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艾滋病有哪些特殊的症状体征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6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艾滋病有什么比较特殊的症状,哪些症状是艾滋病特有的症状,一起来看看吧。

1艾滋病有哪些特殊的症状体征

艾浚病的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如下:

1、独特的症状或病症

如卡波济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弓形体脑炎.炎道念珠菌病.巨细胞病毒视网脑炎。

2、常见症状或病症

如鹅口疮,毛样白斑病,隐球菌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带状疱疹,严重的痒疹,高分化B细胞结外淋巴瘤。

3、相关症状

如体重减轻,发热,腹泻,溃疡,咳嗽3个月以上,神经系统的主诉或症状,全身淋巴结病变,药物反应,皮肤感染。以上症状或病症排列顺序在前者,诊断艾滋病的特异性更高。

2艾滋病卡波西肉瘤症状体征

卡波西肉瘤又名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由Kaposi于1872年首次报道。

一种由8型疱疹病毒引起的多灶性血管肿瘤,其表现有3种类型:无痛型,淋巴结病型和艾滋病相关型。

卡波西肉瘤(KS)皮损起源于真皮层中部并扩展至表皮层。组织病理学显示梭形细胞和血管结构有不同程度的融合。用Ⅷ因子特殊染色,可见其细胞起源于内皮细胞、肿瘤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纤维母细胞及肌原细胞很相像。无痛型卡波西肉瘤表现为结节或斑块样皮损;淋巴结病型则是转移和浸润性,可累及淋巴结,内脏,偶尔会侵犯胃肠道。艾滋病伴发的卡波西肉瘤,皮损较少或损害广泛分布于皮肤、粘膜、淋巴结和内脏。

卡波西肉瘤症状和体征

在未患艾滋病的老年人:卡波西肉瘤通常发生于足趾及腿部,表现为紫色、暗褐色斑块或结节,呈真菌样生长或浸润软组织及侵犯骨组织,约5%~10%会有淋巴结和内脏的播散。

伴有艾滋病的病人:卡波西肉瘤可能是首发症状,仅仅表现为隆起的紫色、粉红色或红色的丘疹或、圆形、卵圆形褐色或紫色斑块,往往先出现在躯干上部的皮肤或粘膜,可在皮肤上广泛播散,并伴有内脏损害及淋巴结转移,可能会有广泛出血包括内脏出血。

卡波西肉瘤发病率

卡波西肉瘤以往多发生于东欧、意大利和美国。无痛型卡波西肉瘤多见于意大利人和60岁以上的老年犹太人。现在,由于艾滋病的增加,卡波西肉瘤在赤道非洲流行,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年人,约占扎伊尔和乌干达所有恶性肿瘤的近10%。自1981年以来,进展型卡波西肉瘤见于1/3的艾滋病患者,也成为美国及其他国家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卡波西肉瘤治疗

对无痛型浅表性损害,可用冷冻、电凝灼或电子束照射治疗,这些治疗可使大多数皮损变平或消失。对上述治疗无效的有真皮或淋巴结性病变者,可用10~20Gy的X线进行治疗。

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可采取单独或联合化疗(如同位素,长春新碱,长春碱,博来霉素,阿霉素),α-干扰素可有效地减慢早期皮损的进展,皮损内注射长春碱是非常有效的。

HIV感染所引起的卡波西肉瘤的病程是由免疫受到抑制的程度决定的,亦决定了机会感染的可能性,卡波西肉瘤的治疗并不能延长大多数患者的生命,因为感染是决定临床病程的主要因素。

