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酸奶最好喝的隐藏喝法(以前的酸奶都白喝了)

2023-07-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2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如果说粽子、豆浆有甜咸党之分。

那么,酸奶界就有「稀党」和「稠党」之别。

但和甜咸党难分高下的情况不同,酸奶的偏好可谓是一边倒。

上周,我们发起了一次百人大投票,发现 77% 都爱喝浓稠的酸奶。

图片来源:投票截图

稠党完胜!!!

既然稠的酸奶更好喝,今天就来开动脑筋把酸奶变稠变好喝。

酸奶有多粘?

「塌方实验」说了算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的「看到」酸奶的粘稠度,先来介绍一个专业测定酸奶粘稠度的实验——塌方实验。

首先,在桌上放置一个上下中空的圆柱体,比如,你可以剪一段奶茶的粗吸管。

把温度为 10 摄氏度的酸奶,倒进吸管内,然后将圆柱体轻轻抬起,酸奶会从四周溢出。

图片来源:实拍

等待 30 秒,测出桌子上酸奶的直径。

测出的直径越小,说明酸奶的粘稠度越大。

我们即将要做实验的这款酸奶,用塌方实验测出的直径为 2.8 cm。

图片来源:实拍

接下来,我们开始想(丧)方(心)设(病)法(狂)地把酸奶变浓。

把酸奶变浓,一共分两步

牛奶发酵成酸奶,其实已经完成了变浓的第一步。

酸奶能够粘到什么程度,主要跟牛奶中的固体含量(乳糖、脂肪、蛋白质)有关。

在发酵菌的作用下,牛奶中的乳糖转化成乳酸,蛋白质在酸性环境中开始一个个手拉手,把乳糖、水、脂肪围在一起了,奶就开始变粘变浓。

也就是说,想要增加酸奶的粘稠度,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增加固体的含量(糖、脂肪、蛋白质);减少水分。

先来试试方法一。

往酸奶里加料

为了不额外摄入糖,加糖这个选项就直接被 pass。

先来加点优质蛋白质——鸡蛋清。

把一颗生食蛋的鸡蛋清,倒进酸奶中,搅拌再搅拌……

由于高估了自己徒手打发鸡蛋清的能力,酸奶反而变稀了。

图片来源:实拍

家里有打蛋器的朋友,不妨试试用打蛋器把鸡蛋清打发成奶油。

虽然失败了,但味道如何呢?

「除了难喝,没其他缺点。」

图片来源:实拍

温馨提醒:记得要买生食蛋,普通鸡蛋不推荐生吃。

接下来,我们换种蛋白质——蛋白粉。

加入满满一勺巧克力味的蛋白粉搅拌,肉眼可见酸奶变得浓稠了,搅拌起来都有些费力。

图片来源:实拍

至于味道嘛……

「还可以,味道像阿华田的雪糕。」

图片来源:实拍

最后,把脂肪和蛋白质都加上——奶粉。

酸奶都黏在了勺子上,看起来甚至有点像奶酪。

图片来源:实拍

当我们再想用塌方实验测试时,已经浓到测不了了……

图片来源:实拍

最出乎意料的是,不仅看起来像奶酪,连吃起来都像呢!!!

「竟然有点好吃。」

图片来源:实拍

如果你就爱喝纯酸奶,不爱加这加那,没关系,我们还有方法二。

滤掉酸奶中的水分

运用酸奶盖的「反向静置」原理,酸奶被粘到盖上,在静置的过程中,水分减少。

同理,我们可以把整杯酸奶都均匀涂到锅盖上。

图片来源:实拍

反扣在碟子上,让酸奶自行滤干水分。

图片来源:实拍

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以用来过滤道具,比如……

家里最常用的筛面粉的铁丝网,但一杯只能滤成一口,钱包不允许我这么做!

图片来源:实拍

再试试过滤咖啡的滤纸,比如挂耳咖啡的滤袋。

水珠一滴滴地滴下来,就是这速度……也太太太太慢了吧!!!

图片来源:实拍

接着是手冲咖啡的滤纸。

图片来源:实拍

AAAAMAZING ! 过滤效率一级棒,水珠滴得比之前快很多,也大颗很多。

图片来源:实拍

最后是花重金购买的专业酸奶过滤器。

有点小失望,最开始竟然有点「漏奶」,大约 5 分钟后,才开始慢慢滴水。

图片来源:实拍

究竟这 4 种过滤的方法,最终滤酸奶的效果如何?

我们把它们放在角落,度过了漫长的 6 小时……

图片来源:实拍

酸奶过滤到底哪家强?

6 小时后……开盖揭晓结果。

锅盖确实能滤出来不少水分,不过还是有点稀稀的。

图片来源:实拍

挂耳咖啡滤袋,过滤效果比锅盖好些。

图片来源:实拍

酸奶过滤器,过滤效果比挂耳咖啡滤纸稍差,但酸奶粘稠度也很可以了,不干也不湿。

图片来源:实拍

效果最好的是手冲咖啡滤纸,滤得非常干,酸奶直接滤成了「奶酪」。

图片来源:实拍

再仔细看看刮下来的酸奶,已经呈半固体了。

多名试吃人员表示:「味道和真奶酪难辨真假。」

图片来源:实拍

如果你不爱吃这么干的,不需要过滤这么久,放进冰箱,等个 1~2 小时就可以了。

总结下,按过滤效果由好到差排序:

手冲咖啡纸 > 挂耳咖啡滤袋 > 酸奶过滤器 > 锅盖

不过,即便是排名垫底的锅盖,用塌方实验测定滤出的酸奶的直径是 1.8 cm,相比原先的 2.8 cm,已经浓稠了不少。

图片来源:实拍

相比额外加料的方法,更推荐过滤。

滤掉水分的同时,还可以滤掉一些酸奶中的添加糖,好吃还不容易长胖!

对于每一个爱喝酸奶的人来说,最后悔的事就是:

曾经有一份酸奶盖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余此,如果上天在给我一次机会:

我希望喝到的每一口酸奶,都像在舔酸奶盖!

今天,请你把抓住这次机会,点赞转发分享,让人生不再后悔~

塌方实验适用于测定「搅拌型」酸奶的粘稠度,本次的实验对象均为「搅拌型」酸奶。酸奶按加工方式分为「凝固型」和「搅拌型」两类:

凝固型:直接把奶和发酵菌装进酸奶杯中发酵,一般添加黄原胶等凝固剂,使酸奶成块状,例如老酸奶;

搅拌型:先在发酵罐中发酵,发酵完成后再灌装到杯子中,例如大部分杯装酸奶。

本文经 注册营养师 黄柏荣审核

— 参考文献 —

[1] 贺静, 张静, 卢星达, et al. 搅拌型酸奶黏度的感官评定与仪器测定之间的相关性[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0, 46(5):70-73.

[2] 范宇, 陈历俊, 赵常新. 酸奶质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乳品工业, 2009, 37(7):30-34.

策划:第一美少女宅宅

拍摄:小糖

后期:百年後一人

封面图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如果觉得《酸奶最好喝的隐藏喝法(以前的酸奶都白喝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