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认识误区 肾虚不是肾病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9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说到肾病,很多人立马就说是肾虚。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肾虚绝非肾病,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肾虚呢?

1认识误区 肾虚不是肾病

中医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同时,诸如血虚、肾虚这样的词汇,却仍让大部分人觉得摸不着头脑。肾虚就是肾有毛病吗?

肾虚≠肾病

“肾虚”是中医特有的理论,从广义来说,几乎所有的身体疾病都可以归结为“肾虚”。中医学认为,肾藏精、肾主水、肾主骨、肾主纳气、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一般这些功能出现问题即是肾虚。

肾虚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类

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等症状,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药物。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形寒肢冷,阳痿早泄,精神困倦,舌淡胖有齿痕,脉虚弱等症状,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治疗。而西医的肾病则是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的能力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疾病,包括各型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肾结石和肾肿瘤等。因此,治疗肾脏疾病应根据病因不同辨证治疗,切不可随便“补肾”。

肾虚诊断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脱发是肾虚

肾脏医生说法:不少脱发男性患者以为脱发就是肾虚,他们通常发现脱发严重就拼命花钱买一些补肾药。肾虚引起脱发,是中医的一种辨证,但脱发并不都是肾虚,一味吃补品并没有帮助,一定要经医生诊断分辨,确定病因后对症下药。

误区二:自己买药自己治

医生说法:有些人为了图方便或随意听信了一些广告之言,对市面上林林总总的口服、外搽药辨不清方向,听人介绍就乱买。有些药并不能起治疗作用,结果拖延了治疗时机,让脱发进一步加深。专家认为目前还没有能完全治愈脱发的药物,但如果能及时治疗,能令脱发的严重程度大大减轻。

误区三:减少或增加洗发次数

医生说法:脱发是洗头引起?不少脱发患者都这么认为。他们或以为头皮油脂太多而增加洗发次数,医生认为,一般冬天3-4天洗头一次,夏天2-3天洗头一次是正常的洗头频率,太频繁洗头会增加对毛囊的刺激,而隔太久才洗头则易孳生糠秕孢子菌,使脱发加重。

误区四:涂抹大蒜、姜、酒等

医生说法:涂抹姜、大蒜、酒等能让脱发的部位再生头发的说法很流行。其实过度涂抹刺激性的东西,反而会使头皮损伤,引发头皮的炎症,也会加重脱发程度。

误区五:戴帽子遮掩

医生说法:脱发者都认为脱发让自身形象大打折扣,因此有些人为了遮丑,经常戴着帽子。专家认为,经常帽子扣头,头皮血管会由于帽子的压迫而影响血液循环,若在高温季节,头皮和毛囊闷在帽子里反而会由于空气不流通而加速脱发。

2疾病认识误区肾虚绝非肾病

中医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同时,诸如血虚、肾虚这样的词汇,却仍让大部分人觉得摸不着头脑。血虚跟贫血有啥关系,肾虚就是肾有毛病吗?

中医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同时,诸如血虚、肾虚这样的词汇,却仍让大部分人觉得摸不着头脑。血虚跟贫血有啥关系,肾虚就是肾有毛病吗?

血虚≠贫血

在门诊经常听到病人说自己“血虚”,是贫血症。实际上,中医说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贫血在西医中一般是指血色素浓度低于正常值。如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低于120克/升;成年女性低于110克/升就可诊断为贫血。

而中医所说的“血虚”是对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面色苍白或萎黄、妇女月经量少、闭经等一系列症状的概括。在内、外、妇、儿各科的病症中都能见到“血虚”,不可简单地等同于西医的某一种病。因为中医所指的血,不仅包括血液,还有高级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活动。中医所诊断的“血虚”证,绝对不等于西医的贫血症;但西医诊断的贫血症一般都属于中医“血虚”的范畴。

肾虚≠肾病

“肾虚”是中医特有的理论,从广义来说,几乎所有的身体疾病都可以归结为“肾虚”。中医学认为,肾藏精、肾主水、肾主骨、肾主纳气、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一般这些功能出现问题即是肾虚。

肾虚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类

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等症状,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药物。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形寒肢冷,阳痿早泄,精神困倦,舌淡胖有齿痕,脉虚弱等症状,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治疗。而西医的肾病则是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的能力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疾病,包括各型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肾结石和肾肿瘤等。因此,治疗肾脏疾病应根据病因不同辨证治疗,切不可随便“补肾”。

3肾病不等同于肾虚肾亏

很多人一有肾病就会想到肾虚。其实,这样的想法并非完全正确。临床上,有些病人查出是肾脏病,简单地将其与“肾虚”或“肾亏”画上等号,乱吃补药,反而适得其反。

曙光医院肾内科专家何立群分析说,一般讲的肾脏病是西医说法,俗称“腰子病”。肾病有很多种,临床表现各异,可表现为少尿浮肿、泡沫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尿频尿急尿痛等一个或多个症状。也有不少病人得了肾病,但没有明显不适感,直到后期病情严重才发现。而“肾虚”或“肾亏”则是一个中医概念,比如:有些人出现肌体水肿,也不一定是肾病,可以是心脏病或肝病水肿,也可以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不能简单把肾脏病与“肾虚”或“肾亏”划等号,得了肾病不要以为是“肾虚”乱吃补药,有“肾虚”表现时也要提高警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个尿常规检测。

吃豆制品不会加重慢性肾炎

不少市民以为:肾炎患者应摄入优质低蛋白饮食,严格忌豆制品,结果把豆制品打入“冷宫”。不料,肾炎患者严格遵照这种饮食后,蛋白尿虽然减少了,肾功能下降速度也减缓,但营养不良发生率却增高了,而营养状况如何又是决定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限制了豆制品,肾炎患者可选择的菜谱很窄,容易导致营养不良、食欲差、生活质量下降、贫血加重、免疫力降低、感染增多、死亡率增高。

