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IgA肾病Lee氏1级浅析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1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什么是IgA肾病Lee氏1级?它的临床症状是怎样的?本文回答这些问题。

1IgA肾病Lee氏1级浅析

IgA肾病Lee氏1级是医生根据患者的肾穿刺结果做出的病理诊断报告, IgA肾病Lee氏分级是国际间通用的一种IgA肾病病理分型标准。该分型一共有五级,一般认为,级别越高患者的病理损伤越重,肾脏受损的程度也越严重。

IgA肾病Lee氏1级是IgA肾病Lee氏分级5期中最轻微的一种病变类型,是肾活检报告上出现的名词,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轻度系膜增生,因此有时将此病变称为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

IgA肾病Lee氏1级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性血尿(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IgA肾病血尿产生的原因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发生炎性反应导致肾小球的滤过膜结构发生改变,正常滤过功能遭到破坏,大量的血红细胞从肾小球基底膜滤过到尿液中,从而形成血尿。

IgA肾病Lee氏1级要不要治疗?

多数被确诊为IgA肾病Lee 氏Ⅰ级的患者仅有血尿症状,且病理损伤不重,都认为不需要治疗,其实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因IgA肾病Lee氏1级不加以及时的治疗,病情会因得不到控制而继续恶化、发展。

Lee氏1级在IgA肾病的5个不同分期中处于最轻型,越往后期分型中,患者的病理损伤即肾脏组织纤维化病变越重。医学界对IgA肾病有这样一个共识:想让IgA肾病不治就痊愈,基本上没有这种可能,但是只要在病情较轻的时候积极治疗,疾病可以得到控制,长期稳定不会加重,对患者的生活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否则,患者的病情会持续性地加重,病理改变上会出现新月体、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纤维化(等同于坏死性的病变)。

在症状上来说,IgA肾病Lee氏1级发病之初不积极加以治疗,就会由开始的单纯性血尿,继而出现血尿合并蛋白尿,甚至还会出现高血压、浮肿等严重症状(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症状患者的病理改变已处于Lee氏Ⅳ、Ⅴ阶段),无形中加大了治疗难度。

所以IgA肾病患者肾活检上如果显示Lee氏1级,患者不宜把它理解为可治可不治,多数肾病都是一个缓慢持续性进展的过程,IgA肾病也不例外。调查显示:IgA肾病患者如果以单纯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人经过积极治疗后,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阻止肾脏继续损伤,阻断肾脏纤维化继续发展,病情会长期稳定,预后良好。否则在外界因素例如感冒、感染等影响下,IgA 肾病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加重肾脏纤维化,最终发展到肾衰竭、尿毒症。

2鞭虫病病理

鞭虫病(trichuriasis)是肠道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常与蛔虫的分布相一致,但多见于

我国鞭虫感染的情况是:北方低于南方,台湾地区感染率可高达60%~90%。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该虫成虫多寄生在人体盲肠中,轻者常地症状,重者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直肠脱垂、贫血、瘙痒等。

鞭虫病是由毛首鞭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及阑尾部,有时也寄生于结肠、直肠而引起的疾病。虫卵在土壤中发育 3周成为感染期虫卵,人们吞食后,幼虫钻入结肠的粘膜下层,成熟后虫体后部则悬于肠腔内,以便于交配及产卵。轻症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腹泻,感染重时特别是幼儿可有慢性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脱肛、体重减轻及贫血。粪便中找到虫卵即可诊断。甲苯咪唑等治疗有效。

鞭虫病成虫的形态前细后粗,外形似马鞭。雄虫长30~45mm,后段明显粗大,大部分卷曲,末端有交接刺。这个交接刺藏在能收缩伯刺鞘内,鞘的末端呈球茎状,周围满布小刺。雄虫长35~50mm,尾端钝圆,生殖孔位于体中部粗大部分的前端,周围亦有很多小刺。消化系统由口腔。咽管细长,管外有杆状体包绕。村状体由单行村细胞组成。杆细胞是一种活跃的分泌细胞,每一杆状细胞都有一开口通入咽管腔,因此杆细胞内可能存在着由细胞内转运物质至咽管腔的运输系统。杆状体的功能虽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学者研究发现杆细胞具有蛋白酶和酯酶的活性,能分泌消化宿主细胞的酶。事实上杆状体本身就是鞭虫的一组咽管腺。咽管与肠相通,肛门位于虫体的后端。

虫卵呈纺锤形,大小为(50~54)×(22~23)μm,在纵轴的两端各有一个透明的结节,卵壳较厚,由脂层及壳质层组成。外层的蛋白质膜被胆色素染成棕黄色,内层为真壳透明。卵内含有细小颗粒的卵细胞。虫卵至人体排出时卵壳内细胞尚未分裂。雌虫每日产卵约1000~7000个。虫卵随患者的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经3~5周发育为感染期虫卵,人们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胃肠道后,感染期虫卵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在向大肠移行中发育为成虫。成虫一般寄生在盲肠及阑尾,偶尔可在大肠的其他部位寄生。虫的头部能钻入粘膜表层或粘膜下层,从肠粘膜摄取营养。后段粗大部分常常游离在肠腔中。自吞入感染期虫卵至成虫产卵需1~3月。成虫在人体存活可达5年左右。

