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感冒的针灸取穴与疗效评价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4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当感冒出现头痛、怕冷、无汗、喷嚏、鼻塞流清涕,精神不振等症状,及早治疗能有效防止病情加重。

1感冒的针灸取穴与疗效评价

挑治

(一)取穴

常用穴:太阳、风池、风府、曲池、手三里、八邪、犊鼻、足三里、八风。

备用穴:头痛甚加百会;胸闷欲吐加内关、天突;咳甚或鼻塞流涕加列缺、迎香;发热甚加十二井。

(二)治法

常用穴为主,据症酌加备用穴。患者取坐位,医者先用手重刮任脉、督脉、胃经、膀胱经,至皮肤发红,用三棱针自上而下循经挑刺头部及四肢穴位,挑刺宜轻快,深度约1分。一般仅治1次,若效不佳,休息2天再挑1次。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治疗1000例,痊愈871例,显效85例,无效44例,总有有效率为95.6%。

拔罐

(一)取穴

常用穴:大椎→至阳。

备用穴:背部膀胱经线。

(二)治法

症状轻者仅取常用穴,一般病人上穴均取。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67例,经1~4次治疗,其有效率为95.1%~100%。

体针

(一)取穴

2分析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中医名称有“缠腰火丹”、“蛇串疮”等。它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 临床主要表现为红斑上出现簇集性水疱, 呈带状排列, 且患处剧烈疼痛, 难以忍受。本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针灸为主的多种疗法。

针灸是依据中医的经络理论而取穴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明显的止痛、消炎作用, 特别对神经疼痛有明显的疗效。

1、耳针

常用穴为肝区、神门及皮疹分布属区, 刺针捻转1 min, 留针30 min, 每日1 次; 或用王不留行子压贴穴位, 隔日1 次, 双耳交替。

2、穴位注射

徐慧珍[1]用苦参素注射液注射于相应经络的穴位, 如肝、脾、肾、肺俞及太冲穴, 总有效率达95 %。

王岩红等[2]用板蓝根注射液4~6 ml,维生素B12500μg, 用针管从皮损周围向中央皮下注射, 每日1 次,治疗20 例, 总有效率为100 %。

3、体针

王慧[3]用梅花针循经叩刺, 令皮肤出血治疗带状疱疹50例, 总有效率达100 %。

夏兆新[4]在带状疱疹头足各刺一针, 并在疱疹分布区域外侧寻找疼痛敏感点, 进行针刺, 得气后行捻转泻法, 头尾两针接电针治疗仪,留针40 min, 每日针1 次, 10 次为1 个疗程, 结果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口服阿昔洛韦、肌注聚肌胞) 。

郭学梅[5]采用针刺法: 取穴支沟、阳陵泉、丘墟, 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 留针50 min, 每10 min 行针1 次。起针后再用梅花针叩刺疱疹及周围皮肤, 以刺破疱疹, 然后拔罐10 min 治疗带状疱疹50例, 治疗3 个疗程后全部治愈。还有半刺拔罐法、针刺放血性药罐法和辨证针刺法, 以及毫针围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均有可靠疗效。

胥林波等[6]用铺棉灸( 铺灸组) 治疗带状疱疹63 例, 常规口服阿昔洛韦和威力宁, 肌注聚肌胞, 外涂炉甘石洗剂( 常规治疗组) 治疗带状疱疹57 例, 两组疗效铺灸组好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两组疼痛积分铺灸组低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两组结痂时间比较铺灸组明显快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李素仁[7]针刺夹脊穴为主, 再根据疱疹分布情况, 分别在病变区域上缘与下缘每隔2~3 寸向病变中央带交错沿皮下透刺2~5 寸治疗带状疱疹30 例, 留针30 min, 每10 min 行针一次, 行针时根据每个穴针下虚实的感觉不同分别施以捻转或提插补泻手法, 每日针1 次, 10 次为1 个疗程。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最短为7 天, 最长者48 天; 皮肤完全恢复正常者, 最短8 天, 最长23 天。15 天内痊愈者17例, 20 天内痊愈者8 例, 40 天内痊愈者4 例, 50 天内痊愈者1 例。且经随访, 30 例患者无一例有后遗神经痛, 全部治愈。

综上所述, 带状疱疹的中医药治疗包括内治法、外治法、针灸、穴位注射等等, 都以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 为带状疱疹的恢复, 控制急性及慢性疼痛,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今后在继续临床观察的同时应认真总结经验, 加强实验研究, 争取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1、 夏兆新. 围针法治疗带状疱疹81 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 17( 2) :117.

2 、王慧. 梅花针叩刺为主治疗带状疱疹50 例. 上海针灸杂志,2002, 21( 3) :27.

3、王岩红, 王学吉, 王海燕.板蓝根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20 例.新中医, 2001, 33( 10) :55- 56.

4、徐慧珍. 苦参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 34( 6) :461.

5、 郭学梅.刺络拔罐为主治疗带状疱疹50 例疗效观察.山西中医,2007, 23( 1) :46.

6 、胥林波, 任飞, 飞绍疆, 等. 铺棉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四川中医, 2003, 21( 8) :82.

7 、李素仁. 以夹脊穴为主治疗带状疱疹30 例. 四川中医, 2005, 23( 2) :87- 88.

