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针对老年人牙周炎的治疗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6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本文针对牙周炎的特点介绍了一些关于老年人牙周炎的一些简单治疗措施。

1针对老年人牙周炎的治疗

牙周炎的特点是牙齿周围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慢性破坏,自觉症状不明显,所以常不为一般人注意。一旦发生牙龈出血、溢脓、口臭、牙齿松动、伸长、移位及疼痛发作,才引起患者重视。如不及时治疗,其牙齿丧失的数目常不是单个而是多数牙,甚至全口牙同时受累。牙周炎发病的原因,有局部也有全身的因素。一般说,口腔卫生不良,牙石和牙垢堆积,食物嵌塞,细菌和菌斑作用,不良补牙和镶牙刺激,或压迫牙龈等,都是引起牙周炎的重要局部原因。有时,全身因素对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也起一定的作用,如年龄、性别、遗传、内分泌、营养等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改变组织抵抗力以及口腔中共生菌之间的关系,使原来不能引起病变的局部因素,变为可以致病的因素。任何单独的因素,不可能造成牙周炎。牙周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不仅在刷牙时出血,有时在说话或咬硬物时也要出血,牙龈颜色暗红,由于水肿显得比较光亮。此外,还有牙周袋形成,在正常情况下,牙龈附着在牙齿上的龈沟仅深零至两毫米,超过两毫米则为牙周袋。牙周袋的形成说明炎症已从牙龈发展到牙周支持组织,使较深层的牙周组织感染,慢性破坏,脓性分泌物可以从牙周袋溢出。早期的牙周炎牙齿不松动,只有在慢性破坏性炎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牙周组织支持力量大为减弱时,才可以导致牙齿松动。牙龈退缩也是牙周炎的症状之一,但患者常不易察觉。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炎,由于长时间受大量牙石的压迫,刺激牙龈,所以,龈缘外形出现水平式的退缩。至于老年性的牙周组织退缩,一般属于生理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牙周组织本身的退缩;另一方面是由于牙齿的磨耗而使牙齿继续萌出,形成牙根面暴露。由于牙根面的暴露,对冷、热、甜、酸食物或机械性刺激,都有敏感的表现。但也有的是生理和病理的因素同时存在。

治疗牙周炎,主要在于消除病因,增强牙周组织的健康,防止炎症和萎缩的继续发展。对于老年人来说,增强功能锻炼以增进牙周组织活力是很重要的。下面介绍几种简单做法:

一是在刷牙方法上忌用横刷法。但是横刷法是群众习惯的刷牙法,许多人由于用硬毛大头牙刷用重力作拉锯式横刷,以致造成刷伤性的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颈楔状缺损等疾病。所以,正确的做法应用两排十二束毛的牙刷,采用竖刷法,即刷上牙时刷毛顺着牙缝从上向下刷;刷下牙时顺着牙缝从下向上刷。动作要慢一些,在同一部位上反复数次,让刷毛通过龈与牙的交界区时彻底去除污物,对牙龈也有按摩作用。

二是老年人为增强牙周组织健康,可采用牙龈按摩法、叩齿、气功等方法。

牙龈按摩法:刷牙后用洁净的双手食指在牙齿和牙龈表面作环形的转动按摩。可以从上下颌后牙开始,逐渐移向前方。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但是,在炎症急性发作时不能按摩。如牙石积结较多,还应先请牙医师将牙石刮除,方可采用牙龈按摩。

三是叩齿。每天早晚空口咬合数十次。咬合时应铿然有声,这有增强牙周组织和增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常做可使牙齿坚固而不痛。

四是气功。即闭口咬牙,自然呼吸,意守上下龈。

2牙周脓肿是牙周炎吗

牙周脓肿也是牙周炎的一种表现

牙周炎是一种由于细菌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多因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从而造成牙周炎。

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不仅在刷牙时出血,严重时在说话或咬硬物时也会出血,牙龈颜色暗红,由于发病伴随水肿,局部显得比较光亮。此外,还会有牙周袋形成,正常情况下,牙龈附着在牙齿上的龈沟仅深0~2毫米,超过两毫米则为牙周袋。

