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龙虾翻身了是什么原因

2023-07-2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3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发生的原因:

1.池塘的水质问题原因,有机质多 的话也很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

2.虾塘里面的淤泥沉积的太多。

3.暴雨的天气导致的水体对流,要是这三个因素凑到了一起的话,就会导致水体溶氧在短时间内急剧消耗,就会出现翻塘!

龙虾翻身了是什么原因

夏季高温持续过后天气突变,特别是降雨过后,水中溶解氧急速降低,鱼虾出现缺氧浮头泛塘的现象。养殖户一年心血打水漂。

在水体中,氧气以溶氧(DO)的形式存在。溶氧是水产养殖的警备线,养殖动物的呼吸生长,水体微生物的繁殖,底质的调控,都与溶氧息息相关。

溶氧不足的原因

养殖水体缺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天气突变

进入水体中的氧气减少,同时,养殖动物的代谢水平会提高,耗氧增加,造成水体溶氧不足。

2、藻相不稳定

出现“倒藻”现象后,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弱,产氧少。同时,藻类在死亡后,分解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严重缺氧。

3、底质恶化

水体富营养化,池塘底部的微生物耗氧繁殖,从而导致溶解氧降低。池塘底部严重缺氧。

溶氧不足的危害

1、缺氧抑制养殖动物的生长

养殖生物为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呼吸耗氧。很多养殖户都知道,若水中溶氧量偏低,鱼虾就会游向水面,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浮头”,当水体中溶氧量不足时,导致鱼虾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减缓甚至停滞,体质下降易得病。所谓的“一天缺氧,三天不长”。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增氧,导致鱼虾大量死亡,漂浮在池塘水面,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泛塘”。

2、缺氧容易引起“倒藻”

藻类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是在夜间,藻类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若是溶氧不足,藻类夜间缺氧,极有可能发生“倒藻”,有益藻“倒藻”,迅速消耗氧气,加重养殖动物缺氧,有害藻“倒藻”释放大量藻毒素,使养殖动物中毒,甚至大规模死亡。

3、缺氧容易引发疾病

水体中的有益菌发酵需要大量氧气,常用的有益菌,如芽孢杆菌等都是好氧菌。若是水体中溶氧不足,芽孢杆菌繁殖速度慢,甚至因为竞争抑制被厌氧有害菌代替了原来的优势地位,引发一系列的病症,如弧菌引起的肠炎,干胰脏损伤等。

4、缺氧引发底质恶化

水体底层含有大量的死亡藻类、浮游动物尸体以及残饵、粪便等,有氧条件下,能加速它们的氧化分解,促进水体有机物质循环。若是水体中溶氧不足,有机物氧化不完全,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使养殖动物中毒,轻则活力差,重则导致死亡。

溶氧不足的解决方法

溶氧不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一、培养良好的菌藻

藻类的光合作用是池塘水体溶氧的重要来源,保持良好的“藻相”,可以达到良好的增氧效果。

二、实时监测

重点监测溶解氧,常规监测方法只能定时定点取水监测,不能反映整个水体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底部水体。底部水体的指标决定整个养殖水体的状况。目前,在线监测设备成为主流的监测方法,能够实时监测水质指标,出现缺氧现象能够及时预警。

三、增氧产品

增氧产品种类繁多。如增氧药品(化学方法),增氧机(物理方法)等。传统的增氧产品受技术和配方制约,一般为3-8小时集中放氧。该类集中放氧的产品短时间内迅速放氧,但氧气容易快速溢出水体,池塘存留效果差,且对养殖动物刺激性较大。最新的技术是采用先进的缓释技术和特殊配方,使氧气可以在池底缓慢释放,增氧效果长达30

如果觉得《龙虾翻身了是什么原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