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关节炎易发的两大种群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75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6 分钟。

不管是登山者还是网民都是关节炎易发的高危人群,关节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关节炎产生的原因及其关节炎易发的人群。

1关节炎易发的两大种群

预防关节炎必须在增强肌力的同时还要适当的关节减轻负担,玩电脑游戏,爬楼梯,爬山都会影响关节,有的会因关节超负荷而产生关节炎。

一则“84岁老人风雨无阻爬紫金山”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劝阻声一片:“老人家腿疼痛了,是患关节炎了,不要再爬山了哦!”网友的劝阻,确有道理。但是,要知道,跳舞、玩电脑,甚至是肥胖,也和登山一样,会让关节因超负荷而加速老化!如何防关节炎?一,增强肌力;二,为关节减负!

关节随年龄增长而退化

为什么很多老人都有腰腿疼痛的毛病?那是因为他们的关节,随年龄的衰老,发生退行性病变了。

骨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磨损、变性,甚至消失,软骨下和关节周围形成新骨,骨质增生而致关节畸形,活动后关节会出现疼痛和肿胀的一种疾病。

骨头与骨头联接处叫关节。关节内相对的两个骨端各覆盖着一层具有弹性的“关节软骨”。

软骨细胞镶嵌在软骨基质中,那是个含有75%的水分,由胶原和糖蛋白组成的框架。如此构造,让软骨起着垫子样的作用,以吸收和分散所承受的负重和机械力量,减少关节活动时的摩擦;运动时,可减轻两个关节面的震动和冲击。

软骨为何会退化呢?

先从软骨细胞的养供说起。

关节软骨细胞的营养,来自于软骨基质中的关节液,关节运动时,关节液就像海绵中的水,被“挤压”进入软骨,促进软骨细胞的新陈代谢。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基质老化了,养供渠道逐渐地老化、萎缩,甚至闭塞了,软骨细胞就因养供不足,而退化和死亡了。

如此,软骨细胞的数目逐年减少,导致软骨组织愈来愈薄,这样薄弱的关节结构很容易受伤。

而老人的膝关节又因长期使用,走路、受力,日子一久,关节软骨变得粗糙破碎起来······

为何又会“骨质增生”?

关节软骨被磨损的同时,为修复这种破坏,骨面下骨髓腔和软骨周缘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炎症因子释放,局部骨质吸收和钙质沉积,形成软骨下囊肿、骨质硬化和向外突起的骨赘,这就是骨质增生。

关节炎的症状有:疼痛、肿胀、僵硬、腿走平路会突然打软、无法蹲下、蹲下后站起来又很吃力等。

其疼痛,起初只是隐隐作痛,休息时好转,运动后加剧,早上下床时最不舒服,动一动后改善,有时疼痛比较厉害,疼痛还会随天气的变坏而加剧,膝关节像气象局了。

关节于25岁左右开始退变,中年之前并不明显,但到50-65岁时,约85%患者X线检查,可发现骨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爬山、跳舞让膝关节加速老化

个案:有位40岁的会计师,去年开始登山活动,不久,他面色红润,但腿却老疼,尤其膝关节常隐隐作痛,没当回事,依然爬山。几个月后,他明显感觉左膝关节疼痛厉害,下蹲时弯曲到一定角度再也蹲不下去了,一使劲就钻心地疼,休息一会儿才能缓解。检查发现:左膝关节严重退化,已发展成很重的骨关节炎。

他才人到中年,为何也患上了“老年性骨关节炎”?

原因1,关节“超负荷”,加重了关节软骨的磨损。

膝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髌骨的关节面。

研究测定:人体屈膝时,髌骨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力相当于体重的3.5~7.6倍;爬坡时,膝盖所承受的压力是体重的3.5倍,下山时更大。这样髌骨反复受到撞击和挤压,严重时髌骨下层软骨甚至会破裂。

原因2,登山时,膝关节需承受很大的扭转力和压力,让膝关节受力不均。而“关节承受肌力不平衡,并加上局部压力,会更加剧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临床发现:关节承重区,因持续超负荷承受压力,软骨逐渐被全层破坏,为修复,不断生出的新骨,向阻力最小的方向生长,这样就在关节边缘形成了骨赘。

个案:有位63岁的女士,退休后开始锻炼身体。早晨跑步、打太极,晚上跳舞、爬楼梯,练得很起劲,近来一直被右膝关节疼痛折磨。检查显示,她的半月板三度撕裂和软骨磨损严重,需进行手术治疗。

跳舞、爬楼等,让膝关节“承力超负荷”、“受力不均”,切记不要过度!

