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如果您经常喝中药(那么这篇文章请您一定要认真看一看)

2023-07-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如今中医药可以说是受到了全民的欢迎,毕竟中医药不管是从有病可以除病,还是从无病可以养生来说,它都值得人们去尝试。

不过要说起如何正确的喝中药,恐怕在很多人心里都是一笔糊涂账。煎药喝药不同于吃饭,容不得一丝马虎、掺不得一丝大意,饭若是煮不好不过是难吃了一些,药若是煎的不对恐怕是有伤身害命之嫌。

所以,如果您在生活中经常会喝中药的话,那么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1、正确的煎煮器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对于煎药来说煎煮的器具是非常重要的。

自古以来就有中药忌铁器的说法,而按现代的说法则是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加热情况下很容易和药物里面的有效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可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此外像铜锅、铝锅之类的金属器具,都是不适合用来煎煮中药的。

古人在介绍煎药的时间则说,煮药当用“深罐密封”,意思就是说煎药应该用较深的砂锅、砂罐等陶瓷器具并加盖封口。

深罐可防止药液沸腾后溢出,加盖密封则可减少药物有效成分的挥发。可以说古人对于煎药的器具选取还是非常正确的。

2、煎药用水量。

煎药不同于煮饭,煮饭若是水加的或多或少,无非就是饭是稀是稠了一些,煎药则不同。

李时珍曾说,煎药之时“若药多而水少,则药味不出;若药少而水多,则煎耗药力也”。所以说煎药加水当适量,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

而对于一般来讲,煎药加水应以没过药物,并高出2cm左右最为适宜。同时也可根据药物的质地来区分,比如质地坚硬、不易吸水的药物可以适当少加水,质地松软、易吸水的药物则应适当多添水。

3、煎药应提前浸泡、切勿清洗。

很多人都是在煎药的时间直接加水煎煮,这样是不对的。

还有一些人大概是觉得中药不卫生,煮药前定要清洗一遍,这样也是不对的。

中药大多都是干燥后入药、质地较硬,直接煎煮的话水很难吃透药物;而清洗的话则会把一些粉末类药材冲走,相当于减弱了药效。

正确的做法则应是煎药前先在器具内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再开火煎煮最为适宜。

4、煎煮火候要注意。

煮饭的时间我们多是直接以大火煮熟为止,煎药则不同。

中医煎药有“先武后文”之说,一般都是先用武火将水液烧开沸腾,而后改用文火慢熬,如此方能发挥最佳的药效。

若是一直武火加热,则药液很容易溢出,同时也会破坏一些有效成分的溶出。若是稍不注意,可能一锅药都被煮糊了。

正确的做法是从水液沸腾后改用文火加热开始计时,若是质地疏松之药,一般20-30分钟即可煎好倒出;若是质地坚硬之药,一般则需40-60分钟左右方可煎好。

5、特殊药材的煎法也不同。

煎药不同于煮饭,可以一股脑地倒入锅内。中药里面有很多的特殊类药材,它们的煎法也比较特殊。

比如一些矿石、贝壳类药材,有毒性药材,则需“先煎”为宜;若是含有挥发性物质的花草、树叶等药材,则应“后下”为宜;若是一些名贵的中药材,则应单独“另煎”为宜;若是易糊化、有绒毛刺激类的药材,当用药包“包煎”为宜。

而至于哪种药材对应哪种煎法,我们在取药的时间可以先咨询中医师,按其医嘱煎煮。

其实,中药的效果和煎煮的对错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切勿认为自己随手一煮即可。《本草纲目》对于煎药就有特别的记载:

“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从中可以看出煎药对于药效的重要性,如果您经常喝中药,请按此法煎煮,同时也希望分享给您的家人和朋友,让大家都能够知道如何正确的煎煮中药!

#百里挑一#

如果觉得《如果您经常喝中药(那么这篇文章请您一定要认真看一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