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防秋燥保睡眠别感冒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7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预防秋燥和感冒的最好方法便是增强体质,尤其是着重睡眠充足及睡眠品质。

1防秋燥保睡眠别感冒

处暑后,天气往往较为干燥、少雨,人体皮肤可能会因此而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燥无光泽、头皮屑变多、嘴唇干燥或裂口,或者产生大便干结等症状,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秋燥”,处暑的“秋燥”属于温燥,气候变化差异大,常使某些疾病在这时候复发或加重,如气喘、过敏性鼻炎等。另外,由于早晚温差大,极易感冒。

睡眠可消除疲劳,并使大脑及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睡眠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

处暑节气中,老年人的气血阴阳都容易产生亏虚的情形,可能会出现昼不寝,夜不瞑的少寐现象,所以老人家在这时候更要坚持有午睡的好习惯。

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强调睡「子午觉」的重要性,所谓「子午觉」就是每天在子时、午时入睡。

子午之时刚好是阴阳交接之时,这时候人体阴阳盛极而衰,致使气血产生失衡现象,所以必须静卧以对。

凌晨至4时为体内各项器官功能降到最低点的时候,中午12:00~1:00为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段。这两个时段最好能进入睡眠。

2老人安度初秋拒绝感冒

初秋乍寒还暖,机体调节机能很难适应忽凉忽热的变化,是感冒最易流行的季节。若想安度这个时期,以下几点要牢记:

适度锻炼。天气凉快之后,随着体感舒适度的提高,运动的人也多了起来。登山、步行、打太极都是耐寒锻炼的项目,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按摩头部。如果是风寒引起的感冒,按摩头部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具体方法是找到百会、风府、风池、天柱等穴,按压50次,早晚一次。喝姜汤也适用于初期患风寒感冒的患者。

规律作息。很多人在夏天睡得晚,作息不规律,若延续到秋季,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所以在季节交替期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和生活节律,早点上床睡觉,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同时多喝水。

均衡营养。天气转凉后,人们会食欲大增,在干燥季节多吃些滋阴润肺多酸的食物很好,如银耳、梨、藕、葡萄、苹果等,少吃辛辣食物,适当“贴秋膘”

3初秋该如何预防皮肤病

疱疹 压力大会引起皮肤问题。立秋之后天气多变,导致人们抵抗力下降,加上气候干燥,往往是皮肤的“多事之秋”。轻则皮肤苍白暗淡或出现小疙瘩发痒,重则导致湿疹、荨麻疹、痤疮、神经性皮炎,甚至带状疱疹等皮肤病,需要格外警惕。

湿疹 夏末秋初,空气又潮又闷。连续的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空气中漂浮物、污染物和致敏物多,容易附着在皮肤上。为避免发病,可用空调除湿功能,减少致敏物和霉菌的产生。如果得了湿疹,应当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避免皮肤再受刺激,切记不可抓挠、用肥皂洗以及涂刺激性强的外用药。

荨麻疹 立秋之后,“秋老虎”虎视眈眈,空调大行其道,不少人皮肤御寒功能差,如果突然受到冷风刺激,皮肤小血管就会扩张充血,增强血管通透性,使皮肤出现风团和局部水肿,引起寒性荨麻疹。因此,最好不要直面空调,寒性荨麻疹患者不要抓挠患处,应适当服用养血祛风止痒药物。

继发性皮炎 刚刚入秋的时候,会有不少人出现皮肤瘙痒,主要原因是天气转凉后,人体皮脂腺分泌开始减少,皮肤容易干燥,引起瘙痒。如果患者在瘙痒时抓挠,就会引起继发性皮炎,尤其是老人。建议入秋后及时调整护肤品,有意识地使用滋润效果好、补水保湿的护肤用品,瘙痒处应及时局部用药。

光敏性皮炎 司机最易得的皮肤病是光敏性皮炎,面部、手部、颈部往往都是重灾区。左半边脸、左前臂得这种皮炎的机会更高,且多见于女性患者。

另外,入秋之后紫外线增强。热衷逛街的女孩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更活跃,阻塞毛孔加速发炎,导致痤疮发生,建议女孩逛街时粉底不要擦太厚。

4初秋须防红眼病

眼睛发烫、怕光,眼皮红肿,流泪、眼睛痛……当心,这是“红眼病”的症状。有关专家提醒,夏秋季节交替之际,正是“红眼病”高发之时。

据介绍,“红眼病”在医学上称为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至2天。它的症状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点片状结膜充血、伴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物品,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最终造成红眼病的流行。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大流行。

一旦感染了“红眼病”,就应该立即治疗,同时治疗过程中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

专家指出,预防红眼病可以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三个环节入手。积极治疗红眼病患者,并进行适当隔离。红眼病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有条件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

5初秋怎样预防宝宝皮肤问题

立秋后,天气不那么闷热了,但不少小宝宝的脖子上起了小疙瘩,额头、大腿上长了小颗粒。“每年到这个时候,婴幼儿特别容易出现一些皮肤问题,尤其是秋痱的现象特别突出。”帮宝适育儿专家联盟专家、有着40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的北京儿童医院主任护师徐润华教授提醒,新妈妈们一定要小心别让孩子幼嫩的肌肤出问题。长了痱子别再用痱子粉

“立秋过后,早晚会凉一些,不少人担心宝宝着凉,会给宝宝多加衣服。但这时的夏天暑气未消,尤其中午时温度很高,稍不注意孩子就容易被‘捂’着,秋痱、湿疹就是这样来的。”

痱子、湿疹往往容易发生在宝宝的大腿和小屁屁上,所以宝宝的“贴身衣物”纸尿片一定要选择能迅速锁水、保持干爽且透气性好的产品。徐教授建议妈妈们可以做个小实验:将几个品牌的纸尿裤拆开,加水测试,能迅速吸收且表面干爽的,就意味着尿液留在宝宝皮肤上的时间短。

徐润华教授提醒,宝宝生了秋痱应以清洁止痒为主:坚持用婴儿专用沐浴露每天给宝宝洗浴;看好宝宝的小手,别让宝宝抓伤自己;如果皮肤被挠破了,最好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化脓。如痱子已形成,最好不要使用痱子粉,以免阻塞毛孔,加重病情,痱子粉一般起预防作用。

洗澡太勤会刺激宝宝皮肤

初秋,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宝宝出现秋燥症状比成年人明显。如果补水不及时,皮肤就很容易出现状况。如何给孩子补水?

首先,吃母乳的孩子,妈妈可以适当增加喂奶的频率;吃奶粉的宝宝,家长则可多给孩子补充一些白开水。

其次,宝宝洗澡的频次应该较夏天有所减少,一天洗一次就行。频繁的清洗会把起保护作用的皮脂洗掉,引起宝宝皮肤干燥,进而出现发红、发痒的症状。

如果觉得《防秋燥保睡眠别感冒》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