年纪轻轻坐出了骨质增生

因持重、压力、受力不均,而最容易发病的部位,除膝关节和髋关节外,还有腰椎。

个案1:有位29岁的设计总监,天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常常连续作战两天两夜。 最近一段时间,他感觉腰痛症状加重,并且伴有下肢麻木感。CT检查发现,他患了严重腰椎间盘突出,医生说,他的“腰椎年龄比实际年龄至少衰老20年”。

个案2:有位40多岁的先生,天天“人不离桌”地伏案工作,腰背疼痛断断续续有3年多了,久站或久坐后都会腰痛,近1周疼痛加重,就医,发现:腰椎椎体前后缘有明显骨质增生。

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一样,也是退行性病变。为何久坐,会让腰椎提前退化呢?原因是,两个案均整日伏案,坐姿为弯腰弓背状态,这种坐姿,长期保持,导致腰背部肌肉劳损。肌肉的放松,使得身体的应力全压在腰椎周围的韧带上,让其受损,引发炎症,导致疼痛。

而且这种“弯腰弓背”状态,导致腰椎间盘持续超负荷、不均匀地受压,更加剧了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再则,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构成,髓核的营养依靠软骨板渗透,而软骨板又与有丰富血供的椎体密切相连。如果久坐缺乏运动,势必影响腰椎间盘的营养,进而提前老化。

点击鼠标点出了“鼠标手”

近年来关节炎患者中,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电脑族”。原因是,电脑族“手腕、手肘、肩关节等,长期持续地受到强大的反复肌力的作用而受损”。

个案1:有位14岁的男孩,经常连续十几个小时地玩网络游戏。现在腕关节肿胀、手动作不灵活、无力,还常出现麻木、灼痛,夜间加剧,被疼醒。确诊为“鼠标手”。

个案2:有位互联网公司的编辑,天天坐在电脑前,反复地敲击键盘,不停地点击鼠标。现在她感到“右手食指和中指持久地僵硬疼痛,拇指肌肉失去知觉,毫无力气感”。确诊为“鼠标手”。

开车族,其膝关节、踝关节是最容易受损的关节。而长时间地把握方向盘,也会让腕关节受损。

肥胖,也是膝关节加速损伤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体重每增加1磅(约454克),跑步或跳跃时对膝关节造成的压力就会增加10倍。

临床发现,肥胖者的负重关节,如:腰椎、膝关节、踝关节等骨质增生的发生率,比体重正常的同龄人明显增高。

临床还发现,患有骨性关节炎的中年妇女中,65%可能是由肥胖引起的。

适度运动可推迟关节老化

如何推迟关节老化?

适度训练至关重要

人体膝关节的静力性稳定,靠周围的韧带来支撑;动力性稳定,靠大小腿的肌肉来维持。平时适度和缓的运动,增加肌肉肌力,可有效减少关节负荷 。

据调查,骨关节周围肌肉发达的人群中,关节炎发作的几率比弱者下降了80%。

一旦长期不动,腿部肌肉的力量下降,势必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变大,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关节稳定性差了,磨损率自然增加了。

再则,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缓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

一般肌力训练,主要是股四头肌,动作要领:躺在床上,双腿伸直,勾脚达90度。然后一条腿维持这种状态,缓慢抬起,以30度为宜,从1数到5,然后放下;再抬起另一条腿,如此交替进行,锻炼30分钟左右,一天2~3次。

再则,可做一些扶墙或扶杆站立的踢腿运动,方法是大腿绷直,平行上抬,目的是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提高膝关节活动时的协调性。

