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社会监督的有效性的前提是什么

2023-07-16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 分钟。

一是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即政务公开。 二是社会监督必须与国家权力体系的监督相结合。

社会监督,是指社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以法律和社会及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对执政党和政府的一切行为进行监督,主要有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两种社会监督的行为主体,是不具有国家权力的各政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公民个人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力量,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直接体现。

这种监督的特点是非国家权力性和法律强制性,监督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民主化水平和有关人员的法律意识、民主观念、道德水平以及社会舆论的作用。

社会监督的有效性的前提是什么

社会监督是指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活动的监督。它凭借的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而不是凭借国家权力和政治权力。在我国,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新闻机构及公民个人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监督,都属于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具有两个前提:

一是公共行政的透明度

二是社会监督必须与国家权力体系的监督相结合。

如果觉得《社会监督的有效性的前提是什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