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虫牙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8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虫牙就是我们说的蛀牙,蛀牙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症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蛀牙呢?

1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虫牙

问:听说“虫牙”危害大,怎么才能得知自己患上了“虫牙”呢?

口腔专家答复:“虫牙”是民间对龋齿的一种俗称。初期往往没有感觉,不易被发现,自己可以照镜子观察一下。正常牙齿颜色是均匀一致的白色或淡黄色,并且富有光泽。如果发现有的牙齿某处失去了光泽,出现白垩色,有褐色斑点、泡状黑线或黑色斑块,就要怀疑这颗牙是否发生了龋病,此时要尽早找医生诊治。另外,出现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有不舒适的感觉,或吃东西时容易塞牙缝,那么龋齿很可能已经发生了。所以应该每半年或一年到正规医院口腔科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保护口腔健康。

2蛀牙认识误区 虫牙不是虫子咬的

误区一、虫牙是虫子咬

关于“虫牙”的说法,在我国民间流传很久,我国宋代杨士瀛已指出:“牙齿被腐臭之气淹溃日久便生虫,将牙齿腐蚀成孔。”那么,能够说牙齿真是被“虫子”咬坏的吗?

来口腔科看病的人,常诉说嘴里的“虫牙”痛了。

应该认为牙齿的损害,不是“虫子”造成的,而是其它因素所致。人类对龋齿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了提高。外国学者首先在1819年指出:龋病是由于食物发酵产酸引起的化学性疾病,这种学说后来得到了证实。

1847年又一外国学者从牙洞中取材,观察到了丝状微生物,提出牙齿龋坏新的学说即细菌学观点。他认为这些丝状物(细菌)首先破坏了牙釉质,以后破坏牙本质,因此可以认为,牙齿不是被虫子咬破的,而是由于细茵(丝状物)隘着在牙面上,形成牙茵斑,使牙釉质和牙本质脱钙,逐渐形成了龋洞。

国外学者使用口腔细菌在动物牙齿上制成龋坏病变,已证实口腔细菌是可以导致牙齿龋坏的。这样看来,我国民间有关“虫牙”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缺乏科学依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认识各种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定会纠正传统的“虫牙”的说法。如果各种宣传工具再加以正确的引导,“虫牙”的不正确说法定会很快得到纠正。

误区二、儿童的乳牙终归要换成新牙,蛀掉了没关系。

专家解答:错。乳牙要引导新牙正确发育,一旦蛀牙形成,牙齿生长不健康,旁边的牙齿就会倾斜过来,造成后来发育的新牙排列不齐。而且儿童蛀牙,容易引起牙根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一牙害终身”!

对于已经形成的蛀牙,一定要立刻带宝宝去看牙医,让牙医及时采取措施,填补龋洞,防止其继续恶化。千万不能有等一等,算了吧的观念。“牙疼不是病”的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会耽误治疗,造成蛀牙恶化,牙齿坏死,而且还有可能导致更多的蛀牙产生。真要是到了疼得实在受不了的阶段,有时就连牙医也帮不上你,那真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预防宝宝蛀牙

1、由于小儿缺乏自制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没有哪个宝宝愿意刷牙漱口。宝宝2岁后,就可以教宝宝自己动手刷牙漱口,尽管做不好,也要鼓励宝宝做。如果妈妈总是认为宝宝这也不会,那也做不好,宝宝就没有锻炼的机会了。妈妈要知道,宝宝有很大潜力,只要妈妈肯放手,宝宝很快就会掌握的。饭后漱口,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一定要让宝宝刷牙。

2、限制孩子对糖和零食的需求,给孩子搭配合理的饮食。控制孩子吃甜食的量,不过多吃糖。每天吃糖果的次数,应控制在1-2次。

3、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做口腔检查。

误区三、只有吃糖才会引起龋齿

事实上,有些含糖食物并不一定是甜的,比如土豆、面粉等食物虽然不是甜的,但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食物分解慢,在孩子口腔内停留时间长,也容易形成龋齿。

3蛀牙小洞不补 大洞伤牙神经

蛀牙小洞不补 大洞伤牙神经

所谓龋齿就是俗称的虫牙、蛀牙,别以为小孩子才容易有蛀牙,郑美华教授说,龋齿可出现于任何年龄段的人。当食物嵌塞在牙齿缝、牙齿的窝沟中,而细菌能将食物中的糖分解、发酵后产生酸性物质,对牙齿造成腐蚀,此时,牙齿便出现了缺洞。

但是,早期的龋齿因为龋洞小,不容易被发觉,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龋齿呢?牙齿表面黑黑的,是否就是龋齿呢?牙齿表面发黑,有时只是黑色素沉淀,但是,如果当用牙签去扎这些地方,只要稍微有“阻滞”,有被卡住的感觉就代表存有龋洞。如果发现有食物塞在牙齿洞里,这就是明显的龋洞了,一定要及早上口腔科做牙齿填充。

一般而言,龋洞最容易最早在牙齿的窝沟处出现。但是,老年人的牙齿龋变多发生牙根,因为牙根容易堆积食物,形成楔缺牙损,医学上称为“根面龋”。

当然,发现最佳龋齿的方法是每隔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很多单位年终体检不查这个项目,大家得自己上口腔科做检查。

