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水肿当心是肾脏病

2023-06-10 10:14:42

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常因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使全身气化功能失常所致。病位多在肺、脾、肾、三焦。若因外邪而致水肿者,病变部位开始多责之肺及上焦。所以古人归纳水有肿的基本病机为: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

1水肿当心是肾脏病

哪些原因引起水肿?

肾病综合征水肿是肾病综合症的一大特征,水肿相对于肾病综合征其它症状来说,是最易让人察觉,也最能让人一发现水肿就会联想到肾病,因而说水肿是肾病发生的最明显指针。那么肾病综合症水肿是什么原因引起?

1、合并症因素

肾脏病时由于肾内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引起贫血:贫血致肾脏缺血,肾缺血时肾素分泌增高引起血压升高。贫血,高血压再加上肾病时体内代谢产物潴留以及免疫力下降,则继发心脏功能不全,后者又为水肿的成因。此常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病人。

2、低蛋白血

肾脏病时,由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强大量蛋白从尿中排出,致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液体便从血管渗入蛋白(与渗透压)相对偏高的组织间膜,则引起水肿。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重要物质,血浆蛋白浓度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而水(液体)向高(蛋白、渗透压)处走(如黄豆<蛋白>吸水而膨胀的道理,从而引起水肿。

3、肝肾同损

肾脏病时,尤其严重肾脏病时,往往继发肝脏损害,医学上称“肝肾综合症”(中医学亦讲“肝肾同源”)。肝脏病损成为水肿的又一病因。

4、“球管失衡”

“球”指肾小球,“管”指肾小管,而肾脏的主质主要由肾单位(左右两肾约有200万个)构成,而肾单位又由肾小球与肾小管两部份组成。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的水、盐类等物质,几乎99%又被肾小管所重吸收,以使体内小与电介质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

而当肾脏病变时,则“球管失衡”,一方面肾小球对水、钠滤过功能减退,但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功能却并不相应的减退,以致体内水、钠潴留而引起水肿。此种情况最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时。

5、激素原因

肾脏病时,常常继发内分泌功能改变,如醛固酮、雌激素等增高,皆可引起体内水、钠潴留而引起与/或加重肾病性水肿。

肾病水肿成因如此众多,治疗肾病水肿也就不能单刀直入了。随着肾病医学的不断发展,治疗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肾病康复机率大大提高。随着人们对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

肾病专科医院迅速崛起,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逐渐在医疗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并推出大量肾病治疗新方法,对肾病传统治疗方式、方法形成强烈的抵制势头。

2患了肾病为何水肿?

水肿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无可见的浮肿,仅有体重增加(隐性浮肿)或在清晨眼睑稍许肿胀。

重者可全身明显水肿,甚至有胸、腹腔积液,致体重增加数十公斤(重度浮肿)。

引起浮肿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肾脏患病时身体的免疫损害使全身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致血浆内的水分渗向组织间隙。

二、当肾脏患病时,肾脏的滤过面积减少,通透性降低,及血流量减少,但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完好,从而产生少尿。

三、肾脏患病时,常有大量蛋白尿,若时间长可引起体内蛋白质的不足,形成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细胞外液滞留在组织间隙,引起浮肿。

四、肾脏患病时,肾血流量减少,肾实质缺血,而增加分泌肾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促使肾上腺皮质增加醛固酮的分泌,导致肾小管中水、钠的重吸收增加和潴留。

