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70%老年人患有慢性病 但关注老年人健康(不应只关注“三高”)

2023-07-01 分类:养生资讯

随着老龄化的加快,慢性病逐渐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50岁以上民众逾7成至少罹患一种慢性疾病,许多老人为了避免成为“三高族群”,天天量血压、测血糖,但其实除了注意三高,老人更该重视骨质疏松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骨质疏松患者人群约7000万人,潜在患者高达2亿人。据现有统计显示,在5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中,骨质疏松患病率近30%,但人群对骨质疏松的认知显然不够,我国骨质疏松症诊断率不足20%。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终身名誉副理事长常映明说,我国不同地区骨质疏松防治技术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基层社区骨质疏松症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技术和力量明显滞后,这为患者的规范化治疗、防止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带来很大影响。

下来来看看自己是否有骨质疏松倾向吧!以下题目中有一道为“是”,即意味着有骨质疏松症高风险:

您是否曾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您经常大量饮酒吗?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您经常患腹泻吗?(由于消化道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关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是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导致患者容易出现骨折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国外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是造成健康余命缩短的第二名,仅次于肺癌,远胜于大众熟知的大肠癌与乳癌。

骨质疏松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的往往病因不够明确;

继发性骨质疏松病因明确,常因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亢、甲旁亢等)引起,也可因药物作用(如激素等)影响到骨代谢引发。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分类▼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主要发生在女性绝经后的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年龄息息相关,据悉2016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6%,也就是说平均每10人中就有将近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男性发病率为23%,女性发病率为49%。

医学专家表示,骨质疏松早期通常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如不引起重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疼痛、脊椎变形和骨折等情况,致残致死率很高。

骨折是骨质疏松常见的严重后果之一!

据悉2010年,我国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人数达到233万,其中脊柱椎体骨折患者111万,骨盆部位骨折36万。

另据统计,因骨松性骨折导致住院的患者中,有半数是髋骨骨折,髋骨骨折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行动力,导致长期卧床,甚至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有20%患者在1年内死亡,更有80%患者无法单独进行至少一项日常活动。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台湾枫城骨科医学会理事长、台大医院骨科部主任杨荣森表示,临床观察发现,骨质疏松症好发于BMI小于18、体重过轻的身材瘦小者;女性停经早、更年期后,加速骨质流失;患有内分泌疾病,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副甲状腺亢进;曾经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有骨折家族史者,也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身材瘦小●停经早、更年期后●内分泌疾病●曾接受化疗●骨折家族史

专家表示,很多人误以为多吃点钙片就能解决骨质疏松,其实,仅靠饮食调整、摄入钙片,并不能完全解决骨骼健康问题。

高危人群(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必须到正规医院接受骨密度检测,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通过合理药物治疗、调节生活方式,才可有效降低骨折的风险。

●多从事荷重运动:

许多研究证实,从事荷重的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减少跌倒的机会,以及增加平衡感,例如:慢跑、体操、球类运动、步行,都是不错的选择。

●摄取足够营养:

多吃包括蛋白质、钙质及维生素D、大豆制品、绿叶蔬菜及牛奶等高钙食物,尤其是牛奶可以多喝,有助钙质的吸收,最好每天饮用600CC,可分3次饮用,增高吸收效率。

●及早治疗:

女性进入更年期,雌性素急遽减少,骨质容易快速流失,可咨询医师评估补充激素治疗;若是骨质密度低、骨折病史患者,则须评估使用骨松药物治疗。

需注意,市面上钙片的品牌、配方多到令人眼花撩乱,到底该如何选择?

钙通常会和盐类组合成为化合物,如碳酸+钙=碳酸钙,柠檬酸+钙=柠檬酸钙,磷酸+钙=磷酸钙,胺基酸+钙=胺基酸螯合钙等等,因此,在选择钙片的时候,不同组合的纯钙含量和吸收率是选择的重点。

如:碳酸钙的含钙量高,但吸收率低,而胺基酸螯合钙的含钙率偏低,但吸收率却非常高。

同时,不同的盐类也会造成人体不同的副作用,如:碳酸钙经胃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引起腹胀、碳酸盐沉淀物,进而引起便祕,而肾功能不佳的病人,摄取柠檬酸钙会增加食物中铝的吸收。

另外,补了钙如果留不住也没用,因此我们可通过补充一些关键营养素来帮助留住钙,让骨头更强健。

专家推荐4大留钙高手:维生素D、维生素K、镁、钾

这些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你学会了吗?!

如果觉得《70%老年人患有慢性病 但关注老年人健康(不应只关注“三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