早日补牙:深龋填充效果差

我们牙齿里层的物质叫做牙本质,牙本质小管的结构是放射状态的,外面小里面大,如果不及早填充,细菌会顺着小管进入里面,导致龋洞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越接近牙神经组织而出现牙齿剧烈疼痛。我们俗称的“牙洞越来越大”,在医学上看则代表龋齿不同的进程,有不同的特征和处理方法,分为前龋、中龋和深龋。

前龋阶段本人感觉不到不适,但口腔科医师检查能发现龋洞;如果不加处理,牙齿进一步受到腐蚀,会变得敏感,出现牙齿敏感症状,“进口”的食物一出现温度、酸碱度、冷热改变就容易酸痛不止,这个阶段叫中龋,此时仍然可以通过填充牙齿而彻底改善问题,补牙后,咀嚼功能完全不受影响,且永久不会再次龋变。

再发展下去就到深龋了,因伤及牙神经,牙齿会有剧烈疼痛,此时即便补牙,因细菌深入到牙本质小管,不能彻底清除干净,最终还可能有牙髓炎,出现阵发性疼痛。即使补了牙,牙齿也受不了力,咬硬物时容易还会疼痛。这正是很多人说自己补了牙后牙齿还痛,牙齿仍然敏感的原因。此外,因难以固定,填充物很容易掉。

有时,从前龋到深龋的恶化进展神速,郑美华说:“有些人牙齿条件差,钙化差牙齿软的人,出现龋齿后,有时3~6个月就会出现疼痛,出现牙髓炎。”

“有龋洞尽早填充,这是治疗龋齿的唯一方法。”,目前,填充牙齿的材料有银汞、树脂类、复合树脂、玻璃离子聚合粘固粉等,该如何选择呢?是否按价格自由选择呢?郑美华教授说,价格并非主要考虑的因素,选择什么材料,主要看功效与需填充的牙齿部位。一般前龋用最基本的银汞材料就行,而出于美观考虑,填充前牙牙缝则选择树脂材料。

小孩的龋齿也得补

小孩子乳牙迟早要换,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蛀牙干脆置之不理。郑美华认为,这是错误的,小孩有龋齿也得及早做填充。因为,小孩子的第一磨牙不会替换。此外,万一烂牙烂到牙根,造成炎症会影响恒牙坯胎的发育。

4虫牙不治会变癌吗

现如今,谁也不会把嘴里长颗虫牙当成什么大事。事实上,龋齿现在的确也已经成了中国“最流行”的疾病之一。我国80%的人患上了龋齿。但要引起警惕的是,它却很可能是导致牙齿长癌的罪魁祸首。

这些年,随着龋齿发病人群的逐渐“庞大”,牙癌(牙龈癌)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在所有的口腔癌中,已位居次席。究其原因,主要是常年对龋齿置之不理,或是有了龋齿也不去修复,结果龋齿面越来越大,逐渐残缺变为残牙所致。这些裸露的牙根,有的还会突出尖锐的棱角,这样,舌头在讲话、吞咽等活动时就会不断与这些裸露的蛀牙根产生摩擦,继而出现创伤,形成溃疡,经久不愈以致癌变。此外,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不良牙体或义齿修复不好也是牙癌的诱因。

一般来说,牙癌好发于后牙区,前牙区比较少见。如果牙龈溃疡长时间不愈,很快增大,或拔牙后伤口长时间不愈,有肿块突出,而且牙齿会逐渐松动,并常常牙疼,就要怀疑是否患上牙癌了。此外,当癌细胞向后蔓延到磨牙后区时,甚至可能引起张口困难;而波及下牙槽神经时,下唇会麻木。

想要远离牙癌,必须首先改掉抽烟、喝酒的习惯,平时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一定要及时去掉残根残冠,当残根对口腔内周围组织有摩擦时,要注意及时到医院进行磨改,把锐边变钝。装假牙的人,一定要注重假牙质量,注意边缘不要太长。同时,定期检查口腔,尤其如果溃疡一个多月都不能愈合时,更要小心。

5虫牙就算不疼也要补

龋病对牙齿的破坏,大多由表向里逐渐发展,临床上分为浅龋、中龋、深龋。一般在浅龋时牙齿只是牙釉质被破坏,患者主观无疼痛症状,这时如果不及时到医院治疗,病变会向牙齿深层发展,进而形成中龋、深龋,甚至会发展为牙髓炎。一旦发展到牙髓炎或根尖炎就要作牙髓治疗,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所以如果发现了龋病,即使不疼也应及时补上。

即使对部分在临床称为“静止龋”的患牙,即龋坏发展较慢或静止下来时,虽然在被腐蚀破坏的龋洞表面有矿物质沉积现象,但利用化学的方法使腐坏分解的物质“再钙化”,达到让龋洞“自行修复”的目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实现。因此目前对龋洞的处理方法就是把腐质去除十净,彻底消毒后,再用各种材料将它严密地充填上。

如果觉得《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虫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