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IgA肾病的残酷现实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6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IgA肾病是我国尿毒症的重要原因IgA肾病的病情多呈慢性进行性发展,一般情况下起病10年后约10%-20%的患者需要透析治疗,20年后这一比例提高到30%-40%,约占我国透析患者的30%。

1IgA肾病的残酷现实!

尿液是人体重要的排泄物,血液中的各种代谢废物、毒物和药物等主要从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尿液成分的变化不但反映肾脏情况,也反映身体其他脏器系统病变,而尿液检查也成为窥视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其重要性毫不亚于血液检查。

■血尿是很多疾病的重要信号 顾名思义,血尿是指尿液中带有血液,是很多肾脏疾病和其他疾病的重要表现。绝大多数情况下,眼睛是看不出血尿的,必须用特殊的仪器或显微镜才能发现。少数严重的血尿,肉眼就能看到尿液呈现红色,称为肉眼血尿。由于血尿往往出现在疾病的早期,患者一般没有身体不适,所以容易被患者甚至医生忽视,或者在没有明确病因的情况下盲目地用一些“保肾、止血”的中药和西药,从而错过治疗良机,酿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实际上,很多血尿是由各种健康体检发现的。因此,定期体检包括尿液检查是健康的重要保证。

■IgA肾病是引起血尿的重要原因IgA肾病,即是免疫球蛋白A(IgA)沉积在肾小球引起的病变。在我国,IgA肾病是血尿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而血尿也是IgA肾病的主要甚至唯一的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除了血尿,还可表现为蛋白尿、肾病综合症,更有部分患者是以高血压、眼睛面部或腿脚水肿、腰酸、易疲劳、贫血、不孕等非特异的症状起病,所以容易被忽略和延误诊断,错过早期治疗的良机。

■IgA肾病是我国尿毒症的重要原因IgA肾病的病情多呈慢性进行性发展,一般情况下起病10年后约10%-20%的患者需要透析治疗,20年后这一比例提高到30%-40%,约占我国透析患者的30%。

IgA肾病的演变过程也各不相同。有些患者常在感冒、扁桃体炎甚至腹泻后出现肉眼血尿和病情加重。有些长期存在血尿或同时有蛋白尿,这时大部分患者并无不适感觉,容易造成疏忽,放松治疗。更有部分患者的血尿即使不治疗也可暂时甚至较长时间消失,这时大家往往误认为血尿已治愈,使病情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加重,肾功能不断下降。

另外,对于IgA肾病来说,蛋白尿是衡量病情十分重要的指标,应长期定期检查蛋白尿,尤其是24小时尿蛋白的定量检查。IgA肾病即使少量蛋白尿也不能大意,应该积极治疗。

所以,IgA肾病患者要注意长期规则的检查和治疗,即使目前治疗效果不好,也不要失去信心,不断上市的新型药物正在成为IgA肾病治疗的有力武器。

总之,血尿是肾脏疾病的早期和重要的信号,是身体对疾病“无声的抗议”,IgA肾病是血尿的重要病因,如不积极治疗,相当部分患者将发展为尿毒症。因此,一旦发现血尿,必须顺藤摸瓜、一查到底,只有明辨病因、对因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怎么检查预防肾脏疾病

尿常规检查是体检中简便易行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它可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统的情况,对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很多早期肾脏病就是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的。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尿色、透明度、酸碱度、尿

预防肾脏疾病要做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是体检中简便易行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它可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统的情况,对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很多早期肾脏病就是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的。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尿色、透明度、酸碱度、尿比重、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以及尿离心后沉渣做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管型的计数。许多肾脏病变早期可能无症状和体征,但这时候尿液检查已有异常。

尿沉渣可判断肾脏病

尿沉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通过对尿红细胞形态分析来了解红细胞的来源。正常红细胞的形态像一个盘子,中间有一个凹陷。如果红细胞形态是正常的,考虑红细胞来源于肾以下,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炎症或结石。如果红细胞形态异常,考虑红细胞来源于肾脏。如果尿中有红细胞,且同时有管型尿或每天有大于1克的蛋白尿,已经可以确定肾脏疾病的存在。