牙周袋的形成,说明炎症已从牙龈发展到牙周支持组织,使较深层的牙周组织感染,形成慢性破坏,脓性分泌物将从牙周袋溢出。

早期的牙周炎牙齿不松动,只有在慢性破坏性炎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牙周组织支持力量大为减弱时,才可以导致牙齿松动。

牙周炎的根源在于牙龈萎缩,最新研究发现,牙龈萎缩是由于人成年后,某种大脑激素分泌水平逐渐消失导致消化系统无法吸收牙龈最需要的维生素而造成的,可以说是人的天生缺陷,因此人在成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以往口腔医学对于牙龈萎缩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

3定期洗牙预防牙周炎

巧用牙线去除嵌在牙缝里的污垢

想要有效预防牙周炎,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起、午饭后、晚上睡觉前刷牙,做到饭后漱口。

第二,如果刷牙或咬东西时牙龈出血,或牙龈红肿,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第三,学会巧用牙线,将嵌在牙缝里(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的污垢清除干净。牙线的使用方法是:取一段15~20厘米长的牙线,将牙线两端分别缠绕在两手的食指或拇指上。

然后拉直牙线,让其慢慢进入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内,然后将牙线贴着牙齿的邻面轻轻地上下刮动或里外拉动,从而清洁牙缝里的牙菌斑、食物残渣等。每清洁一段时间,要用清水漱口,漱净被刮下的菌斑,再继续清洁。

第四,饮食要营养均衡,多吃益于牙齿健康的富含纤维素的耐嚼的食物,少吃含糖食品,不抽烟。

半年洗一次牙及时清除牙结石

“不管平时多么注意刷牙的人,牙齿上或多或少也会有牙结石。牙结石是在牙菌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粗糙坚硬的钙化物,多堆积在牙齿颈部。一旦出现牙结石,很容易造成牙龈出血、发炎、肿痛、溢脓甚至萎缩等。”专家说,目前,清除牙结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洗牙(预防性洁治),而这也是预防牙周炎的有效方法。

“牙结石比较多的人洗牙后可能感觉口腔内不舒服,还可能出现牙齿遇冷、热刺激疼痛或牙缝变大等问题,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专家说,这时,通过使用一段时间的药物含漱液、脱敏牙膏,同时坚持温水刷牙、温水漱口或咀嚼茶叶等,上述不良症状即可消失。

4老年人牙周炎的预防与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韧带、牙槽骨)会发生一些变化。牙龈变薄、萎缩、动脉硬化致组织变脆而易受损伤。牙龈萎缩导致下退而暴露出牙根。牙周韧带细胞数及纤维数均减少,纤维间隙变宽、牙齿变得松动。牙槽骨也随之吸收萎缩,骨小梁减少、变细,新生骨缓慢致骨质疏松。资料显示,40岁以后,每10年牙槽骨吸收约为3%,绝经后妇女每10年吸收大约为9%。加之牙周血流量减少,牙周对局部刺激的抵抗力下降,加剧牙周病的发展。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破坏性口腔疾病,中年人35岁以上多发,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约占70%左右。

成年人的牙龈炎未经彻底治疗,长期存在慢性炎症,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而成为牙周炎。其中龈下牙菌斑中的细菌是发病的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包括牙石、咬合创伤、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龈下牙菌斑大多为厌氧菌,其产生的毒素可破坏牙周组织,使牙槽骨吸收并形成炎症性的牙周袋(牙槽骨破坏后,牙龈脱离牙齿后形成的盲袋)。患者的其他病症因素,也可加重牙周病的程度(糖尿病、免疫功能紊乱、贫血、消化道疾病等均可影响机体对局部刺激的反应,致炎症加重)。

老年人牙周炎一般都会使全口或多数牙齿受累,少数患者为一组或个别牙受累。牙周炎病程较长,病变程度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到了老年,已有不少患牙因牙周组织大量吸收而严重丧失成为重度的牙周炎,从而成为老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病因。

