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佝偻病有什么预防原则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1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佝偻病是一种危害身心健康的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预防佝偻病有什么原则呢?

1佝偻病有什么预防原则

佝偻病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比如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多晒太阳等。这其中最有效而简单易行的方法则是阳光浴。

适量的紫外线不仅能使皮肤制造维生素D,帮助小儿对钙、磷的吸收,使骨骼长得结实,而且还可以活跃全身功能,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同时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作用。每天晒太阳最好的时间是上午9点以后,下午4-5点钟以前。每天不少于2小时。夏天应在树荫下,避免日光直射。但不要隔着玻璃晒,因为玻璃、烟尘、衣服都能阻挡紫外线穿过,故接受日光照射时,尽量使皮肤更多地暴露在阳光下。

此外,新生儿生后15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制剂,连续服用至少到10个月,逢夏季可暂停服用。常用的有浓缩鱼肝油滴剂,每克含维生素D5000单位,每日5滴,每日一次,直接滴到小儿口中;胆维丁片,每片含维生素D31万单位,每周服一片。平时要定期体检,发现佝偻病后及时治疗,该症只要治疗合理,预后还是很好的。

2预防小儿佝偻病有什么原则

随着我国人均生活水平和婴儿保健水平的提高,多数母亲对小儿佝偻病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各种宣传媒介的影响,一般人误认为在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时往往以补钙为主,而实际上,小儿佝偻病的本质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钙磷代谢障碍,只有补充维生素D才是治本。

缺钙是小儿佝偻病的表现形式,而真正缺乏的却是维生素D。

1岁以内的小儿称婴儿,其喂养以乳类为主,婴儿期常见的佝偻病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它的发病原因是:1、 维生素D摄入不足防碍钙磷吸收。母乳或牛乳中所含维生素D均不能满足婴儿营养的需要,特别是牛乳中钙磷含量比例不适当更妨碍其吸收。2、 日光照射不足,体内生成维生素D缺乏。3、生长发育速度快, 骨骼生长迅速,相对地缺乏维生素D。4、肝胆、 胃肠道慢性疾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维生素D对婴儿体内钙磷代谢的功能包括:1、 促进肠道粘膜细胞对钙磷的吸收。2、促进肾对钙磷的再吸收, 降低尿中钙磷的排出量,提高血钙浓度。3、促进成骨代谢,利于新骨形成。 因此缺乏维素D时,服用再多的钙,身体也难以吸收和利用。正确的认识是,小儿佝偻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体内绝对性和相对性地缺乏维生素D,继而导致钙磷吸收障碍,其表现为常见的佝偻病。

预防小儿佝偻病的原则有哪些?

1、 孕母及乳母的饮食应富含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2、小儿出生满月后应常抱出户外活动。

3、小儿生后1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单位。 早产儿出生后2周即应补充维生素D,每日800单位,3个月后减至每日400单位。

4、 由于婴儿期以乳类喂养为主,每日摄入的钙量已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不须特殊补钙。

5、二岁后小儿生长相对减慢,户外活动增多, 故一般无须补充维生素D。

6、当确定婴儿患佝偻病, 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

总之,补充维生素D来防治小儿佝偻病,才是根本。

3怎么预防小儿佝偻病方法

佝偻病初期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如不活泼、爱急躁、睡不安、易惊醒等,继续发展则可能会导致骨骼发生变化。此病多发生于2~3岁前的孩子。那么小孩为什么容易患上佝偻病?防治佝偻病有哪些方法?

小儿患上佝偻病的原因:

1、日照不足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

由于很少接触紫外线等原因,会使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即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而大城市中高大建筑可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亦会吸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容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不能满足需要。乳类含出生素D量甚少,,且母乳喂养儿若缺少户外活动,或不及时补充鱼肝油、蛋晃、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亦易患佝偻病。

3、婴儿先天不足或生长过速

早产或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维生素D多。易发生维生素D乏性佝偻病。

如何预防佝偻病?

