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精髓

2023-05-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所谓“论治”,又叫施治,则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体现,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实际检验。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一种反应,其特点是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受到限制,因而会出现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的降低。而证候则是人体疾病过程中所表现出典型的反应状态。比如人体表现出:头痛,发烧,打喷嚏,流眼泪,周身困痛,咳嗽,咽干等证候。临床上,中医就是运用自己的感管直接从这些反应状态中,获得病理信息,在通过医生的分析,综合,而最后辨析和判断为某种“证”。这就是辨证的实质。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是既辨病又辨证,并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在中医临床上根据不同的致病因素分为风寒和风热两种不同性质的证,这就要通过病人机体所出现的症状来辨别,最后才能确定选用辛温解表还是辛凉解表的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论治既区别于见痰治痰,见血治血,见热退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对症治疗方法,又区别于那种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一方一药对一病的治疗方法。

在以前,也包括现在也有,什么家传秘方,祖传秘方,说能治某某病,甚至说能治多种疾病,并且有许多人遍访秘方,你说这可靠吗?当然,人有病,家属和病人心里肯定会着急,谁都能理解这种心情。所谓祖传秘方即使有这个疗效,我想也不可能对所有人都适用,必定人的体格不同,年龄不同,症状也不会全部相同,所以我个人认为不太可靠,因为它不符合辨证分析证情,也不符合辨证用药的理论观点。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由于它能辨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以看到一种病也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能看到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的证,因此在治疗上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展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也就不一样,所以其治法也就不一样。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最鲜明的例子。“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就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例如久泻脱肛和子宫下垂,是不同的疾病,但如果都出现为中气下陷的证候,则都可采取升提中气的方法来治疗。

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着眼于病机的不同,因为中医的病和“证”是统一的。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正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实质。

中医治病注重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补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伤阳。故其临床治疗大法,诸如扶正祛邪,补虚泻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壮水之主,益火之源等,无不包含辨证观点。《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和为期”。这就是中医治疗法则的精髓。

总之中医从人体与外界环境密切联系出发,从人体本身是对立统一有机整体出发,来探究疾病的本质,运用动态平衡的理论,通过各种治疗手段,使病者重新建立起新的动态平衡,达到促使疾病痊愈的目的。这就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突出的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欢迎大家点评,关注。

如果觉得《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精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