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7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颈椎病是现在人的通病,那么临床上是如何诊断颈椎病的呢?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1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还有脑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此外同样是颈肩上肢痛,也要与诸如落枕、肩周炎,胸廓出口综合症,网球肘,腕管综合症。风湿性肌、关节炎,脊柱炎肿瘤等相鉴别。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的根据是什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在临床表现与影象学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那么,哪些是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呢?专家将给大家讲解。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的根据分别为:

(1)神经根型: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的特点是,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象学所见与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的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2)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3)脊髓型:

临床上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会出现颈脊强损害的表现。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象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颈椎病的诊断标准除外肌萎缩性脊膀例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除了以上列举的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之外,专家还提到了心电图、血脂等其他检查。如果您对颈椎病的诊断还有疑问,请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

2对于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标准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应密切结合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实验室检查以骨髓涂片发现异形组织细胞或多核巨组织细胞最为重要,单纯发现吞噬性组织细胞增多不能确定诊断。由于病变呈局灶性,必须反复多部位骨髓穿刺。有报告胸骨穿刺阳性率较高。外周血片异常组织细胞检出率不高,但血液离心后的白细胞层涂片观察可提高阳性率。淋巴结的病理学改变显著,浅表淋巴结活检又较方便,但必要时仍须多部位病理检查,以免漏诊。

应注意与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相鉴别。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呈良性过程,骨髓中所见的组织细胞多为正常形态,大小较为一致;在原发病如伤寒、粟粒性结核、病毒性肝炎及症疾等治愈后,组织细胞增生将会消退,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大多正常或升高。噬血细胞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的骨髓中可见到吞噬红细胞、粒细胞或血小板的组织细胞,但噬血活性不是恶性组织细胞的特点。淋巴瘤特别是 CD30 + 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Ki-1 性的 T 细胞淋巴瘤 ) 与恶组在临床上、组织病理上易发生混淆,此时免疫组化染色 CD68 + 、 CD30 - ,且无 T 细胞、 B 细胞表型,有助于确定异常细胞的组织细胞来源。

1 、血象大多呈全血细胞减少。早期即有贫血,多为中度。半数以上白细胞<4.0×109/L ,可低达1.0×109/L。少数患者早期白细胞可增多。疾病早期可有中至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随着疾病的进展,多数有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仅少数患者(17.71%)周围血片中可见少量异常组织细胞,因为组织细胞在造血组织中被网状纤维所固定,细胞间相互粘附,不易进入周围血液。

2 、骨髓检查多数增生活跃,增生低下病例多已达晚期。多数病例骨髓中能找到多少不一样的异常组织细胞。多数增生活跃,增生差者表示病情已严重。多数病例骨髓中找到数量不等散在或成堆的异常组织细胞。异常组织细胞的分类尚不统一,一般分为以下三型:①异形组织细胞:细胞体积较大,形态奇特;胞浆比一般原始细胞丰富,蓝色,可有伪足,并有空泡;核不规则,有时呈分叶状,偶有双核,核仁隐显不一,有时较大。②多核巨组织细胞:大小似巨核细胞,外形不规则,通常含 3~6 个核,彼此贴近或呈分叶状,核仁清晰。③吞噬性组织细胞:其形态与正常巨噬细胞类同,浆内常吞噬大量血细胞,包括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碎片、血小板,偶有少数中幼粒细胞。异形组织细胞和(或)多核巨组织细胞对恶组有诊断意义。吞噬性组织细胞在其他疾病也可出现,因此缺乏特异性诊断价值。

异常组织细胞酸性磷酸酶阳性,可被酒石酸所抑制。非特异性酶酶阳性,可被氟化纳所抑制。过氧化物酶和氯乙酸酶酶阴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及积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值。这有助于与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的鉴别。与 5q35 有关的染色体易位已在 较多的儿童与青年患者中发现,这可能是一种与本病有关的重要标志。组织活检 肝、脾、淋巴结及其他受累组织病理切片中可见各种异常组织细胞浸润。