健康体检的时候,认真做尿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果检查结果正常,也可以为自己的健康档案留下详细的记录。

3肾孟肾炎怎么进行尿液检查方法

是最简便而可靠的检测泌尿道感染的方法。宜留清晨第一次尿液待测,凡每个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5个/Hp)白细胞称为脓尿。现用试纸法检测白血球,简称尿入联,机理是白细胞中含有酯酶,可产生哚酚与试纸中的重氮盐产生紫色反应,当白细胞超过10个/ml时呈阳性反应,但甲醛等防腐剂可造成假阳性反应。试纸中应用Griess硝酸盐还原试验,即肠道细菌能将尿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使试纸显色(粉红色),革兰阳性性菌和假单胞菌对此不敏感,大量维生素C可呈假阳性反应,患者宜在服用此药后至少10小时以上收集尿标本。

急性泌尿道感染时除有脓尿外,常可发现白细胞管型,菌尿,有时可伴显微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尤其是布鱼虾杆菌、奴卡杆菌及放线菌(包括结核杆菌)感染时。偶见微量蛋白尿,如有较多蛋白尿则提示肾小球受累及。

尿细胞学检查:以往认为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5/ml有临床意义,小于104/ml为污染所致,现大量事实证明约92%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菌落计数大于105/ml,仅70%左右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菌计数超过105/ml,而20%~30%的患者其菌计数仅有103~105/ml,尤其是大多数下尿路感染乾。

菌落计数不高的原因有:尿频尿急等刺激症状明显使尿液在膀胱内逗留的时间太短暂不利于细菌的繁殖;抗菌药物的治疗;快速利尿;特别酸化的尿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尿路梗阻;腔外感染;或是厌氧菌等需要特殊培养基的细菌感染。革兰阳性细菌分裂慢,且有疑集倾向,故菌落叶计数往往偏低,因此有临床症状者菌落计数在103~104/ml也需考虑感染存在。

综合以上所述,一般肾孟肾炎在急性期需要做尿液的检查既可知道肾病的损害情况,而且通过这能确定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方案。

4尿液检查

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尿液检查最好采用清晨第一次尿。这是因为睡眠中不摄入水分,晨尿处于浓缩状态,容易检出尿中的细胞成分。这种浓缩状态也适合检查尿中的细菌。

而所谓体位性蛋白尿,是在即使肾功能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生理性蛋白尿。这时检测起床活动前的晨尿,尿蛋白则变为阴性,可排除误诊的可能性。

但在门诊诊察中,患者不太可能带来晨尿,一般可随时采集尿样进行检查。但在医师指定进行晨尿检查时,就需改日将晨尿放入试管中拿到医院进行检查。

现在多采用试纸法进行尿液检查。饮食、体位(起立或卧位)、运动、药物等对这种检查结果都有影响。剧烈运动之后,蛋白、潜血反应都可以出现阳性,因此在去医院前不要进行慢跑等运动。

大量服用维生素C后,即使存在尿糖也可能表现为阴性。因此检查前需避免服用维生素C。而女性,如果阴道分泌物混入尿中,则可检查结果出现误差,必须注意留尿时除去开始的和最后的尿液,而采集中段尿液进行检查。

此外如果将尿液长时间放置,那么即使有尿糖也会被细菌消耗掉而变成阴性,而且尿胆原、尿胆红素、酮体等也可能变成假阴性。

5怎么看懂尿液检查报告

如何看懂尿液检查?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尿量 正常情况:1000-2000ml

多尿: 经常尿量超过2500ml/日,为多尿

少尿: 尿量少于500ml /日为少尿

尿液颜色 正常情况:淡黄色.随饮水及出汗多少,色泽深浅可有不同.

