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什么是流感 了解流感知识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3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1什么是流感 了解流感知识

推荐专题:流感与普通感冒大不同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属RNA病毒)引起。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 出现,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它在动物中广泛分布,并也能在动物中引起流感流行和造成大量动物死亡。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局部爆发,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至今尚未找到它存在于人之外其它动物中的确凿证据。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主要侵袭婴幼儿,一般不引起流行,猪也是它天然宿主之一。

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特点为:突然爆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流行 一般均发生在冬季,而南方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一般流行3—4周后会自然停止(世界性大流行常有2—3个流行波),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感染率最高的为青少年,高危人群为年迈体弱或带有慢性疾病患者。每次流感流行后在人群中总要造成不同程度的超额死亡。

流感的分类与症状

一、典型流感

开始可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喷嚏、流涕、鼻塞。有时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泻等。

发热与上述此状一般于1-2天达高峰,3-4日内热退,症状随之消失。乏力与咳嗽可持续l-2周。

二、轻型流感

起病急、发病轻、全身症状与呼吸道症状均很轻。

三、肺炎型流感

即流感病毒性肺炎,24小时内病情迅速加重,表现为高热、乏力、烦躁、剧咳、呼吸困难、发绀,咳有血痰,双肺密布湿性罗音和喘鸣,脉快细弱,病死率较高。此类病人较少见,主要发生于原有心脏病、慢性肺病患者或妊娠妇女。

四、脑炎型流感

患者起病骤急,一开始就非常严重,常表现为高热、神志不清,颈项强直、抽搐等脑炎的症状。

流感如何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是诊断流感的主要依据之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但在流行初期,散发或轻型的病例诊断比较困难。确诊往往需实验室检查。主要诊断依据如下:

1.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医院门诊、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

2.临床症状: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一旦发生常呈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常伴有肺炎,病死率高。

3.实验室检查:①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②病毒分离:鼻咽分泌物或口腔含漱液分离出流感病毒。③血清学检查: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④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⑤标本经敏感细胞过夜增殖I代后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

4.诊断分类:疑似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实验室检查符合②或③或④或⑤。

流感如何治疗

1.隔离患者:流行期间对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和空气消毒。

2.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只有早期(起病13天内)使用,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3.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饮食要易于消化,特别在儿童和老年患者更应重视。密切观察和监测并发症,抗生素仅在明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

4.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大多数能有效改善症状。病程已晚或无条件应用抗病毒药物时,可对症治疗,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物、止咳祛痰药物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因为此类药物与流感的肝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即Reye综合征相关,偶可致死。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哪些区别?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 流感病毒性肺炎 ,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普通感冒 (简称感冒),俗称“伤风”,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多为散发性,起病缓,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明显,而全身症状较轻。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头痛。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

(1)病因: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突然。而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可有多种,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及细菌、支原体等,患者一般有着凉史,起病较缓。

(2)临床症状:流感的临床症状是畏寒、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全身无力,腰背和四肢酸痛,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而普通感冒,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一般3-5天痊愈。

(3)危害程度:流感可引起爆发流行甚至世界范围大流行,而普通感冒则不会形成大流行。

2接种甲流疫苗后出现流感症状怎么办?

中大五院预防保健科主任曾德彰答:部分打了甲流疫苗后出现低烧、轻度过敏等症状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中成感冒药,常规治疗不会影响甲流疫苗的保护作用。

注射甲流疫苗之后,一般需要2周左右才会产生抗体,在此期间,仍然有可能感染甲流。不过打了甲流疫苗不等于万无一失,因为目前的感冒除了甲流,还有乙型流感及其他普通感冒。

因此就算是打了疫苗的人,感冒了,回到家中也不要立刻去亲近幼儿和老人,要首先洗手、洗脸、漱口甚至更衣,做好常规感冒预防工作。

3甲流与普通流感的区别

为了自己,为了别人,请逐一细阅:

注意:其中在第3条提到“甲流无流鼻涕但有咳嗽及喉咙痛,一般感冒则有流鼻涕及咳嗽症状”,对这一点,省疾控中心专家特别提醒,甲流也会伴有流鼻涕症状,不可绝对以此为准,其他的则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网友还是比较用心总结的”。同时,他建议,轻症患者可在家休息调养,病重时再到医院治疗。而孕妇、3岁以下幼儿、65岁以上老人、有基础性疾病者以及体质偏弱者,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仍需尽早就医。

4如何区分甲流还是假流感?

广州气温一转冷,感冒、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危险都增加了几重:一来气候变化受凉感冒患者增多,二来冷空气正是流感病毒的最爱,冬春季是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高发期。特别是有感冒、发烧、咳嗽症状的患者平添了一份担忧:会不会得了“甲流”?那么,感冒、流感、甲流的症状差别在哪里?