病理改变

鞭虫病成虫以其细长的前段插入肠粘膜乃至肠粘膜下层,从组织中和血液中摄取营养,加上分泌物的刺激作用,肠壁粘膜组织呈现轻度炎症或点状出血,亦可见到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少数患者由于肠壁炎症、细胞增生、肠壁增厚而形成肉芽肿。有学者用51Cr观察,测得每条鞭虫使宿主每天失血约0.005ml。所以一般患者不产生盆血症状。当重度感染时(即寄生虫数超过800条)由鞭虫引起的慢性失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另外,免疫学的研究表明,人体感染鞭虫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鞭虫的杆状体是功能性抗原的主要来源。

3老年人肾病患者如何保护肾脏

关于老年肾病患者应该如何护肾脏这一问题,肾病专家为我们详细的介绍:

1、谨慎用药

老年肾病患者可能需要经常服药,有的甚至是长年用药。若患病需要应用药物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对肾脏损害小的药物,以免损害肾功能。多数药物有程度不同的副作用,这些起副作用的物质排泄时会损及肾脏。不少止痛药、感冒药和中草药都有肾脏毒性,不要不经医生诊治与指导自行服用,否则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损害肾脏。

2、防止尿路异常

老年肾病患者是比较容易得上尿路感染的,还会出现前列腺增生等情况,故都应及时发现治疗。经常导尿或留置导尿管也容易引起感染,故应尽可能避免使用。

3、注意保暖

老年肾病患者的保暖对身体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天气变化剧烈的时候。临床发现,天气较冷或气温变化明显的时节,新发肾病患者和病情加重者明显增多。这与气温下降或变化使血管收缩,影响肾脏血流有关。此外,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同样有损肾脏,可导致急性肾炎或加重原有病情,不少前来就诊的肾病患者在发病前1周至3周都有感冒史。

4IgA肾病对肾脏产生什么伤害

IgA肾病对肾脏产生哪些伤害?IgA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肾脏疾病,这种疾病如不及时的治疗会对患者的肾脏产生非常大的伤害。IgA肾病对肾脏会产生哪些伤害呢?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下。

1、会导致肾病综合症的产生

对于IgA肾病的治疗不当或不及时的治疗,都会对患者的肾脏产生一些伤害,导致IgA肾病转化成肾病综合症。从而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

2、会导致肾炎综合症的产生

当IgA肾病恶化时,患者会出现镜下血尿伴/不伴无症状性轻度浮肿,而这种浮肿非常容易被误诊为肾小球肾炎,从而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多见于尿过筛检查时发现,并经肾活检确诊。

3、会产生单纯性蛋白尿

很多的IgA肾病患者会出现蛋白尿,而蛋白尿会使身体内的一些营养蛋白以尿的形式进行流失,从而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4、会引发急进性肾炎

对于引发的急性肾炎比较少见。持续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伴有心、脑受累,肾功能短期内急骤恶化,肾活检有广泛肾小球新月体形式。

IgA肾病对肾脏产生哪些伤害?上述介绍了IgA肾病对肾脏的危害,对于患者来讲,应该加强对IgA肾病的治疗工作,这样可以减少疾病对肾脏的危害,从而更容易了IgA肾病的康复。

5IgA肾病的病因病理探秘

自然免疫平衡体系治疗肾脏病奥秘探讨

IgA肾病是一病理诊断,临床上可能被诊断为“单纯性血尿”、“隐匿性肾炎”或“慢性肾炎”等,它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可归属中医的“尿血”、“水肿”等病症范围。

病因病理

IgA肾病,只是一个病理类型,要排除继发性系膜IgA沉积的情况,才能诊断为原发性。继发性的情况主要见于:①多系统疾病:过敏性紫癜、类风湿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②肿瘤性疾病:肺癌、鼻咽癌等;③感染性疾病:麻风、弓形体病;④其它:慢性肝病、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等。

本病首先由Berger在1968年报告,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肉眼和(或)持续的镜下血尿,诊断的确立,有赖于在系膜有明显的IgA沉积。反复发生的肾小球性血尿的最常见原因是IgA肾脏病,亦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我们曾报告,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30%,在东南亚,如日本和新加坡,约占肾小球疾病的47%,在美国和加拿大则明显较少见。

肾活检光镜可见各种改变,但①最常见的是弥漫性系膜增生或局灶性节段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有些病例在光镜下,肾小球形态可正常;③在罕见的情况下,可发现有半月体。

免疫荧光显微镜可见特征性的弥漫性系膜IgA沉积,常伴有少量的IgG、C3和备解素,但常无Ciq或C4。其病理改变的轻重(1级至3级)主要视①肾小球硬化或半月体形成数量的多少;②系膜增生的严重程度,和③肾小管、间质损害的严重程度。

IgA肾脏病的发病机理未明,由于肾小球系膜和毛细血管球有颗粒状IgA和C3沉积,且皮肤也有沉积,并且部分病例可测出循环性免疫复合物,提示IgA肾病由循环免疫复合物介导,通过补体旁路激活的肾病。

抗原的性质及来源目前仍未明确。有些学者认为,IgA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另有些学者认为,本病是没有皮肤紫癜的紫癜性肾炎。中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可归纳为:

1、风邪外袭

风夹热邪外袭,内舍于肺,下传膀胱,水道不利,热结下焦,可致水肿和尿血。

2、肝肾阴虚

素体阴虚,或烦劳过度,以致肝肾阴虚,阴虚则生内热,热伤肾络则尿血。

3、脾肾气虚

素体气虚,或劳累过度,伤及脾肾,以致脾肾气虚,脾不升清,肾失封藏,则出现蛋白尿,气不摄血,可出现血尿。

总之,本病总以阴虚或气虚为本,风邪、湿热、瘀血为标,阴虚常兼湿热,气虚可伴血瘀。

如果觉得《IgA肾病Lee氏1级浅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