1、预防小儿佝偻病首先要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孕母要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多晒太阳。

2、小儿出生后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只要是暖和的天气,都可把小儿抱到户外。尤其是冬天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户外活动时应让幼儿露出手、脸。

3、不要让孩子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玻璃阻挡了阳光中的紫外线。

治疗佝偻病有哪些方法?

1.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并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

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增加辅食。每天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饮食注意选用含钙、磷较丰富的食物。

3.患儿不要久坐、久站,防止发生骨骼变形。提倡婴儿穿背带裤,防止肋骨外翻。

治疗佝偻病的中药方子:

1、取黄芪、菟丝子、苍术、麦芽各10克,牡蛎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脾虚气弱及脾肾虚亏。

2、取苍术、五味子各15克,龙骨、牡蛎各50克。共研细粉,每日2次,每次1.5克,温开水冲服。此方适用于脾虚气弱多汗者。

4胎儿怎么预防佝偻病方法

提起佝偻病,人们总以为此病好发于婴儿时期。其实不然,当孩子还在娘胎里,就可能已发生佝偻病,医学上把这种佝偻病称之为先天性佝偻病。据国内某些地区的报告,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可见,预防佝偻病应从胎儿期做起。

为什么胎儿也会患佝偻病呢?这得从胎儿骨骼的发育谈起。胎儿在第8~10周,长骨骨干开始骨化,这种骨化的进行,有赖于母体对钙磷和维生素D的摄取,尤其是在妊娠后半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也相对较高。如果此时孕母体内维生素D和钙量不足,即可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而发生先天性佝偻病。在妊娠期间户外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营养不良以及妊娠后期常有腰酸、腿痛、手脚发麻和抽搐等低钙症状的孕妇,胎儿也易患先天性佝偻病,孩子出生后不久即出现佝偻病的症状:生后2~3个月内前囟门特大、前后囟门通连、胸部左右两侧失去正常的弧形而成平坦面,甚至发生低钙抽搐。

先天性佝偻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孕妇在孕期内多进行户外活动、晒晒太阳;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富含钙和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必要时服用维生素D制剂,尤其是在孕期有手脚发麻、抽筋等低钙症状者,更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钙粉等。一般从妊娠第28周起每天服维生素D如鱼肝油及其制剂和钙粉,直至孩子娩出,可以有效地预防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生。

5佝偻病治疗有什么原则

佝偻病多发生于宝宝身上。那么对于家中来说,关于佝偻病的治疗必须方法得当才能根治佝偻病。

(一)确定佝偻病是否活动看佝偻病是否活动,主要看临床表现。这些表现是:小儿易恼、烦躁、睡眠不安、多汗、夜惊、枕部脱发等。但由于这些症状,特别像多汗、烦躁,也见于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多病常用退热药的孩子,因此,单凭这些症状并不可靠。若经过正规维生素D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最好做较客观的检查,如长骨端Ⅹ线拍片,验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如均已正常则切忌继续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只要多晒太阳,或每日服浓缩鱼肝油4~5滴,同时加服钙片即可。

(二)骨骼变形的辅助治疗和预防因为小儿骨骼处于不断生长之中,一些辅助治疗有益于骨骼矫形。如鸡胸孩子可鼓励其多俯卧(趴着睡),俯卧位做抬头动作,孩子长大后多做扩胸动作,锻炼胸迹“O”形腿应多捏大腿内侧肌肉,辅以按摩。“Ⅹ”形腿按摩大腿外侧肌肉,为了预防畸形发生发展,佝偻病活动期的孩子不要鼓励其多站、多走。在佝偻病易发的3~4个月婴儿,不要“锻炼脚筋”让孩子站着摆动。严重“O”或“Ⅹ”形腿孩子,在4岁后,如无佝偻病活动,可考察手术矫正。

(三)识别另一些佝偻病一般说佝偻病好发年龄1~2岁,3岁以后多数静止。如3岁以后仍有活动或病变加重,那就要考虑不是单纯维生素D缺乏,而要考虑像肾小管性酸中毒、抗维生素D佝偻病或肾性佝偻病等。

如果觉得《佝偻病有什么预防原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