尿色深红带黄如浓茶样,见于胆红素尿,尿色为浓茶色或酱油色,见于血红蛋白尿;尿色呈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见于血尿.白色乳样尿液称为乳糜尿,见于血丝虫病或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肾周围淋巴管引流受阻.乳糜尿应与尿内磷酸盐和碳酸盐的灰白色相鉴别.后者多见于儿童,寒冷的天气易发生,系正常现象,必要时可作化验检查.许多药物可引起尿液颜色发生改变.使尿液变黄的:黄连素,阿的平,复合维生素B,四环素,维生素B2,利福平,磺胺嘧啶,痢特灵,一粒丹,复方大黄片等.使尿液变赤黄或棕色的;呋喃妥因,扑疟喹宁,伯喹,磺胺类药物.使尿液变红的:氨基比林,酚肽,苯 妥英钠,利福平,冬眠灵.使尿滚变绿色的:消炎痛,亚甲蓝,阿米替林.使尿液变暗黑色的:灭滴灵,甲基多巴,左旋多巴,雷米封,山梨醇铁.使尿液变棕黑色的:非那西丁,奎宁.

尿液气味 正常情况:新鲜尿液无特别气味.

刚排出的尿液即有氨臭味,见于慢性膀胱炎及慢性尿潴留;有苹果样气味见于糖尿病酸中毒;有些药品和食物如蒜,葱等亦可使尿液呈特殊气味。

尿蛋白 正常情况:阴性

增高: 见于各种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多囊肾,全身性疾患累及肾脏.药物引起的肾损害等.

尿蛋白定性与大致的蛋白质含量:

符号 混浊程度 估计蛋白含量

- 清淅无混浊 阴性:无蛋白质

± 仅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时呈白色混浊 微量:约0.01g/dlc 以下

+? 白色轻度混浊而无颗粒 少量:约0.01-0.05g/dl

++ 明显白色颗粒样混浊 中量:约0.05-0.2g/dl

+++? 白色絮状混浊 大量:约0.2-0.5g/dl

++++ 凝团块状混浊? 极大量:>0.5g/dl

尿糖 正常情况:尿糖定性正常为阴性.

增高: 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慢性肝脏病等

尿糖定性与尿糖的大致含量:

符号 颜色变化估计尿内糖含量

- 颜色不变 阴性:尿内无糖

± 不变色,冷却后有少许绿色沉淀 微量:少于0.25g/dl

+? 略有颜色改变 少量:0.25-0.50g/dl

++ 绿黄色 中量:约0.5-1g/dl

+++? 土黄色 大量:1-2g/dl

++++ 棕红色?? 极大量:>2g/dl

尿沉渣镜检 正常情况:白细胞<5个/HP; 红细胞0~1个/HP, (儿童)<3个/HP ;上皮细胞0~少量/HP; 管型0/HP或偶见透明管型

白细胞增多: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泌尿系结核(肾结核、膀胱结核),泌尿系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

红细胞增多:泌尿系结石、结核及肿瘤,肾小管肾炎,泌尿系血管畸形,出血性疾病等。

管型增多: 红细胞管型:肾脏病变急性期。

白细胞管型(脓细胞管型):化脓性感染(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上皮细胞管型:急性肾炎,急进型肾炎,子痫,重金属中毒,化学物中毒,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

颗粒管型: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后期,药物中毒,类脂性肾病,急性肾衰(肾衰管型)等。

尿胆红素 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 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尿胆素 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 肝功能异常,红细胞破坏增加,肠梗阻,长期便秘,急性发热

尿酮体 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 糖尿病,饥饿,呕吐,脱水,发热,甲状腺机能减退

尿胆原 正常情况:小于1:20

增高: 肝功能异常,红细胞破坏增加,肠梗阻,长期便秘,急性发热

降低: 胆管阻塞,急性肝炎,腹泻

尿比重 1.008-1.03

增高: 糖尿病,急性肾炎,腹泻,呕吐,发热。

降低: 尿崩症,饮水过多,肾功能衰竭晚期,使用利尿剂。

尿酸碱度 正常情况:5.0~7.0

增高:呼吸性碱中毒,某些代谢性碱中毒,泌尿系变形桿菌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低钾性碱中毒,应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等。

如果觉得《IgA肾病的残酷现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