老年人牙周炎患牙出现的炎症,表现最突出的为牙龈组织呈绛红或暗红色,与牙面剥离,表面因水肿而光亮,质地松软而失去弹性,因两牙间的牙乳头退缩,牙间隙暴露。患者最初的主诉是牙龈出血(健康牙龈在刷牙、轻探牙龈沟时,均不引起出血),患者多在刷牙或吃固体性食物时发生少量出血。由于病理性的破坏,使牙龈沟加深而形成牙周袋。牙周袋的形成是牙周炎最重要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特征之一。牙周袋是在龈沟底部形成的大于2mm深的盲袋,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其形成加快了牙周组织的破坏,造成牙齿松动,最终导致脱落。松动的牙齿再加上不断咬合力量的冲击,可使牙齿发生明显移位,使老年人的牙齿排列变得疏松而产生间隙。由于牙根的暴露,可出现过敏症状并易患根面龋。牙周炎产生深的牙周袋时,袋内可发生急性炎症,加之引流不畅,产生急性牙周脓肿,病人表现发烧、疼痛、不能进食,给患者增加痛苦。

老年人牙周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炎症可由牙根部的根尖孔逆行进入牙髓腔中,形成逆行性牙髓炎,患者可有剧烈的疼痛,此种逆行性牙髓炎临床上不少见,急性牙髓炎的各种症状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的痛苦。

牙周炎的治疗,首先要去除牙石(包括龈上石和龈下石)及菌斑,可采用龈上、龈下刮治术。病人要掌握正确刷牙及使用牙线的方法。生活不能自理者,应由护理人员进行口腔清洁,可用消毒棉球蘸生理盐水仔细擦拭口腔的各个部位,清理食物残渣。对不良修复体进行修改,应对先填体有突出牙齿外形的部分修磨改平。轻度牙周炎患者可进行牙周袋清洗敷药。对磨牙(后牙)深的牙周袋可行牙周袋切除术。洁治术和刮治术仍不能控制炎症者,可行龈瓣翻治术。老年人在手术前应进行全面体检,了解有无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贫血等手术禁忌症。手术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对合并有糖尿病、贫血、消化道等系统性疾病的重度牙周炎患者,经治疗后炎症仍不能完全控制时,可以全身应用抗生素(如甲硝唑、替硝唑、罗红霉素、阿莫西林等),以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略有松动而不需拔除的牙齿,在邻牙尚好的情况下,可用金属丝结扎或制作牙周固定夹板固定,对过于松动的、已无保留价值的牙齿,应及时拔除以免牙周炎继续发展及牙周脓肿的反复发作。牙周治疗后,应每半年作一次复查,重症者可每三个月作一次复查并坚持治疗,以免复发。

预防牙周炎,应在饭后彻底漱口,每日早晚正确刷牙,牙刷不能清洁到的牙间隙,可用牙线,也可使用牙签儿,但应小心,动作要轻柔,不得用力压入或刺入牙龈组织内,以免形成较大的间隙,更不可刺伤牙龈引起出血,不少人使用牙签儿不当,造成牙签儿折断在牙间隙中。更不可使用缝纫针,扫帚苗等不洁易断的东西来剔牙,以免折断造成感染。

5牙周炎症状自测 牙周炎治疗方法

一、牙周炎症状自测

牙缝变大

牙龈萎缩

牙龈容易化脓

牙龈肿痛、出血

牙齿移位或外观变长

牙齿松动、咀嚼酸软无力

多有牙结石与牙周囊袋形成

牙龈由健康的粉红色变成暗红色

牙根暴露而产生酸痛、敏感等现象

二、牙周炎治疗方法

1、白虎汤

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甘草6克、山药20克、石斛10克、麦冬10克、生地12克、枣仁12克、旱莲草30克。上述中药水煎服,连服10天即可治愈牙周炎。

2、枸杞子

中医认为:“ 肾衰 则齿脱,肾固则齿坚”。枸杞子有补益肝肾之功,久服坚筋骨,故可补肾固齿。其对老年性牙周炎的防治效果甚佳。可内服枸杞子,每日30g,嚼碎后用温开水送服。

3、白酒冲鸡蛋

组成:白酒、鸡蛋。

制法:将白酒100毫升倒入瓷碗内,用火点燃后,立即将鸡蛋打入酒中,不搅动,不放任何调料,待火熄蛋熟,晾凉后1次服下。

用法:1日2次

疾病: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口腔健康预防意识,选择合适的预防健康产品,综合起来,能够有效预防或防止牙周病。

如果觉得《针对老年人牙周炎的治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