:五虎汤加减:五灵脂、木鳖子、穿山甲、白芷、大黄、全蝎、僵蚕、蜈蚣、斑蝥等。

心血管梅毒:心肾亏虚证的治疗

心肾亏虚证常见于心血管梅毒患者,患者症见心慌气短,神疲乏力,下肢浮肿,唇甲青紫,腰膝酸软,动则气喘,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弱或结代。治则:以养心补肾、祛瘀通阳为主。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

综上所述,以上是关于梅毒的中医治疗方法的相关介绍,希望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梅毒的治疗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梅毒是一种严重的性传播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关键要靠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避免感染上梅毒。

3中医怎么用药治疗一期梅毒

早在中国古代,医家们对梅毒的发生、发展及诊治就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验方,为梅毒的治疗作出了贡献。

青霉素的问世,使梅毒的治疗有了特效药。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选用适合的中草药配合治疗,对缓解病情,增强患者体质,促进痊愈会起到辅助作用。下面分别介绍几个口服经验方和外治经验方。

如何运用中医药配合治疗梅毒 口服方:

处方1:

(《性行为与性病防治》):土茯苓30克银花15克威灵仙10克 白鲜皮10克 生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剂,3周为1疗程。

处方2:

(《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银花45克土茯苓45克 蒲公英30 克 生黄芪20克 薏苡仁20克 赤小豆20克 龙胆草10克马齿苋10克 苍耳子10克 皂角刺 10克 大枫子3克 车前子(包煎)15克

伴下疳阴疮,加孩儿茶3克;脾虚血亏加党参、白术、当归各10克;肾阴或肾精不足加淫羊藿、五味子、菟丝子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次。本方功效:托里清热,解毒利湿。适用于各期梅毒。

处方3:

(《皮肤病性病独特秘方绝招》):黄柏6克黄芩6克 车前子6克 独活6克 丁香6克 红娘子6克 山甲珠6克 菖蒲6克 皂角刺6克 川连6克 龙衣6克 鹤虱 6克 生地12克 土茯苓30克 白花蛇30克地骨皮30克 牛蒡子9克 木通9克 白芷9克 大黄9克 花粉9克 黑白丑各18克 大枫子肉12克斑蝥(去头足)21克 蜈蚣(去头足)2条

先将斑蝥、红娘子以糯米少许同炒至米黄为度,去米不用。白花蛇去鳞,合上药共研细末,用酒1000毫升浸药15天备用。每日服2次,每次服30~45毫升,早晚分服。适用于患梅毒未根治,毒侵筋骨,周身骨节疼痛者。

处方4:

(《中医性病治疗学》):土茯苓1500克生黄芪500克当归400克

先将土茯苓煎汤,取黄芪、当归拌匀微炒,干磨为末,蜜为丸。每次15克,每日3次。

处方5:

(《皮肤病性病独特秘方绝招》):土茯苓30克川芎10克 桔梗12克 黄芪30克 芍药15克 大黄6克 生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适用于病发感染梅毒后10周左右,以发热、头痛、咽痛等全身症状出现后全身多处疹疮为特征者。

处方6:

(《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土茯苓180克金银花60克 甘草30 克

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适宜于治疗已经用足量西药,而梅毒血清阳性固定不变者。

如何运用中医药配合治疗梅毒 外用方:

处方1:

(《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包心白菜5000克

洗净后切成3厘米长片段,以青盐末2000克分层撒于菜中,密封1周后压榨取汁,加硇砂10克,煅石膏粉100克,搅匀后冷藏备用。每天搽患处1~2次。

处方2:

(《中医性病治疗学》):雄黄60克乳香60克 黄柏30克

共为细末,用水调敷,肿处自消。

处方3:

(《中医性病治疗学》):苍术30克川椒9克

煎水入罐内,将患处对罐口以热气熏之,半热倾药盆内淋洗患处,以洁净布擦干。

以上是如何运用中医药配合治疗梅毒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中医怎么用药治疗梅毒方法

中医治疗梅毒,重在辨证。由于梅毒出现血清固定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或神经系统受累有关。

中医治疗梅毒,重在辨证。由于梅毒出现血清固定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或神经系统受累有关。我院纳入的病例均为2007年12月~2008年5月间到我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梅毒患者,年龄18~60岁,均按卫生部推荐的梅毒的治疗方案进行苄星青霉素规范驱梅治疗(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患者符合:①早期梅毒(感染后2年以内)治疗后,按规定时间(6个月)随访血清仍不转阴,晚期梅毒(感染后2年以上)治疗后,按规定时间(12个月)随访如血清仍不转阴者;②所有病例血清HIV抗体检测阴性、近6个月内未接受干扰素、白介素-2、胸腺素、转移因子等免疫调节治疗,无合并心血管、肝、肾、脑、造血系统以及恶性肿瘤,糖尿病、HIV感染、精神病、类风湿、SLE等内科疾病者;脑脊液检查排除神经梅毒。

中医治疗梅毒,口服中药免煎颗粒驱梅方(经验方:北芪、白术、熟地、山萸肉、白花蛇舌草、土茯苓、淮山、蒲公英、玄参、甘草组成),每天1次,60天为1个疗程,月经期或感冒等情况酌情停药。西药组:口服胸腺肽片10mg,每天3次,6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安慰剂维生素C片0.1g,每天3次治疗。

一般认为,梅毒的治疗需要患者经过数疗程正规驱梅治疗后,通过药物和机体的相互作用,梅毒患者外周血在2年内基本阴转,但临床所见部分梅毒患者即使经过数疗程正规驱梅治疗,RPR仍然持续阳性,很长时间不能转阴。有关梅毒患者经过数疗程正规驱梅治疗但RPR仍持续阳性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与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有关。