3艾滋病有哪些表现体征

当感染艾滋病毒后,多数成为无症状艾滋病毒携带者或表现症状不明显,即医学上称为亚临床患者,仅部分病人出现有临床症状。艾滋病毒感染者约为艾滋病例人数的50~100倍,究竟有多少可能发展为艾滋病呢?据新近资料分析表明,艾滋病毒感染后在5年内只有10%~3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25%~30%可能发生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绝大部分艾滋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10年内发展为艾滋病,一些感染者还可发生艾滋病毒神经系统疾病,艾滋病以致命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其主要表现,病死率极高。并发症主要有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占60%)和卡波济氏肉瘤(占33%)。 艾滋病毒感染后的3~6周,可出现全身不适、发热、寒战、关节痛、腹泻等症状,持续7~14天,2~3个月后可出现血清抗体阳性,随后感染者转为无症状期(潜伏期)。艾滋病的潜伏期(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发病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随患者的年龄不同,感染途径不同,感染病毒的剂量及种类不同而有差别。 据近年报导,一般认为成年人潜伏期8~9年,儿童平均为1.2年。也有部分病例虽然感染多年,仍为持续性无症状的艾滋病毒携带者。经输血感染艾滋病毒的剂量较大,潜伏期相对较短。儿童平均为1.97年,成人8.23年,老人5.5年。性接触感染的剂量较小,潜伏期相对较长,一般6~8年,最长为15年。不同的种类,如艾滋病毒(HIV-Ⅱ)所致的艾滋病潜伏期长达16~19年之久。患者在潜伏期虽无临床症状,但艾滋病毒携带者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传染源。

1.皮肤损害

皮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如皮疹、全身瘙痒、尖锐湿疣,接触性湿疣、荨麻疹等。但皮肤损害最具特征的是卡波济氏肉瘤的皮肤改变,其损害表现在后面章节还要专门介绍,在此不多述。

2.淋巴结肿大

发生率为55%~100%,当高危人群患者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肿大的淋巴结虽然是全身性的,但是多见于颈后、颌下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不融合,质硬,偶有压痛,表面皮肤无改变。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血清内艾滋病抗体滴度高低相关。 此外,艾滋病伴发有淋巴瘤,包括Burkitts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及何杰金氏病等亦可发生淋巴结肿大。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紊乱病症已被公认为儿童与成年人艾滋病患者发病与致死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有20%~40%的艾滋病患者有神经性疾病。在尸体检验中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高达7Q%~80%,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与各种机会感染引起的症状并存,较常见的有亚急性脑炎。本病为原因不明、无明显炎症反应,非特异性白质变性、常为艾滋病的首发症状,往往以疲倦、性欲减退等起病,后期发展为严重痴呆。据美国纽约对102例患艾滋病死亡者作尸检时发现,96例(占94.1%)有弥散性或局限性脑病变。这些患者死前显有痴呆症的65例中,45例(占69.2%)有弥散性脑病变。此外还有报导,对235例艾滋病患者做精神神经病的会诊,发现有121例(占51.5%)患有不同程度的痴呆。另外,后期患者常可见条件致病菌所诱发的脑炎或大脑炎。

4.全身症状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反复出现的低热(约占72%),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可达5~22公斤),继之极度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人的十分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并且常找不到发热、腹泻和体重减轻的原因。根据38例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分析,以上症状及体征均占总病例数的80%以上。

4艾滋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

2.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3.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4.并发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约30%艾滋病例出现此症状,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等,常导致严重后果。

5脂肪肝症状体征盘点

●蜘蛛痣: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枝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称蜘蛛痣。蜘蛛痣的发生医学上认为与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减弱有关。

●食欲不振、乏力、肝区闷胀不适或疼痛等症状:这些是肝病患者常常伴有的症状。脂肪肝患者若出现食欲不振、厌油、腹胀、乏力、肝区隐痛等。在排除感冒、急性胃炎以及其他肝病的情况下,即有可能为脂肪肝。

●内分泌失调:得了脂肪肝时,病人除出现蜘蛛痣外,还可能有男性乳房发育、阳痿、睾丸萎缩,女性会出现月经过多、闭经、病人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等表现。

●维生素缺乏症:脂肪肝是由于脂肪堆积合并至使饮食中维生素缺乏,病人容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神经炎、角化过度等。

●肝脏肿大:肝脏肿大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诊断时应结合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CT等)来确诊。

●恶心、呕吐等症状:恶心呕吐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胀等肝系症状。

如果觉得《艾滋病有哪些特殊的症状体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