游泳、散步也是好方式。

为关节减负

如果是登山爱好者,一定要持登山杖;跳舞爱好者,控制好跳舞时间。

建议坐班族30分钟起身一次,活动筋骨。如,双手叉腰,让下半身做圆圈状的环绕动作(转体运动)。

小编希望年轻人不要仗着年轻就肆无忌惮的挥霍自己的身体,有的年纪轻轻就疾病缠身,有的到老了也会自食自己种下的恶果。

2警惕:老人常登山 关节炎找上门

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外科李永刚副主任医师介绍,前来就诊的老年患者大多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严重的甚至不能屈膝,影响日常起居。

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妻,每年到了秋冬季节都要爬紫金山,几乎每两天就要爬一次山,近期两人先后感到膝盖疼痛,特别是上下坡时疼痛加剧,经检查老夫妻俩的膝关节由于长期摩擦受损而导致骨性关节炎。

专家告诉记者,南京许多老年人秋冬季特别喜欢爬山,认为爬山可以增强体质,对心脑血管有较大的益处,却忽视了对膝关节的保护。专家指出,膝关节是负重关节,也是最易受伤的关节,人站立时膝关节要承受人体体重的二分之一,爬山登高时更会加剧膝关节软骨间的摩擦,使膝关节软骨间压力增加,加上老年人本身骨质疏松,骨质退变,如果长期负重就会加速磨损,导致膝关节损伤,严重的甚至引起膝关节畸形,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骨科专家建议最好采用对膝关节没有损伤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散步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关节周围的力量和耐力,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爱好爬山的老人要把握好度,爬山次数不能过频,速度不能过快,可以两周爬一次山,爬山时最好用拐杖支撑代步。此外老年人保护膝关节还应该做到合理饮食,避免多吃高脂食物、食用过多的海产品。

3成为登山者的“七步曲”

1、参加一个攀岩课程春季或者夏季是攀岩的最佳季节,有最多的闲暇和乐趣。

初级的攀岩课程通常只需一个周末。你能够熟悉一些装备。绳索,个人/攀登装备/岩椎/攀登不同岩石地形和岩质的技巧,如何制定攀登路线以及攀登本身的艺术(充分利用你的腿而非手臂)。当然还有酸胀的双腿。手臂。背部和指尖。以及一个全新的生活坐标。

2、练习买一本关于你附近攀登路线的册子。开始练习你学到的东西。

你并不需要成为攀岩高手才能去攀登喜马拉雅。因为阿尔卑斯登山的技术部分通常与之不同。你将穿着臃肿的登山鞋和服装——那里的岩石更加光滑和巨大。但是你需通过攀岩技巧去了解恰当的技术。使得你的攀登容易很多。随处都可以练习。到户外去,夜晚和周末。在晚上攀爬一段漆黑、陡峭、潮湿的山头,然后在车里穿戴好,到一个高档餐厅美美地吃上一顿晚餐的感觉妙不可言!无处不可攀爬,你周末度假的小屋、商场背后、学校、公园,等等。总能找到可以攀爬的岩石。人们认为你肯定疯了?不要理他们,你有你的珠峰梦想!

3、人工协助攀岩当你自己练习过一段攀岩后,比如说一两个月。

你应该参加一个协助攀岩培训。只需要一到两天时间。你将获得更多的人工协助攀岩技巧。这些技巧特别适用于困难的高墙和麻烦的岩段。有了这些技术,你将能够在任何地方出八自如。

4、该到冰面上了你爬了大概3个月,如果你从夏天开始,居住在有规律的气候地带,现在到了学习攀冰的季节了。

攀冰课程从1到3天不等。你将学习使用技术冰镐、冰锥、挡雪板、冰爪和其他冰上器具。你将穿上硬靴,学习穿着厚厚的冬装进行攀爬。冰闪烁出透彻的幽蓝、绿光,令人顿生敬畏,但最终你将战胜自我,成为有资格出自传的大侠!