目前梅毒的治疗用血清固定患者多以提高免疫功能为主。中医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有较独特之处,且较多的中药在实验上已证实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名老中医 国维的中药复方驱梅方治疗梅毒血清固定,该复方具有益气养血、利湿解毒的功效,结果表明,中药组、西药组均能显着提高患者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1或0.05);在疗效比较方面,治疗总有效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

对梅毒的治疗,除了选择西医治疗外,选用适合的中草药配合治疗,对缓解病情,增强患者体质,促进痊愈会起到辅助作用。下面为您介绍几个中药处方。

口服方:

处方①(《性行为与性病防治》):土茯苓30克银花15克威灵仙10克白鲜皮10克生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剂,3周为1疗程。

处方②(《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银花45克土茯苓45克蒲公英30 克生黄芪20克薏苡仁20克赤小豆20克龙胆草10克马齿苋10克苍耳子10克皂角刺 10克大枫子3克车前子(包煎)15克

伴下疳阴疮,加孩儿茶3克;脾虚血亏加党参、白术、当归各10克;肾阴或肾精不足加淫羊藿、五味子、菟丝子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次。本方功效:托里清热,解毒利湿。适用于各期梅毒。

处方3(《皮肤病性病独特秘方绝招》):黄柏6克黄芩6克车前子6克独活6克丁香6克红娘子6克山甲珠6克菖蒲6克皂角刺6克川连6克龙衣6克鹤虱 6克生地12克土茯苓30克白花蛇30克地骨皮30克牛蒡子9克木通9克白芷9克大黄9克花粉9克黑白丑各18克大枫子肉12克斑蝥(去头足)21克蜈蚣(去头足)2条

先将斑蝥、红娘子以糯米少许同炒至米黄为度,去米不用。白花蛇去鳞,合上药共研细末,用酒1000毫升浸药15天备用。每日服2次,每次服30~45毫升,早晚分服。适用于患梅毒未根治,毒侵筋骨,周身骨节疼痛者。

处方④(《中医性病治疗学》):土茯苓1500克生黄芪500克当归400克

先将土茯苓煎汤,取黄芪、当归拌匀微炒,干磨为末,蜜为丸。每次15克,每日3次。

处方⑤(《皮肤病性病独特秘方绝招》):土茯苓30克川芎10克桔梗12克黄芪30克芍药15克大黄6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适用于病发感染梅毒后10周左右,以发热、头痛、咽痛等全身症状出现后全身多处疹疮为特征者。

处方⑥(《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土茯苓180克金银花60克甘草30 克

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适宜于治疗已经用足量西药,而梅梅毒血清阳性固定不变者。

外用方:

处方①(《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包心白菜5000克

洗净后切成3厘米长片段,以青盐末2000克分层撒于菜中,密封1周后压榨取汁,加硇砂10克,煅石膏粉100克,搅匀后冷藏备用。每天搽患处1~2次。

处方②(《中医性病治疗学》):雄黄60克乳香60克黄柏30克

共为细末,用水调敷,肿处自消。

处方③(《中医性病治疗学》):苍术30克川椒9克

煎水入罐内,将患处对罐口以热气熏之,半热倾药盆内淋洗患处,以洁净布擦干。

5中医治疗梅毒有哪些方法

我国古代就有治疗梅毒的偏方,如今社会发展的这么快,治疗梅毒就更不在话下了。特别是青霉素的问世,使梅毒的治疗有了更好的疗效。同时选用适合的中草药配合治疗,对缓解病情,增强患者体质,促进痊愈会起到辅助作用。下面分别介绍梅毒的中医疗法。

一期梅毒肝经湿热证的中医治疗

肝经湿热证:多见于一期梅毒,外生殖器疳疮质硬而润,或伴有横痃,杨梅疮多在下肢、腹部、阴部,兼见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驱梅为主,方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泽泻、当归、车前子、木通、金银花、土茯苓、虎杖、甘草等。

二期梅毒血热蕴毒证的中医治疗

血热蕴毒证:多见于二期梅毒,周身起杨梅疮,色如玫瑰,不痛不痒,或见丘疹、脓疱、鳞屑,兼见口干咽燥,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滑或细数;治疗以凉血解毒、泻热散瘀为主,方药以清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水牛角粉、生地、玄参、竹叶心、金银花、连翘、黄连、丹参、麦冬、桃仁、红花、芍药、川芎、甘草等。

三期梅毒脊髓痨者肝肾亏损证的中医治疗

肝肾亏损证:见于三期梅毒脊髓痨者,患病可达数十年之久,逐渐两足瘫痪或痿弱不行,肌肤麻木或虫行作痒,筋骨窜痛,腰膝酸软,小便困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治疗以滋补肝肾、填髓熄风为主,方药选用地黄饮子加减:地黄、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附子、茯苓、远志、菖蒲、麦冬、五味子、石斛、薄荷、生姜、大枣等。

杨梅结毒毒结筋骨证的中医治疗

毒结筋骨证:见于杨梅结毒,患病日久,在四肢、头面、鼻咽部出现树胶肿,伴关节、骨筋作痛,行走不便,肌肉消瘦,疼痛夜甚,舌质暗,苔薄白或灰或黄,脉沉细涩;治疗以活血解毒、通络止痛为主,方药选用五虎汤加减:五灵脂、木鳖子、穿山甲、白芷、大黄、全蝎、僵蚕、蜈蚣、斑蝥等。

心血管梅毒患者心肾亏虚证的中医治疗

心肾亏虚证:见于心血管梅毒患者,症见心慌气短,神疲乏力,下肢浮肿,唇甲青紫,腰膝酸软,动则气喘,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弱或结代;治疗以养心补肾、祛瘀通阳为主,方药选用苓桂术甘汤加减: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

如果觉得《中医辨证治疗梅毒的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