仁济医院肾脏科主任倪兆慧说,近几年研究表明,大豆蛋白质与某些动物蛋白质相比,未发现对肾功能有不利影响,反而对肾功能有好处。但肾病患者也并非就可放开进食豆制品。目前认为动植物蛋白质比例适当的(动物蛋白质与植物蛋白质之比为3:2)饮食对肾病患者较为有利。此外,肾病患者总的蛋白质摄入量也仍要控制在每日每千克体重0.6至1克内。在此前提下,肾病患者可适量选用豆制品。

另外,长征医院肾内科专家梅长林教授还建议,戒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合理调配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减肥要科学、合理,选择药物要小心、慎重,关注药物毒性尤其是肾毒性,以保护肾脏健康。

4男人肾虚就是肾病吗

中医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同时,诸如血虚、肾虚这样的词汇,却仍让大部分人觉得摸不着头脑。血虚跟贫血有啥关系,肾虚就是肾有毛病吗?

血虚≠贫血

在门诊经常听到病人说自己“血虚”,是贫血症。实际上,中医说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贫血在西医中一般是指血色素浓度低于正常值。如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低于120克/升;成年女性低于110克/升就可诊断为贫血。

而中医所说的“血虚”是对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面色苍白或萎黄、妇女月经量少、闭经等一系列症状的概括。在内、外、妇、儿各科的病症中都能见到“血虚”,不可简单地等同于西医的某一种病。因为中医所指的血,不仅包括血液,还有高级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活动。中医所诊断的“血虚”证,绝对不等于西医的贫血症;但西医诊断的贫血症一般都属于中医“血虚”的范畴。

肾虚≠肾病

“肾虚”是中医特有的理论,从广义来说,几乎所有的身体疾病都可以归结为“肾虚”。中医学认为,肾藏精、肾主水、肾主骨、肾主纳气、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一般这些功能出现问题即是肾虚。

肾虚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类

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等症状,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药物。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形寒肢冷,阳痿早泄,精神困倦,舌淡胖有齿痕,脉虚弱等症状,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治疗。而西医的肾病则是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的能力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疾病,包括各型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肾结石和肾肿瘤等。因此,治疗肾脏疾病应根据病因不同辨证治疗,切不可随便“补肾”。

5治疗肾病的误区

误区一:激素能够治愈此病

很多病人发病之初感觉倦怠,双腿沉重,早上起来后,脸部浮肿,象“胖了”一样,到医院检查,发现小便中有蛋白或潜血,被确认为此病。

此病的常规治疗,往往采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等药物来控制尿蛋白、潜血。刚开始治疗效果还明显,化指标很快好转、消失,但遇到感冒、劳累又发作。于是,又开始使用激素,如此反复,一次比一次加重,渐渐出现恶心、呕吐等肾功能不全症状。

其实道理很简单,小便中出现蛋白和潜血是因肾小球基底膜受到了严重损伤,单纯使用一些控制性药物,从指标上看尿蛋白、潜血暂时消失了,并不等于此病治好了,这些激素类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治标未治本,指标今天下降明天又会上升。

误区二:有毒副作用药物与解毒排毒药物合用

中药有十八反十九畏,就是指药物的相互配伍禁忌问题,西药也有配伍禁忌,很多化学药不能同时使用。然而临床上治疗上经常把降低免疫力的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与提高免疫力的黄芪注射液,金水宝,香菇多糖注射液,胎盘片等合用。

一个造成患者资金的浪费,二导致疾病缠绵难愈,病情反复。我们不可否认,激素在控制急性期的尿蛋白又很好的效果,但使用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对慢性肾病患者尽量不要使用激素。

误区三:透析,无法摆脱

西医认为,尿毒症患者如果开始了血液透析,要想摆脱掉是不可能的,但事实却不尽如此。因为每个人的原发病不一样,导致出现尿毒症的原因及诱因也不完全一样。如果能采取有效的办法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摆脱血透是完全可能的。

很多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多是病情长期稳定,血肌酐、尿毒氮也相对稳定,并未到非透析不可的程度,残存的肾功能部分仍很可观,但往往由于感冒、发烧、肺部感染、腹泻肠炎、泌尿感染、高血压控制不良,外伤或是与别人发生纠纷情绪激动,或者工作疲劳未注意休息等情况,导致病情发生恶化而透析的。对于此种情况,如能采取“中医肾区离子导入”解决原发病,使患者拉长透析间隔的时间,最终摆脱透析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不抓住机会迅速正确的治疗,肾单位大量坏死,最终无法逆转,就只有依赖透析了。透析带来的巨大费用和不适,成为此病患者和家庭难以承受的负担。

误区四:换肾,最好的解决办法

近几年媒体对换肾等器官移植的悲情故事宣传,使得不少人一听尿毒症就联想到换肾。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幸运地换肾成功,因为肾源太少,如果不是直系亲属能够提供,按照我国的法律,等待尸体肾的机会而且又能配型成功的太少了。而且并非每一次移植都能成功,万一失败,病人还要继续接受透析治疗,甚至面临再度换肾。

还有一些疾病是不建议换肾的,如一些患者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不正常的,有肾炎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有尿路感染及伴有下尿路梗阻者,均不建议作肾移植。

其实换肾并不能一劳永逸,移植术后,病人要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每月需要相当的费用,算起来与透析差不多。美国医疗专家统计:换肾后的平均生存期为7年,而中国肾脏移植后生存期一般为5至7年。

如果觉得《认识误区 肾虚不是肾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