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艾滋病母婴阻断的产前处理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0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艾滋病母婴阻断的产前处理是怎样的,它的流程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1艾滋病母婴阻断的产前处理

艾滋病母婴阻断产前处理

产前咨询及诊断

产前咨询及产前诊断的目的在于让妇女对生育问题预先做出决择,促进其维护自身和婴儿健康的信心。咨询工作中应注意遵守自觉自愿原则、充分了解咨询者的权利、替咨询者保密,保护咨询者免受压力和歧视,让其充分考虑后作出决定。由经过产前诊断和遗传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对咨询者提出的有关问题如优孕、优育、孕期保健及产前哺乳准备、产后母乳喂养等问题进行解答。对生育或终止妊娠问题,不宜轻易决定,也不要做出保证或许诺。

1、询问孕妇是否同意行血HIV检查,如同意,行血HIV快速检测;如不同意,则继续随诊。

2、血HIV检查后处理:

1、若两次检测结果均阳性,则诊断孕妇为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应采集完整病例和体检并进行咨询和登记。对无症状的HIV感染者,应定期随访,观察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免疫学和病毒学指标变化,指导抗病毒治疗和预防机会性感染;对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孕妇进行咨询、指导: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加强营养,健康饮食;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妊娠期间避免无保护性性行为及多性伴性行为,避免孕期吸毒和吸烟;进行心理调整和社会适应,调整心态,正面人生,避免伤心、悲观、厌世情绪,乐观且积极的生活。

向孕妇解释产前和新生儿服药可能阻断HIV母婴间的传播,则在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服药的情况下,孕妇临产后及新生儿产后服药如NVP (维乐命,奈韦拉平)、记录,并进行新生儿产后喂养指导、教育和随访。

向孕妇解释产前和新生儿服药可能阻断HIV母婴间的传播,则在孕妇了解知情同意书内容不同意服药的情况下,孕妇签字,临产后及新生儿产后不服药NVP,记录,并进行产前登记,隔离处理,产后跟踪,新生儿产后喂养指导、教育和随访。

2、若第一次检测结果阳性,第二次检测结果阴性,则在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确认实验。若结果阳性,处理同1;若结果阴性,则保留该血液检测记录,同正常产妇处理。

3、若检测结果均阴性,则保留该血液检测记录,同正常产妇处理。

4、若孕妇不同意进行确认试验,向孕妇解释实验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处理同1。

2艾滋病母婴阻断产后处理

艾滋病母婴阻断产后处理

一、新生儿喂养方式的选择:

1、宣教、建议产妇行安全人工喂养:尽量选用专为婴儿设计、配制的婴儿配方奶粉,如无此条件的产妇,可选用牛或羊奶替代,人工喂养并行产后退奶。

2、单纯母乳喂养:对于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行或拒绝行人工喂养产妇,应指导产妇正确哺乳,选择舒适体位,保护奶头不皲裂,避免婴儿咬破奶头,减少婴儿感染HIV机会。

3、避免采用混合方法喂养:因为混合喂养可能导致婴儿胃肠道炎症反应,增加感染HIV机会,故不能采用混合喂养方法。

二、婴儿给药方法 根据分娩前孕妇是否服用NVP决定:

1、孕妇临产时已服用NVP:若孕妇服药后2小时内分娩,则新生儿产后60分钟内服用首剂NVP,至少在产后48小时至72小时内服用第二剂;若孕妇服药后超过2小时分娩,则新生儿产后4小时服用NVP。

2、孕妇临产时未服用NVP:新生儿产后60分钟内服用首剂NVP,至少在产后48小时至72小时内服用第二剂。

3、若新生儿服用NVP 1小时内呕吐,则新生儿应重复服用NVP一次,观察1小时后做红色标记。

剂量:新生儿体重》2公斤, 0.6ml/kg(悬浊液),6mg/kg(片剂);新生儿体重《2公斤, 0.2ml/kg(悬浊液), 2mg/kg(片剂)。

三、出院前,医生应详细进行产妇和新生儿检查,开出儿科证明信,告之产妇应予以新生儿常规免疫,儿科门诊随诊,并予以计划生育及喂养指导,产科随诊咨询。如确定无异常,方可开医嘱携婴出院。

3艾滋病母婴阻断产间处理

艾滋病母婴阻断产间处理:

一、血HIV检测及处理:

1、 若孕妇血HIV检测结果阳性并不同意服用NVP, 询问原因再次进行宣教,若孕妇仍然拒绝,同产前处理(1-2),分娩处理同血HIV检测结果阳性孕妇;若孕妇同意服用NVP, 或孕妇开始不同意服用NVP, 询问原因再次进行宣教后同意服用NVP,则于临产后服用NVP 200mg。若孕妇假临产或服药24小时后仍未分娩,则于临产后给予重复剂量NVP 200mg。然后进行服用药NVP登记。