3 、临床表现长期发热,以高热为主,伴进行性全身衰竭;淋巴结、肝、脾肿大,还可伴有黄疸、出血、皮肤损害和浆膜腔积液;尤其是高热对抗生素或激素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本病。

4 、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片中可有少量异常组织细胞及(或)不典型的单核细胞,偶可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骨髓中发现数量不等之多种形态的不正常组织细胞,异常组织细胞及(或)多核巨组织细胞是诊断本病的细胞学主要依据。

5 、病理检查结果骨髓或肝、脾、淋巴结及其他受累组织的病理切片中,可见各种异常组织细胞浸润,这些细胞呈多形性、混杂存在,呈灶性或片状,松散分布,极少形成团块,组织结构可部分或全部破坏。凡具有上述3加4或3加5,且能排除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者可诊断为本病。

3非淋菌性尿道炎诊断标准

如果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基本上就可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并及时进行合理的治疗。在缺乏化验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不能强求实验室检查。

1、有不洁性接触史。

2、潜伏期1~3周。

3、常见的临床表现:男性患者常有浆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从尿道口流出或排尿疼痛。女性患者常有尿频及排尿困难。如波及宫颈时,表现为炎症和糜烂,分泌物增多,阴道及外防瘙痒,但也有些病人无症状。

4、分泌物涂片和培养无淋菌者,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或展起首次(或尿后2~3小时)小便做离心沉淀,取沉淀物进行检查,高倍镜下每视野有10~15个以上多形核白细胞者,培养可检出衣原体或支原体。

4酒精肝的诊断标准

酒精肝虽然危害性巨大,但想从症状上进行早期预防发现有一定难度,因为酒精肝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只有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继而出现一些消化系统和肝病的指征。如未采取有效的措施,病情将继续恶化加重,逐渐会出现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发生肝硬化。虽然酒精肝发病隐蔽,但是只要细心检查也会发现蛛丝马迹。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

1. 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80g/d)。乙醇量换算公式为: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乙醇比重)。

2. 禁酒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 sferase,GGT)明显下降,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在2倍正常上限值以下。肿大的肝脏1周内明显缩小,4周基本恢复正常。

3. 诊断时应注意是否合并HBV或HCV感染,除外代谢异常和药物等引起的肝损伤。

未能符合上述条件者,应取得组织学诊断证据。下列项目可供诊断参考:AST/ALT>2,血清糖缺陷转铁蛋白增高、平均红细胞容量增高、酒精性肝细胞膜抗体阳性血清谷氨酸脱氢酶/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0.6,以及早期CT测定肝体积增加,每平方米体表面积>720cm3。应注意有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时,即使饮酒折合乙醇量<40g/d也会发生酒精性肝病。

5职业性皮炎诊断标准

很多人都听说过有职业病却没有听说过接触性皮炎也有职业性。

皮炎的职业性怎么定义?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是指在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刺激和(或)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是一种近些年开始出现的比较多的很有代表性的皮炎的一种。

接触性皮炎的职业性

接触性皮炎的职业性的范围规定了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并且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及处理。诊断原则是根据明确的职业接触史,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动态观察;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同工种发病情况;需要时结合皮肤斑贴试验进行综合分析,排除非职业性因素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方可诊断。不是在工作期间有接触性皮炎的出现就可以被判定为是职业性的,大家不要有这种误区。

它的诊断标准有两种:

1、职业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急性皮炎呈红斑、水肿、丘疹,或在水肿性红斑基础上密布丘疹、水疱或大疱,疱破后呈现糜烂、渗液、结痂。自觉灼痛或瘙痒。慢性改变者,呈现不同程度浸润、增厚、脱屑或皲裂。

2、职业性变应(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皮损表现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相似,但大疱少见,常呈湿疹样表现。自觉瘙痒。

如果觉得《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