另外,低蛋白血症还可引起有效血容量减少,致使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引起浮肿。

3水肿一定是肾病吗

水肿由皮下组织的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增多所致。水肿是各种类型肾脏疾病的最常见表现之一,而且经常是肾脏疾病的唯一表现,因此,若您的眼睑、下肢等处发生水肿的时候,应该及时去查一下尿液和肾功能,以了解是否患有肾脏疾病。水肿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很多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除了肾脏病可引起水肿外,很多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水肿。水肿可以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水肿两大类。全身水肿指水肿分布范围广,呈对称性,但不一定真正表现为全身都水肿,最常见的是双侧眼睑和双侧下肢水肿。全身性水肿主要见于心脏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三尖瓣关闭不全及狭窄和肺源性心脏病等、肝脏疾病肝硬化、肝癌、慢性活动性肝炎等、肾脏疾病急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垂体前叶腺瘤或某些异位肿瘤分泌过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增多症、妇女经前期水肿等以及营养代谢障碍维生素月缺乏症等。要鉴别全身水肿是否是心、肝或肾脏引起的,应该并不复杂,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简单的化验,基本就可以得到明确诊断。一般来说,心脏病发展到可以引起水肿的程度时,往往有明显的心功能减退表现,如轻度活动后就感到胸闷气促;肝脏疾病一般需发展到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引起水肿,患者往往有慢性肝病史和相应的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查发现肝功能明显异常,月超常提示肝硬化和腹水。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则通过尿液常规检查和抽血化验血肌酐,大多数可以得到明确诊断,但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不能根据一次尿液检验结果就下论,如果化验检查尿液改变很轻或正常,最好再复查尿液常规,而且必须按照要求留取尿液并及时送检;

第二,如果尿液检查有异常,不要武断地认为水肿就是肾脏病引起的,因为轻度肾脏疾病一般是不会引起水肿的。如果心、、肝肾都没有比较严重的疾病,接下来应该进一步排除内分泌疾病。如上所述,很多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下、醛固酮增多症等可以引起全身水肿,但要排除内分泌疾病就相对困难一些,因为其临床表现相对隐匿和复杂,此时需要您的耐心,有的患者抱怨医生抽了那么多血,报告出来得那么慢,到最后还是讲不清楚,这是因为不了解水肿的复杂性。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维生素月缺乏症等蛋白质营养不良、引起的双下肢水肿,但因不注意饮食平衡而导致维生素月缺乏症者,经非常少见,似有员增多趋势。

4肾病患者出现水肿怎么办?

在肾炎患者中,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是当肾炎患者出现严重水肿时,对其日常饮水量应加以控制,以免饮水过多而导致病情加重。具体的,看看肾病专家是怎么说的。

对于肾炎水肿症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免肾炎病人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限制肾炎病人的每日饮水量。由于病人间个体差异较大,病情也不同,应根据病人病情对其日常饮水要加以严格控制。

水肿严重,尿量又少的病人,则要限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更应严格限水,如无需要,不要静脉滴注液体,为了减少入水量,连汤剂中药也要限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像一个25公斤重(大概7~8岁)的孩子,每天进入身体的水(包括喝的、静脉滴注的等)是不能超过400毫升加上当天尿量的,而一碗中药已占去此限量的一半以上,限制了其他需补的液量。千万不要以为尿少是水不够,而用喝水的办法来利尿。

5水肿严重是不是肾病更加的严重

引起肾性水肿的原因较为复杂。可为: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但球-管失衡,即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致水钠潴留;③大量蛋白质丢失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选出。总之,水钠潴留和水分跑进组织间隙是造成肾性水肿的基础。

有些慢性肾脏损害,尽管肾组织破坏很重,但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更明显,此时,即使肾小球滤过率已降得很低,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比肾小球滤过率更差,没有水钠潴留,所以病人可以没有水肿或水肿很轻。

在某些肾脏损害并不太重的肾病综合征病人,此时肾脏的病理改变仅为微小病变,基底膜损害的电荷屏障为主,但由于大量白蛋白丢失,使病人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移向组织间隙。

同时由于水分外移,血容量下降,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致水钠潴留。这种病人水肿严重,可出现胸水、腹水或心包积液,像个大"水袋"。但经激素等药物治疗,可以很快恢复。

由此可见,虽然肾性水肿的基础都是水钠潴留和水分移向组织间隙,但由于其产生水肿的侧重点不同,水肿的程度也不完全一致。而这种程度的不同与肾脏病变的程度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水肿的程度与肾脏损害的程度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觉得《水肿当心是肾脏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