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医疗改革最早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2023-07-02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2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1985年以“给政策不给钱”的方式启动了医改,改革的主线还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的自主权,这差不多也是当时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改革取得了与初期国有企业改革相类似的效果,即医院的效率极大改善,服务量持续增长,而财政对卫生的投入占比也开始逐步减少,个人医疗费用支付比例逐步提高。

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

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的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要“遵循价值规律,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体系,调整收费结构,保证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放开特殊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价格。基本服务部分,适当调整技术劳务项目的收费标准,逐步实现按成本收费特殊服务部分,分别情况实行浮动定价、同行定价或自行定价”,同时,要“积极推广形式多样、项目不同、标准有别”的医疗保险制度。1994年底,国务院率先在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进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试点,为全国性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路。经过1996年和1997年的试点扩围,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改革最早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1985年

 一)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探索(1978—1997)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配合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主要围绕医疗费用控制、建立责任共担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探索采取自下而上、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部分企业和单位以医疗费用控制为核心推进自发改革,采取医疗费用定额包干的做法,“剩余归己,超支自理”。此后,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逐步介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探索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的社会统筹和大病医疗统筹,开始要求个人自付一定比例。自1989年起,中央政府开始主导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统账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探索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各地陆续推进改革试点,并在改革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两江”(江苏镇江与江西九江)的“三段通道”模式,海南、深圳的“板块”模式,青岛、烟台的“三金”模式等不同的“统账结合”模式。

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迅速走向衰落。全国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生产大队)比例由1976年的90%猛降到1986年的4.8%。20世纪90年代,为减轻农民日益沉重的医疗负担,国家积极推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恢复和重建,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总体收效甚微。1998年农村自费医疗比例高达87.44%,农民医疗负担沉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

医疗改革最早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1998年

医保是从1998年开始的。1988年,中国政府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

如果觉得《医疗改革最早从哪一年开始实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