3冬季感冒药茶疗效好

桑菊茶:取冬桑叶、菊花5至10克,甘草2克,龙井茶3克。每天泡水当茶饮。具有驱风清热、利咽止咳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见身热咳嗽、头痛咽痛、口微渴等症状。

公英茶:蒲公英20克,蜂蜜15克,甘草3克,绿茶15至20克。先将蒲公英、甘草、绿茶加水煎煮15分钟,取药汁加入蜂蜜服用。每天一次,分3次服。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见发热微恶风寒、有汗不出、头痛鼻塞、口干微渴、咽红肿痛等症状。

三花茶:银花15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将三花放入茶杯内,用开水浸泡当茶饮。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见发热、微恶风寒、汗出、鼻塞无涕、咽喉肿痛等症状。

苍耳茶:苍耳子12克,辛夷花15克,白芷30克,薄荷、茶叶各2克。共研为细末,每天分2至3次,泡茶饮服。具有辛温通窍、散风驱湿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见鼻塞、头重、头痛、流涕不止等症状。

五神茶:茶叶6克,荆芥、防风、苏叶、生姜各10克。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15分钟,然后放入红糖30克溶化饮服,每天两次。具有发散风寒、驱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见恶寒、身痛、无汗等症状。

芪术粥:生黄芪15克,炒白术、防风各10克,茶叶末5克。将中药3味水煎2次,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滤液1000毫升,加入茶叶末泡茶饮,每天1次。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适用于气虚感冒,见表虚不固、自汗恶风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参苏茶:人参15克,苏叶、前胡、茯苓各9克,陈皮6克,茶叶3克。上药共同研成细末即成。具有益气解表的作用。适用于气虚感冒,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少气懒言、咳嗽痰白、面色无华等症状。服用方法每次10克,用温开水冲服,每天2至3次。

参麦茶: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各10克,清茶5克。共同煎汤当茶饮。每天1剂。具有滋阴解表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夹燥,见口咽干燥、鼻出热气、干咳少痰等症状。

葱地茶:葱白20克,豆豉、生姜各9克,熟地、当归、麦冬各12克,茶叶3至5克。共同煎水代茶饮,每天1剂。具有养血解表的功效。适用于血虚感冒,见头痛身热、微寒无汗、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头晕心悸等症状。

4中医怎么针灸防治感冒

普通感冒为病毒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起病较急,局部症状有喷嚏、鼻塞、流涕、咽部干痒作痛、声音嘶哑或咳嗽,全身症状较轻,成人可不发热或有微热。

针灸治疗普通感冒现代文献首见于1954年。之后,对这一常见病症报道并不很多。但自八十年代起,不仅穴位刺激之法日益多样,如穴位注射,艾灸、穴位按摩、拨罐等,均有一定效果。而且观察数量亦不断扩大,有采用穴位挑刺之法,进行千例样本的大规模观察,疗效肯定。

【治疗】

艾灸(之一:艾条灸)

(一)取穴

主穴:大椎、风门、肺俞。

(二)预防法

每次取1~2穴,交替使用,以艾卷作雀啄灸,由距皮肤2.5厘米处及近,以觉灼痛为度,此为1壮,共灸10壮。每周1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以运用灸法预防1~8次随访一年后统计,每年感冒2次以内为优,5次以内为良,6次以上为无效。

共观察63例,结果:优31例,良22例,无效10例。艾灸次数越多,效果越显著,经过8次预防的患者有效率可达95.2%。

挑治

(一)取穴

主穴:太阳、风池、风府、曲池、手三里、八邪、犊鼻、足三里、八风。

配穴:头痛甚加百会;胸闷欲吐加内关、天突;咳甚或鼻塞流涕加列缺、迎香;发热甚加十二井。

(二)治法

主穴为主,据症酌加配穴。患者取坐位,医者先用手重刮任脉、督脉、胃经、膀胱经,至皮肤发红,用三棱针自上而下循经挑刺头部及四肢穴位,挑刺宜轻快,深度约1分。一般仅治1次,若效不佳,休息2天再挑1次。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治疗1000例,痊愈871例,显效85例,无效44例,总有有效率为95.6%。

5中药西药对付感冒各有疗效

中成药或中西结合制剂要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用。

1.风热感冒:表现为身热明显、微微怕冷、咽喉肿痛、鼻塞流浊涕、口渴喜冷饮等。应选用辛凉解表的药物,如中联强效片、风热感冒颗粒、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饮食要清淡、多喝水、可以喝点萝卜汤或梨汤。

2.风寒感冒:表现为怕冷较重、发热较轻、全身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而喜热饮、咽痒欲咳等。应选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如感冒冲剂、三九感冒灵、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冲剂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症状严重的可选西药

感冒症状较严重的,可以选择对症的西药。西药感冒药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药物:解热镇痛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组胺药、镇咳祛痰药、抗病毒药等。

1.只是单纯的发热、头痛而没有其它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只有解热镇痛成分的单方制剂,如必理通、泰诺林等。

2.对于只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感冒初期症状的患者,可以选用含有抗过敏和缩血管成分的感冒药,如新康泰克。

3.在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症状基础上还伴有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的患者,可选择含有解热镇痛成分、抗过敏成分、缩血管成分的药物, 如泰诺、速效伤风胶囊等。

4.病毒性感冒则可选用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感冒药如感康片、快克、泰克胶囊、新速效感冒片等。

5.对伴有刺激性干咳的患者,则需要选用含有镇咳成分的感冒药物,如泰诺、白加黑、日夜百服咛等。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另外,各种西药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其中的抗组胺成分可使人嗜睡,司机和需要进行高空作业的感冒患者,刚服过药不要工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孕妇不宜使用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感冒药;而甲亢、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含血管收缩成分的感冒药等。

不少人患了感冒,立即使用退热药、速效感冒药,这是不正确的。

如果觉得《感冒的针灸取穴与疗效评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