2、 若孕妇未行血HIV检测,则如产前处理。

3、 若孕妇行血HIV检测阴性,则如正常产前处理。

二、分娩过程注意事项

1、为降低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感染率,要作到“四避免”,即避免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头吸引器助娩,宫内胎儿头皮监测。

2、对于无并发症,阴道自然分娩后进行分娩登记;对于出现并发症,或不能作到“四避免”,转诊至有关医院行剖宫产或终止妊娠。

4怎样进行艾滋病母婴阻断

据统计,在不进行母婴干预的情况下,婴儿的感染几率约为25%-30%,其中发展中国家母婴传播的感染率为13%-42%,发达国家为14%-25%。母婴传播的三种途径的感染几率分别为:在母亲怀孕、分娩过程中被感染为2/3,在哺乳期被感染为1/3。

在进行干预的情况下,其感染率最低可为2%。总之,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保险。目前发达国家对男方是HIV阳性的夫妻,可应用洗精法避免婴儿感染,而我国现阶段并没有这种技术。因此,夫妻一方或双方是HIV阳性的,我们对已怀孕的妇女,在劝其刮宫无效的情况下,进行母婴阻断,其措施有以下几种:

1、行为干预:妊娠期间避免或减少无保护性性行为、多性伴性行为以增加生殖器感染、感染性病等的机会。

2、改变生活方式,包括避免孕期内吸毒和吸烟等不良行为。

3、药物干预,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

4、产科干预:避免怀孕期间进行侵入性检查;分娩前行产道清洗;缩短产程(应用选择性剖宫产手术)。

5、喂养方式:避免母乳喂养而采用人工喂养。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混合喂养。

另外,母体中艾滋病病毒载量、CD4细胞计数、孕妇的一些不良行为(如吸烟、吸毒)等都和胎儿受感染的几率有关。

以上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艾滋病患者在生育问题上给的介绍,想要一个健康的宝宝就要咨询医生的建议来进行,听取医生的介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来预防,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并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

5母婴阻断可降低艾滋病传染率

据了解,艾滋病治疗的相关药物很多,但一般都只能杀病毒,可对病情进行控制,但不能根治。“一般都还是会复发,效果不是很理想,许多病人在治疗一段时间后都会选择回家等待离去的时刻。”郑伟表示,自己在东华医院工作10年来,接到过十几个艾滋病人,几乎全部是外地人。“他们留给医院的电话一般都不是真实的,我们回访时都无法拨通。”郑伟认为,这也是妨碍艾滋病患者得到较好治疗的原因之一。

在目前艾滋病治疗仍不够理想的情况下,注意防范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从性交传染、血液传染、母婴传染等方面杜绝传染可能性。

防范1

母婴阻断降低传染率

据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晓霞医生透露,在性传播、共用注射器传播以及母婴传播三种传染途径中,东莞以吸毒者共用静脉注射器途径染上艾滋病的比例最多,达60%以上;通过性途径染上艾滋病的病患也在逐年上升,目前已超30%;母婴传染案例也在逐年上升。

在三种传播途径中,母婴传播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也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母婴传播的几率最高可达50%,但如果采取了母婴阻断,则可将几率降低至5%以下。”

王晓霞说,东莞发现首例艾滋病孕妇的时间应是2002年,而首例采取母婴阻断措施者是2007年。“很多孕妇产前检查没有做HIV相关检测,因此已通过母婴传染而不自知。”王晓霞说,孕妇怀孕28周开始做母婴阻断措施效果最好,即使当时没有采取措施,小孩生下来后的24小时内仍可服药阻断。凡是在东莞市内出现的染上艾滋病的孕妇均可免费做母婴阻断,由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负责。

东华医院感染科医生郑伟说,由于产前相关项目检查是付费检查,因此医院不会强制要求孕妇做相关检查,但医生会建议孕妇选择检测相关项目。

防范2

使用安全套并正规采血

郑伟说,避免艾滋病传染有几种途径,包括切断传染源,即隔离艾滋病人。但艾滋病人按规定是不允许强制隔离的,因此更实际的做法,就是从自身来防止。“从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来说,性传播途径只要大家洁身自好,被传染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只要通过正规医院采血,血液传播途径也可以控制,母婴传播也可通过科学手段控制。”郑伟说,身边即使有艾滋病患者,普通接触时被传染的几率也不大,“普通传播就只是血液传播,要双方皮肤都有创伤且创伤处接触到了才会传染。”

从性传播的途径来看,使用安全套的防艾效果最有效,其保护作用不容置疑。艾滋病病毒不会穿过安全套传染其他人,同时,安全套也可防止其他性病的感染。

艾滋病传播途径

会传播

●性交传播

HIV可通过性交特别是性乱交传播。

●血液传播

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HIV,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

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有些血液制品中有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

共用针具传播: 使用不洁针具会把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例如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和吊针等。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

●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不会传播

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蚊虫叮咬、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

如果觉得《艾滋病母婴阻断的产前处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