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宝宝如何预防中耳炎

2023-06-09 分类:百科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朵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宝宝如何预防中耳炎呢?

1宝宝如何预防中耳炎

家住天河区的李女士近日特别苦恼,她6个月的宝宝最近总是不肯吃奶,而且整天哭闹,夜夜烦躁不安,她也跟着睡不好觉。无奈,她才送宝宝到医院检查。经诊断,李女士的小孩原来患上了中耳炎。

据广州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主任廖礼兵介绍,秋冬季节,婴幼儿因感冒引发中耳炎的十分多见。中耳炎是孩子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小儿常会感觉到耳深部搏动时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较大的儿童会诉耳痛,婴幼儿由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时会加剧耳痛,所以中耳炎患儿往往不肯吃奶。

廖主任提醒家长,如果孩子有不肯吃奶、夜间啼哭、磨擦单侧耳朵、部分听力丧失或耳朵出现排泄物等症状,就应该考虑是小儿中耳炎。他特别指出,耳内渗出的积液如果留存达3个月,患儿就可能丧失部分听力。因此,不论是急、慢性中耳炎,家长都应带小儿积极治疗,不可拖延。

为什么小儿易患中耳炎呢?廖礼兵主任指出,这主要与小儿的耳部解剖特点有关。与成人相比,小儿的咽鼓管位置呈水平状,且较宽、直、短,故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及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还常伴有发热、畏寒、呕吐及腹泻等症状。

2预防宝宝中耳炎的5个方法

1、中耳炎是导致婴幼儿聋哑的一大原因,所以要定期让孩子预防接种,从小注意体格锻炼,多让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阳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他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2、天气寒冷或气候变化剧烈时,要让孩子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耳朵内常有脓液流出的孩子,一定要经常将他耳内的脓液清洗干净。具体做法是:将孩子的耳廓向后下方牵拉,同时将耳屏向前推移,使外耳道变直张开,再用消毒棉签轻轻进行清洗。

4、在孩子洗澡、洗头前,要用消毒棉球填塞他的两个耳孔,防止污水进入耳朵。此外,不要让孩子跳水或游泳,防止因鼓膜破裂而导致听力受损。

5、孩子的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营养丰富,要让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葱、蒜等,以防热毒内攻。平时,也可以让孩子多吃一点清火败毒的食物,如金银花露、绿豆汤等。

3怎么预防宝宝中耳炎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中耳炎的发生呢?

一、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孩子够大的时候应该教他擤鼻涕时要温和而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耳朵感染。还应教孩子不要捏住鼻子强忍喷嚏,因为这样也会使感染进入耳朵。

二、戒烟

又多了一条不能吸烟的理由:与无烟家庭相比,和吸烟者一起生活的孩子似乎更容易患中耳炎。香烟会刺激鼻腔通道和中耳腔的内膜,进而干扰耳咽管的正常活动。如果您戒不了烟,那至少别在家里抽烟。

三、让孩子远离病源

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让孩子远离染病儿童将有助于减少他/她耳朵感染的危险。若孩子患有鼻过敏,则控制好病情也有利于预防耳朵感染。为孩子选择日托机构时,应核查明该机构对患病儿童的处理方法。

四、警惕发病迹象

怀疑孩子的耳朵被感染时应尽快看医生,这非常重要。为此,您需要了解预示耳朵感染的症状。耳朵感染时,年龄较大的孩子会抱怨耳朵疼痛或有充胀感。但年龄较小的孩子还不能描述耳痛,因此您需要注意预示耳朵即将感染的其他征兆,如:孩子拉扯或抓挠耳朵;听力或平衡出现问题;比平时更爱哭闹;耳内有液体流出(已经受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烧、哭闹、抓挠耳朵、恶心和呕吐)。

五、用瓶子喂奶时要小心

避免在婴儿仰面躺着的时候用瓶子喂奶或其他婴儿食品,因为在婴儿躺着吞咽时,营养丰富的液体会流入耳咽管并聚集,为传染性生物体创造非常舒适的滋生场所。

如何预防中耳炎的发生?主要就是以上介绍的五点,另外,当孩子患上中耳炎后,你应该让孩子服用解热镇痛剂溶液,而且让患部靠在包裹着毛贴的热水袋上。上温水充填热水袋,让头部疼痛的那一侧朝下,以便让耳朵的渗出液排出来。如果是婴儿耳痛,用一条柔软的毛巾紧靠他的患部即可。还应该在24小时内带他前去就诊。

4哪些原因导致宝宝中耳炎

感冒为什么会引起婴儿患中耳炎呢?这是因为婴儿的耳部结构发育还不完善,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

小何的女儿现在45天,有一天发现女儿左耳流出脓血性分泌物,医生的诊断为中耳炎。小何努力回忆,想找到让女儿得中耳炎的原因,但是都没头绪。后来,医生解释说,可能是宝宝之前感冒引发了中耳炎。

感冒为什么会引起婴儿患中耳炎呢?这是因为婴儿的耳部结构发育还不完善,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专家指出,积极预防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预防婴儿中耳炎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游泳后,最好用棉签给宝宝掏掏耳朵,吸干耳朵里的水。已经有慢性中耳炎的宝宝,千万别去游泳。第二,不要躺着喂奶,因为让孩子平躺着吃奶,或奶瓶口开得过大,竖得过直等等,都容易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内而诱发中耳炎。另外,喂奶时间间隔太长,孩子的饥饿感增加,吮吸强烈,吸入的空气过多,容易出现溢奶现象,也容易使乳汗流入中耳而发生中耳炎。

因此,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妈妈最好抱着宝宝,不要躺着。如果是人工喂养,奶瓶口不宜开得过大,举得过高,一般与口成45度角即可。喂完奶,再将孩子竖直抱起,让其头靠在母亲肩上,用手轻拍其后背2~3分钟,让孩子将吃奶时吸进的空气通过打隔排出,以免溢奶使乳汁流入中耳。第三,调整宝宝睡姿。有资料显示,让宝宝采用仰卧或侧卧的睡姿,比采用其它睡姿的幼儿中耳炎感染率低1/3。据说仰卧和侧卧的睡姿可以增加幼儿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从而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危险。

中耳炎是小儿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频率仅次于感冒。据统计,四分之三的幼儿在3岁以前至少经历一次耳内感染,其中近一半的孩子可能会感染3次以上。而疼痛只是中耳炎危害的一部分,更严重的是,频繁复发的中耳炎会影响孩子的听力,从而在孩子学说话的关键时期导致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受阻。因此,当家长发现宝宝烦躁、哭闹,夜不安眠,手头或用手揉耳朵等,就要留意宝宝得中耳炎的可能,及早到医院就诊。

5宝宝感冒要预防中耳炎

感冒会引起宝宝中耳炎吗?

回答是肯定的,小儿的中耳炎与感冒有密切的关系,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1、一般感冒刚开始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差,细菌容易趁虚而入,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常见的细菌是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在耳朵与咽部之间有一条斜行的管道,医学上称咽鼓管,宝宝的咽鼓管与成人是不同的,他具有短、平、宽的特点,并且咽鼓管的方向几乎呈水平位,这样鼻咽部的液状物更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当然感冒后发生的细菌感染也就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如果觉得《宝宝如何预防中耳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