中国的“甲流”提早进入高发期!此消息伴随着广州的冷空气空降而来。大家先别忙着恐慌,从患病情况来看,医疗界从今年三月发现“甲流”后一直非常重视监控,广东的“甲流”疫情较轻,感染人口、重症患者都比北方城市少。

现在受季节影响,感冒、“甲流”、流感都属多患疾病,这三者伴随发热症状,大家容易混为一谈。还有些人特别担心:患感冒后会不会增加得“甲流”的危险性?得流感会不会引发“甲流”?怎样区分感冒、季节性流感和“甲流”?

广东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陈学福介绍,感冒、季节性流感、甲流是三种不同疾病,三者无相关性,而判别是否患上“甲流”一定要上医院检查。

甲流感还是“假流感”?检查判定患上的是感冒,流感,还是“甲流”?陈学福说,这三者很难从症状上区分。

从总体来说,感冒最好甄别。感冒是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相对而言病况较轻无全身症状,多见的症状为鼻塞、流鼻涕、咽喉痛等,感冒发烧的度数不会很高;而流感与“甲流”的症状几乎一样,同样会发烧并引发全身肌肉酸痛,一定要上医院检查,由医师判断是否需要再做“甲流”检测。

此外,陈学福说,区别三种疾病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流行病史。普通感冒没有传染性,如果活动区域中有很多人同时出现发热症状,就得非常重视,很可能是为传染性疾病。

临床发现,“甲流”进展更快,所以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得了感冒,“甲流”逃不掉?

因为症状类似,不少人以为得了感冒或流感,再得“甲流”的可能性也会提高。事实并非如此。陈学福说,三者属于不同疾病,感冒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病毒常为鼻病毒,流感与“甲流”的致病源属于流感病毒,只不过属于两种不同的流感病毒而已。

青壮年易感“甲流”吗?

从目前的医学统计看,“甲流”患者多为青壮年人,患流感的多为抵抗力低的老人小孩,是否“甲流”有特定易感人群呢?陈学福说,流感和“甲流”这类传染性疾病可谓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属于易感人群。主要易感要素是有没有接触史,即有没有接触过患病者而被传染。

老年人、身体抵抗力差的人、婴幼儿如果感染上了流感或者“甲流”,比其他人更容易引发并发症。

我家怎么清洁?

2003年SARS肆虐时,流行家庭熏醋抗病毒。现在不少人把那一套搬到“甲流”上,这是否行得通,醋能否杀死病毒呢?陈学福说,没有依据证实燃醋能杀灭“甲流”病毒、流感以及感冒病毒,醋熏杀毒恐怕是大家的一厢情愿。

医院都用消毒水杀菌,是否能有样学样,家居清洁也用消毒水呢?陈学福说,医院人多而杂,医院的人接触的血液、体液机会多,传播传染病的风险相对更大,因而需用含氯消毒水消毒。而自家人口固定,闲杂人少,家中人也一般很少随地吐痰和经常出血,所以没必要用消毒水做清洁,只需做好日常常规清洁就足够。最关键的还是要定时开窗通风。

5流感的预防治疗

气温骤降,感冒的人越来越多,据观察,广州各大医院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比上个月明显增加。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在寒冷气流到来之时,要做好各方面的措施防御流感来袭!

如何正确认识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很多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流感病例为6亿-12亿例,死亡50万-100万人。

流感主要症状包括:发病突然、畏寒、高热(39 OC以上)、全身痛、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较轻。儿童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发热通常持续3-4天,但疲乏虚弱可持续2-3周。该病有自限性,能自行痊愈,但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免疫功能不健全者可并发肺炎,预后较差。

流感是怎样引起“流行”的?

流感病毒可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易变异,可引起反复流行。20世纪发生的4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均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乙型和丙型流感多呈散发。流感主要借助空气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都会将病毒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随空气流动传播。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也可能附着病毒,人们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后,再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嘴也会造成感染。

提醒家长:流感往往先从幼儿园和学校暴发,由孩子把病毒带入家庭,造成家庭成员间的交叉感染。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何在?

很多人认为流感就是感冒,只不过是“流行”起来的感冒而已,没什么了不起。其实,流感和普通感冒在病原体、临床症状及疾病后果等方面完全不同。

普通感冒是指“鼻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普通感冒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只限于呼吸系统。所有症状都与鼻有关,如鼻涕、鼻塞和喉咙痛、咳嗽、甚至发烧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痊愈。

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呼吸道外的各种病症。典型流感,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 另外还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一般秋冬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如:可引起肺炎、脑炎脑膜炎、呼吸衰竭、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

如果觉得《什么是流感 了解流感知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