4登山者冻伤常识及急救

一、冻伤根据程度的分型:简单的说,冻伤的程度与烧伤一样分为四种,即:红、肿、热、疱。

1度冻伤,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红斑及轻度水肿。解冻复温后:局部皮肤立刻变红或紫红、肿、充血。病人感到局部热,痒或烧灼痛。预后恢复:症状数日后消失恢复,皮肤不留痕迹,功能不受影响。

2度冻伤,临床表现:皮肤有水泡或大疱形成,泡内有黄色粘稠液体或粘稠血浆。解冻复温后:局部较为剧烈的疼痛,并对冷热刺痛不敏感。预后恢复:症状于数日后消失恢复,皮肤不留痕迹,功能同样不受影响。

3度冻伤,临床表现:全皮坏死。解冻复温后:皮肤呈褐色、黑色,出现明显坏死。有时皮肤也会变白然后坏死。预后恢复:皮肤恢复后留有斑痕和功能障碍。属较为严重的冻伤表现。

4度冻伤,临床表现:身体某部位坏死脱落,如肢端,肢体。解冻复温后:皮肤逐渐变成褐色、黑色,出现明显坏死。有时皮肤也会变白然后坏死。预后恢复:皮肤留有斑痕和功能性障碍,留有残疾。

二、根据环境与部位,冻伤的分型:

1. 依冻伤环境分为:“战壕足”,“水浸手、水浸足”等

2.依冻伤部位分为:可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三、引起冻伤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局部冻伤原因:

1.一般低温环境下(0度左右)局部热量丢失增多,体温降低;

2.衣袖、裤管绑扎过紧,血脉流通不畅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冻伤;

3.饮食热量摄入不够;

4.损伤所致的出血、休克造成局部热源减少

局部冻伤症状:冰凉、苍白、坚硬、麻木;红肿、刺痛、灼痛、水疱;皮肤由青紫色、灰白色转为黑色,咖啡色

局部冻伤侵害的位置:面部、鼻子、耳廓、肘部、前臂、腕部、手指、脚趾、踝。

暴露处陷于积雪可伤及臂,腹壁、外生殖器。

冻伤紧急处理办法:迅速脱离寒冷环境尽快复温。那么如何复温呢?把人浸泡在40—42度的水中,浸泡期间要不断加水,以使水温保持。待身体复温后停止浸泡。局部用水或者肥皂水清洁后用冻伤膏。2度以上冻伤,需敷料包扎好。皮肤较大面积冻伤或坏死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

在野外无温水的条件下,也可把伤者放在未冻伤人的腋下或腹股沟等地方复温。注意,严禁火烤,雪搓,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伤者患部。

全身性冻伤原因:常发生于高山探险或其他意外:在寒冷环境下逗留时间过久,保暖防寒措施不够,陷于积雪或浸在冰水中醉酒、饥饿。

全身冻伤临床表现:开始时皮肤苍白冰凉。复温后面部有水肿、寒战。随体温逐渐降低,患者感觉麻木、四肢无力、极度疲倦、神志恍惚出现幻觉。检查发现,呼吸慢而浅,心跳过缓,最终昏迷。严重时心跳、呼吸停止。>>急救基本方法之人工呼吸

全身冻伤侵害的位置:一般都伤及内脏。骨骼、肌肉、肝脏、肾脏、胰腺。可引起:心室纤颤(心跳200—400/分钟,一般如此跳动1—2分钟人就会死亡)、胃粘膜出血。恢复期,可有血栓形成和组织缺血坏死。

全身性冻伤紧急处理办法:全身保暖,迅速妥善将伤者移至温暖环境,脱掉衣服,盖被子。用布或衣物裹热水袋,水壶等,放在腋下,腹股沟处迅速升温。或浸泡在34—35度水中5—10分钟,然后将浸泡水温提高到40—42度,待伤者出现有规律的呼吸后停止加温。伤者意识存在后可饮用热饮料或少量酒。猝死时立即心肺复苏。

5登山者冻伤知识及急救方

一、冻伤根据程度的分型:简单的说,冻伤的程度与烧伤一样分为四种,即:红、肿、热、疱。

1度冻伤,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红斑及轻度水肿。解冻复温后:局部皮肤立刻变红或紫红、肿、充血。病人感到局部热,痒或烧灼痛。预后恢复:症状数日后消失恢复,皮肤不留痕迹,功能不受影响。

