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传承非遗智慧享受健康生活

2023-07-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一场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在洛邑古城上演。

传统体育类、传统医药类、餐饮类非遗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展览展示、现场展演、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外地游客普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众从非遗智慧中受益,享受健康生活。

1 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健康锻炼

13日晚,洛邑古城文峰塔广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健康生活非遗展演在这里拉开帷幕。人群中,数只红色“雄狮”时而盘坐,时而翻滚……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在广场另一侧,杨班侯小架太极拳由松入柔、积柔为刚,鹰爪翻子拳脆快似鞭,武当壬九门武术上下翻飞……吸引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驻足观看。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类,它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鹰爪翻子拳技击性突出、实用性强,打拳时气脉打通,强身健体作用显著……”“杨班侯小架太极拳架子高、步子活,紧凑封闭,以意为主,以气运行,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养生……”在活动现场,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对项目进行宣传推广,希望更多人认识、了解非遗,从中受益。

2 医药项目义诊传播健康理念

在立德苑门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象庄秦氏妇科的健康生活非遗义诊台前排起长队。

68岁的白月琴膝盖一直不舒服,得知有义诊活动上午就赶了过来。现场,平乐郭氏正骨法第七代传人郭艳幸为她贴了特制的膏药,并叮嘱老人贴膏药的禁忌。

“这项技艺已有200多年历史,是前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这次义诊活动不仅服务于有需要的人,让他们减轻伤痛,也让更多老百姓能正确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郭艳幸说。

郭艳幸介绍,现在人们工作强度大,经常使用电子产品,颈椎病发病率非常高。长期伏案、低头看手机、靠着床头看电视等习惯都是不健康的,建议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让肌肉放松,也让关节得到锻炼。

她建议市民在日常起居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采用科学的锻炼方法预防疾病;一旦哪里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切勿自己“当医生”。

3 餐饮项目展销线上线下“嗨购”

活动当天,“乐游洛邑洛邑见遗”非遗购物节系列活动人气火爆。

上午10时,孟津剪纸、横水瑞莲卤肉制作技艺、洛宁竹编、张学堂小磨香油传统工艺、宋氏传统面塑……众多洛阳特色非遗项目、老字号产品已经就位,不少市民、外地游客纷纷前来观看制作技艺展示、询问产品价格,现场热闹非凡。

当天下午,主办方用快手“洛阳旅游”账号进行了“非遗购物节”非遗“嗨购”直播,汝阳刘毛笔、汉服生活馆、皮雕皮画、鲁班研学馆等近20家店铺参加直播,送出礼品1000余份。

此外,我市众多非遗项目还在电商平台开设的“非遗购物节”活动板块中进行展销,通过带货助力复工复产,推动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李冰通讯员栾海宁/文记者张光辉/图

(文章来源:洛阳日报)

如果觉得《传承非遗智慧享受健康生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