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酒渣鼻的临床表现与预防方法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6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酒渣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好发于中年人,下面就一起来看下酒渣鼻的临床表现症状与预防方法。

1酒渣鼻的临床表现与预防方法

酒糟鼻又名玫瑰痤疮,多见于中老年人,损害特点是在颜面中部发生弥漫性潮红,伴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由于颜面血管运动神经失调,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所致。

临床表现

1、损害初发为暂时性红斑,继而持久不退,并有毛细血管扩张。此后在红斑基础上成批出现丘疹,有的变为脓疱、脓性丘疱疹及结节。严重者局部组织肥厚,形成鼻赘。

2、皮损发生于面部,特别是鼻部及其两侧。

3、刺激性食物,胃肠功能紊乱和内分泌障碍可诱发本病。

[诊断]

1、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特征,即可诊断。

2、需与寻常痤疮鉴别,后者好发于青春期,皮损除侵犯面部外,胸背部也常受侵犯,常伴黑头粉刺,鼻部常不受侵犯。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内服药治疗:灭滴灵0.2g,每日2次,连服6周;四环素0.25g或强力霉素o.1g,每日1次,或美满霉素50mg,每日2次,连服数周;维生素B2、B6可配合服用。

(2)外用药治疗:局部外用复方硫黄洗剂、1%灭滴灵霜、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等。

2、中医药治疗:本病多属肺胃积热。

治法:清泄肺胃,佐以凉血。方药:枇杷叶15克、桑白皮15克、栀子10克、黄芩1O克、丹皮10克、黄连6克、紫草10克、赤芍15克、生甘草10克。

随证加减:脓疱明显者,加地丁15克、公英15克;鼻赘形成者,加丹参30克、莪术10克、夏枯草15克。 外用中药治疗法同寻常痤疮。

[预防与调养]

1、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忌食辛辣、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激的情绪波动。

3、宜用温水洗脸,避免过冷、过热及不洁净物品的刺激。

2酒渣鼻的表现

组织病理:

1.红斑期 真皮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非特异性炎症浸润。

2.丘疹脓疱期 丘疹的组织病理为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浸润常在浸润中央可见有成团集簇的上皮样细胞。脓疱的组织象为嗜中性粒细胞聚集于毛囊内。

3.鼻赘期 其病理变化为表皮增殖皮脂腺增多且极度肥大。真皮的大部分由皮脂腺占据。结缔组织增生肥厚毛细血管扩张并有轻度炎性反应。

本病好发于颜面中部以鼻尖、鼻翼为主,其次为颊部颏部、前额,常对称分布多发于中年人,妇女较多,患者多并发皮脂溢颜面犹如涂脂。皮损表现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和有炎症的毛囊丘疹及脓疱等病程缓慢,可分为三期,但无明显界限。

临床表现

1.红斑期 局部皮肤弥漫性潮红或散布的红斑开始为暂时性,时现时退,以后屡次发生而长期存在终于永久不退,局部皮肤油腻,此时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扩大尤以鼻尖及鼻翼的浅血管往往很明显,呈树枝状。有时毛细血管扩张较潮红为明显有时则潮红较毛细血管扩张明显。

2.丘疹脓疱期 病情继续发展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成批的毛囊性痤疮样丘疹、脓疱,但无粉刺形成尤以鼻尖为重,此时毛细血管扩张更为明显,纵横交错呈蛛网状有少数病例可并发结膜炎、睑缘炎。

3.鼻赘期 病期长久者由于患部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肥厚、血管扩张,致使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称为鼻赘。其表面凹凸不平皮脂腺口明显扩大,挤压时有白色粘稠的皮脂分泌物溢出,毛细血管显著扩张

3酒渣鼻预防护理手册

酒渣鼻常发于颜面中部、鼻尖和鼻翼部,还可延及及两颊、颌部和额部。轻度者只有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皮肤潮红,油脂多。进而可出现红色小丘疹、脓疱。严重者鼻端肥大、毛囊哆开而形成鼻赘。

预防以及护理:

1、禁用有刺激性的化妆品。

2、平时经常用温水肥皂洗涤。

3、忌食辛辣、酒类等辛热刺激物。

4、禁止在鼻子病变区抓、搔、剥及挤压。

5、不宜在夏季、高温、湿热的环境中长期生活或工作。

6、每次敷药前,先用温水洗脸,洗后用干毛巾吸干水迹。

7、保持大便通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大便不通,肺火更旺。

4酒渣鼻的预防护理

酒渣鼻俗称"红鼻子"或"红鼻头",是发生在面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常发于颜面中部、鼻尖和鼻翼部,还可延及及两颊、颌部和额部。轻度者只有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皮肤潮红,油脂多。进而可出现红色小丘疹、脓疱。严重者鼻端肥大、毛囊哆开而形成鼻赘。 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在皮脂溢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病。

现介绍其的预防以及护理:

1、忌食辛辣、酒类等辛热刺激物。

2、保持大便通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大便不通,肺火更旺。

3、不宜在夏季、高温、湿热的环境中长期生活或工作。

4、平时经常用温水肥皂洗涤。

5、禁止在鼻子病变区抓、搔、剥及挤压。

6、禁用有刺激性的化妆品。

7、每次敷药前,先用温水洗脸,洗后用干毛巾吸干水迹。

5预防酒渣鼻的妙招

酒糟鼻又名玫瑰痤疮,英文名Rosacea,中医别名赤鼻、酒齄鼻俗称红鼻子或红鼻头,是一种发生于面部中央的慢性皮肤炎症。早期表现为在颜面中部发生弥漫性暗红色斑片,伴发丘疹、脓疱和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出现鼻赘。本病常并发脂溢性皮炎。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毛囊虫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嗜酒、辛辣食物、高温及寒冷刺激、消化、内分泌障等也可促发本病。

中西药在酒渣鼻的病因上各有见地:中医认为酒渣鼻是因饮食不节、肺胃积热上蒸、外感风邪、血瘀凝结所致;西医认为酒渣鼻是因螨虫感染而引起的。那么中医对酒渣鼻的预防有什么妙招呢?

怎样预防酒渣鼻?

一般注意以下几点方可有效预防酒渣鼻:

1、饮食因素:酒渣鼻在饮食失调、胃肠功能紊乱、冷热不均的时候,以及过食辛辣刺激、茶、酒、咖啡等刺激性食品,可以使颜面部血管运动神经功能失调,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时会发生。所以从中医病因看酒渣鼻的预防,饮食方面要做到:

①少吃油腻食物,如动物油、肥肉;

②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B2的食物和新鲜水果、蔬菜,少吃油炸食品、糕点等,以减少皮脂的分泌;

③避免促使面部皮肤发红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生葱、生蒜、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2、毛囊虫感染因素:在许多酒糟鼻患者可在皮损部位找到毛囊蠕形螨,所以在预防方面,这也是主要一点。定时除螨,不要和痤疮、酒渣鼻患者共用一条毛巾。

此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焦虑不安、高温、高寒、妇女闭经、内分泌失调、病灶感染等因素,均可诱发酒渣鼻。

专家提醒:酒渣鼻的预防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高温高寒环境,修身养性,从日常饮食进行身体调护,避免内分泌失调和不良情绪,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如果觉得《酒渣鼻的临床表现与预防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