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生活中怎么预防直肠息肉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2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运动对直肠息肉有什么作用,预防直肠息肉要注意什么,运动对直肠息肉有什么影响,其中又有哪些细节要注意的?请阅读以下文章的详细解析。

1生活中怎么预防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从病理上来看,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介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直肠息肉。

1、饮食方面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2、运动方面

适当的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3、起居方面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细胞增生,突变疾病远离自己。

4、良好的心态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2怎么运动预防直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发生癌变导致结肠癌的重要原因,因此人们对于此病也十分关心。近日,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的研究者报告,只需要每天进行一个小时的低强度训练,就可以帮助高危人群起到预防结肠息肉的作用。

每天运动一小时可防结肠息肉

据悉,Sloan㎏ettering纪念癌症中心Sanchez住院医师说,这些研究结果应该使没有时间或金钱成为健身俱乐部会员或上健身课的个人鼓起勇气。他说,“我们发现每周1小时低强度锻炼——步行或爬楼梯的益处,这对多数人来说是可行的,对不能参加健身房或体育设备运动的低收入人群特别重要。”

研究纳入种族因素更加客观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虽然过去也证明了体力活动是预防结肠癌发病的保护因素,但没有观察体力活动对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影响,而此次研究则纳入了种族因素,更加具有客观性。

Sanchez医师及其同事纳入服务于各低收入社区的1所医院的982例中年患者。一半以上是拉丁裔美国人,20%是亚洲裔美国人,15%是非洲裔美国人。根据筛查问卷,若受试者结肠息肉发生危险不增加则纳入研究(例如无症状,没有息肉或癌症个人史或家族史)。

通过结肠镜检查,研究者发现在每周运动不到1小时的患者中33%的患者有息肉;而每周运动在1小时以上的患者中25%的患者有息肉。超重和肥胖患者的息肉发生率更低,虽然这些人体重指数较高,但从运动中获益更大。

不过目前仍然需要进一步确认的是,什么样的运动强度对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最大。

3怎么运动预防直肠息肉方法

结肠息肉是发生癌变导致结肠癌的重要原因,因此人们对于此病也十分关心。近日,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的研究者报告,只需要每天进行一个小时的低强度训练,就可以帮助高危人群起到预防结肠息肉的作用。

每天运动一小时可防结肠息肉

据悉,Sloan‐Kettering纪念癌症中心Sanchez住院医师说,这些研究结果应该使没有时间或金钱成为健身俱乐部会员或上健身课的个人鼓起勇气。他说,“我们发现每周1小时低强度锻炼——步行或爬楼梯的益处,这对多数人来说是可行的,对不能参加健身房或体育设备运动的低收入人群特别重要。”

研究纳入种族因素更加客观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虽然过去也证明了体力活动是预防结肠癌发病的保护因素,但没有观察体力活动对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影响,而此次研究则纳入了种族因素,更加具有客观性。

Sanchez医师及其同事纳入服务于各低收入社区的1所医院的982例中年患者。一半以上是拉丁裔美国人,20%是亚洲裔美国人,15%是非洲裔美国人。根据筛查问卷,若受试者结肠息肉发生危险不增加则纳入研究(例如无症状,没有息肉或癌症个人史或家族史)。

通过结肠镜检查,研究者发现在每周运动不到1小时的患者中33%的患者有息肉;而每周运动在1小时以上的患者中25%的患者有息肉。超重和肥胖患者的息肉发生率更低,虽然这些人体重指数较高,但从运动中获益更大。

4直肠息肉有哪些预防保健方法

直肠息肉是直肠良性肿瘤的一种,是直肠内有粘膜覆盖的肿物,呈小的结节状粘膜隆起或为大的带蒂的肿物,一般为单个,少数为多个,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肠或累及结肠者谓之息肉病。

直肠息肉应该如何预防?

1、及时治疗肛门内外痔、肛漏、肛裂、肛窦炎及慢性肠炎等疾病。

2、保持肛周清洁卫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儿童型直肠息肉主要发生于5-10岁儿童,多数小于1cm,单个,带蒂,会自行脱落,因炎症和腺体阻塞潴留所致,临床上除便血外并无其他大碍。成人直肠息肉病理类型多,具癌变趋向,因而一经诊断,宜早行手术切除之。

直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已被学者公认为癌前期病变。所以直肠息肉患者的定期随访已被提到防治早期肠癌的高度来认识。因此,直肠息肉尤其腺瘤性息肉,定期随访是防止息肉恶变的重要一环。

息肉的再检出率较高,国外报道13%~86%不等,新检出的息肉除部分为残留息肉再次生长的复发息肉外,一些为大肠新生息肉和遗漏息肉。为保持肠道无息肉状态,防止直肠癌的发生,制定一个经济有效的随访时间是必要的,目前国际上对腺瘤随访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在波士顿召开的第三次国际大肠癌会议中大肠腺瘤组讨论建议的方案较为详细。他们指出腺瘤患者在腺瘤切除后再发新腺瘤及局部腺瘤再复发的危险不一,故应区别对待:凡是单个、有蒂(或广基但《2cm管状腺瘤,伴轻或中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癌属低危险组。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属高危险组:多个腺瘤、腺瘤直径》2cm,广基的绒毛状或混合型腺瘤,腺瘤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或伴原位癌,腺瘤已有浸润性癌变者。高危险组的随访方案是腺瘤切除,3~6月作内镜检查,如阴性隔6~9月再检查1次。如再次阴性可隔1年检查。如仍为阴性,每3年再检查l次,但期间每年需作大便潜血检查。低危险组腺瘤在切除腺瘤后1年复查,如阴性可每隔3年检查1次,共2次,然后每隔5年检查1次。但在随访时间,每年须作大便潜血试验。复查中一旦发现息肉即行内镜摘除。

直肠息肉是直肠良性肿瘤的一种,是直肠内有粘膜覆盖的肿物,呈小的结节状粘膜隆起或为大的带蒂的肿物,一般为单个,少数为多个,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肠或累及结肠者谓之息肉病。息肉源于炎症的称炎性息肉;粘膜呈增生性改变的无蒂结节称增生性息肉;由肠上皮生长的有腺瘤性息肉、绒毛乳头状腺瘤息肉,此类息肉容易恶变。

5详解:预防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从病理上来看,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起自息肉,及早切除息肉能降低癌的发生,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受到重视。

专家详细介绍预防直肠息肉的方法如下:

1、锻炼身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2、绿色食品: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3、饮食清淡: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保持乐观: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5、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6、生活规律: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肠息肉。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细胞增生,突变疾病远离自己。

如果觉得《生活中怎么预防直肠息肉》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