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日籍抗日烈士福健一夫 为掩护中国战友壮烈牺牲(后被同胞肢解)

2023-07-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抗日战争胜利后,彭真曾说过:“我党20多年来最苦的三件事就是,第一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第二师南方三年游击战,第三师东北抗日联军的14年艰苦战斗”。这话属实没错,当年在全国的抗日战场中,当属东北的抗战最为艰苦。因为1931年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率先攻占了中国东北,后续还从国内武装移民了四十多万人到东北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

弃暗投明

就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不甘心被殖民的东北人民开始了英勇的武装起义斗争,在共产党的号召下,组建了义勇军和抗日联军等游击队伍,在东北地区不断对日军发起攻击,消灭敌人。在作战过程中,东北的抗联一直处在孤军奋战的状态,完全没法获得其他地方的军事援助,在战斗中还有不少的将士因为看不到胜利的希望选择了叛变,当起了伪军。但是在这过程中,却有一个“例外”,有一名叫福健一夫的日军士兵,因为无法接受日军的暴行,便主动加入到了中国东北抗日联军中,开始了对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福健一夫在日本原本是一名建筑工人,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为了赚钱养家的他跟随侵华日军到了中国东北修建铁路,到了东北集安县的他当起了一名工头,负责监督中国劳工工作。据一些抗战老兵回忆说:福健一夫长得个头不高,留着络腮胡子,身体健壮但是有一些罗圈腿。福健一夫虽然是日本人,但是在中国当工头的期间,对中国工人的态度却特别和善,从不打骂工人,甚至还会同情工人的不容易。

中国劳工

那时,工人们特别抵制日本人的压迫,常常会在工作时间“磨洋工”,这一切都被福健一夫看在眼里,却从来没有管过,只有在上司检查时才会装模作样的“鞭策”工人,并且经常会为工人争取更多的薪酬和待遇,在中国人口中有着很好的口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所监督的工地进度往往会比别的地方慢很多,这导致了上级领导对他的不满,为了惩罚他,他的上司叫他到一线和工人一起劳动,但是这样的惩罚并没有改变他对工人的态度。

1938年的一天晚上,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杨靖宇率领一支队伍攻下了通化到集安的铁路沿线,解放了被抓捕的数百名工人,并且俘虏了一些日军,福健一夫就是其中的一名被俘人员。后来经过了解得知他就是一名小工头,还对中国工人很好,于是就他放了。但是他却不愿意回国,反而坚定地要参加抗日联军,他说道:“日本侵略中国不好,我是个受苦人,反对他们这么做,所以才想参加你们的队伍”。抗联看在他陈恳要求的份上,最终决定收留他。

英勇杀敌,壮烈牺牲

刚开始福健一夫为了得到部队的信任,每天都拼命地帮部队扛枪,经过一个月的试验,他用他的吃苦耐劳取得了队伍的信任,并领到了一支枪,正式成为了一名抗联战士。那时的抗联作战十分辛苦,经常靠吃野草、苞米粒、雪水充饥,但是他都没有过任何怨言,为人还是特别随和、上进。由于他的中文说得不太好,他在艰难的抗战途中还抽空学习中文,尽量与战士们交流。

1939年入冬前,杨靖宇司令命令福健一夫所在的队伍组建成粮食筹备队,去距离队伍三十多公里的地方进行筹粮、储粮工作,每天需要往返两地,还得躲避敌人的攻击,十分危险。但是福健一夫每次都兴冲冲地冲在背粮的最前面,丝毫不顾危险和辛苦,终于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他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后来,由于队伍中连长的叛变,将存粮的地方告诉了日军,导致粮仓被毁,粮食被多数运走,只留下了少数撒在地上的稻子。于是,福健一夫队伍里的十多人将带土的稻子收集了一下继续打游击,饿了就将稻子炒一下,搓掉外皮吃几口继续赶路。福健一夫在路上由于饥饿吃了过多带皮的稻子,导致便秘引发了直肠脱出,十分痛苦。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了不给战友添加负担,仍然强忍着痛苦跟着队伍前进。

结果在行军途中,他们被上百名日伪军盯上了,紧急关头,福健一夫和受伤的小万顺为了不拖累战士们,选择了留下来掩护其他战士撤退,为了保存力量,姜殿元等同志只好忍痛撤退。半个小时后,枪声逐渐消失,山谷中一片寂静。抗联战士们又偷摸返了回来查看状况,结果他们发现福健一夫和小万顺的尸体被敌人肢解得七零八落,同时战场有20多处敌人留下的血迹。于是,战士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将他们的遗体集中火化、安葬。

如今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了多半个世纪,但福健一夫这样一个为中国抗日事业做出贡献,并付出了生命的日本人,应该值得我们尊敬。

如果觉得《日籍抗日烈士福健一夫 为掩护中国战友壮烈牺牲(后被同胞肢解)》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