2度冻伤,临床表现:皮肤有水泡或大疱形成,泡内有黄色粘稠液体或粘稠血浆。解冻复温后:局部较为剧烈的疼痛,并对冷热刺痛不敏感。预后恢复:症状于数日后消失恢复,皮肤不留痕迹,功能同样不受影响。

3度冻伤,临床表现:全皮坏死。解冻复温后:皮肤呈褐色、黑色,出现明显坏死。有时皮肤也会变白然后坏死。预后恢复:皮肤恢复后留有斑痕和功能障碍。属较为严重的冻伤表现。

4度冻伤,临床表现:身体某部位坏死脱落,如肢端,肢体。解冻复温后:皮肤逐渐变成褐色、黑色,出现明显坏死。有时皮肤也会变白然后坏死。预后恢复:皮肤留有斑痕和功能性障碍,留有残疾。

二、根据环境与部位,冻伤的分型:

1. 依冻伤环境分为:“战壕足”,“水浸手、水浸足”等

2.依冻伤部位分为:可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三、引起冻伤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局部冻伤原因:

1.一般低温环境下(0度左右)局部热量丢失增多,体温降低;

2.衣袖、裤管绑扎过紧,血脉流通不畅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冻伤;

3.饮食热量摄入不够;

4.损伤所致的出血、休克造成局部热源减少

局部冻伤症状:冰凉、苍白、坚硬、麻木;红肿、刺痛、灼痛、水疱;皮肤由青紫色、灰白色转为黑色,咖啡色

局部冻伤侵害的位置:面部、鼻子、耳廓、肘部、前臂、腕部、手指、脚趾、踝。

暴露处陷于积雪可伤及臂,腹壁、外生殖器。

冻伤紧急处理办法:迅速脱离寒冷环境尽快复温。那么如何复温呢?把人浸泡在40—42度的水中,浸泡期间要不断加水,以使水温保持。待身体复温后停止浸泡。局部用水或者肥皂水清洁后用冻伤膏。2度以上冻伤,需敷料包扎好。皮肤较大面积冻伤或坏死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

在野外无温水的条件下,也可把伤者放在未冻伤人的腋下或腹股沟等地方复温。注意,严禁火烤,雪搓,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伤者患部。

全身性冻伤原因:常发生于高山探险或其他意外:在寒冷环境下逗留时间过久,保暖防寒措施不够,陷于积雪或浸在冰水中醉酒、饥饿。

全身冻伤临床表现:开始时皮肤苍白冰凉。复温后面部有水肿、寒战。随体温逐渐降低,患者感觉麻木、四肢无力、极度疲倦、神志恍惚出现幻觉。检查发现,呼吸慢而浅,心跳过缓,最终昏迷。严重时心跳、呼吸停止。>>急救基本方法之人工呼吸

全身冻伤侵害的位置:一般都伤及内脏。骨骼、肌肉、肝脏、肾脏、胰腺。可引起:心室纤颤(心跳200—400/分钟,一般如此跳动1—2分钟人就会死亡)、胃粘膜出血。恢复期,可有血栓形成和组织缺血坏死。

全身性冻伤紧急处理办法:全身保暖,迅速妥善将伤者移至温暖环境,脱掉衣服,盖被子。用布或衣物裹热水袋,水壶等,放在腋下,腹股沟处迅速升温。或浸泡在34—35度水中5—10分钟,然后将浸泡水温提高到40—42度,待伤者出现有规律的呼吸后停止加温。伤者意识存在后可饮用热饮料或少量酒。猝死时立即心肺复苏。>>急救基本方法之胸外心脏按摩

四、预防冻伤的“三不”与“三勤”

“三不”

一不:不穿潮湿,过紧的鞋袜;

二不:不长时间的静止不动;

三不:不在无准备情况下单独登山。

“三勤”

一勤:勤活动手脚;

二勤:勤搓颜面;

三勤:勤用热水烫脚。

冻伤小贴士:

1、为什么在山上的时候不能喝酒?一般饮酒之后两小时才能产生热量。饮酒后马上感觉到的热,实际是皮肤上的毛细血管正在张开,身体本身所具有的热量正在向外部散发流失。这样一来只能加重冻伤,因此上山的时候禁止饮酒。

如果觉得《关节炎易发的两大种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