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2023-07-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叫曾参 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曾参在孔子门下以注重修身著称,他提出了“反省要求”的修养方法,不断检查

自己的言行,终始自己修养成完美的人格。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都是令人改过迁善的最有效方法。

曾参还提出了“忠”和“信”的做人标准:“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就是

要办事尽心竭力;

“信”是信任和信用,表现为诚实不欺骗,说真话,说话算数。

这是一个立身处世的基石,在纷纭的世道中,天下人熙熙攘攘都是以利来往利往,如何才能保持真我,保持沉着的心态呢?曾子告诉我们,要不断审视反省自身,一天之内要多次问问自己:是否不为自己的私利,做到与人忠信?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实不欺诈?老师传授的功课是否温习过?

曾子坚持“一日三省”,在纷纷扰扰的春秋末期做到了精心修业,成为孔子学说的传道人之一。

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要多次反省自己,最怕的就是人不会反省自己,也就是反身自问,具有批判性精神,批判性精神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批判,这就是我们缺乏的。

我们每天生活在惯性当中,总是随波逐流,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我们只批判他人挑别人的毛病,我们应该停下来去反思自己。

大家都知道现在国内疫情非常严重,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发出来的每一条信息,要对自己负责任,不能随便看到一个消息你感觉很气愤不转发不行,一定要谴责他们!事实上你根本就缺乏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真相,有时候你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相,这样你与他们一样,都是乌合之众。

在近代史上我们熟知的曾国藩,他在入京早期,有很多的臭毛病,傲慢、言不由衷、好色。

曾国藩曾说过:“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是曾国藩为自己定下的伟大目标,他

用写日记的方式鞭策警醒自己,并立下十二条规矩,还请亲朋好友时刻提醒自己。

这里的日记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流水账日记,他写的全部都是每天对人、对事,

然后反省自己的日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你的老板上司工作,你是否尽心竭力?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要替你的老板来思考问题,不要听老板怎么说你去怎么做,而是要观察老板想要什么,做事情一定要为老板、公司,以及社会考虑问题,那样才会负责而又开心。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了呢?其实一个人守信用也是一件非常难得一件事,比如在酒桌上,朋友找你办事,因为爱面子你不好推脱,就答应朋友所办的事,然后过两天找个借口说“哎哟,不行,没时间··”中国人不想伤害面子,表面答应 ,后来再找一些借口给人推掉,其实还是不想做,你不愿意做。

还有一种就是自己做不到非要答应别人,能力有限但迫于面子问题也要答应。

还有最后一种是,你自以为自己做到了,用自己的标准总感觉自己仁至

义尽了,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好人,但是每个人对事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方会认为你没做到,因此我们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的信用,那样就会使人痛苦。因为大部分会遇到不想做、做不到、自己为做到。

所以曾子对我们说得是,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有没有节制的承诺。

“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也许曾子还有一层含义,

因为曾子是一个出名的老师,教的学生也跟孔子差不多。曾子所说得:“传不习乎”其实是对老师的一种要求,要求老师每天给学生传播那么多的知识,要反问自己做到了没有。

我们能见到许多老师讲的知识和做的事都是两张皮,在讲台上给同学们传授知识。特别正义,义正辞严,下了台之后该干嘛干嘛,自己在台下所做的事与教学的知识完全背道而行。这种老师特别得多。 所以如果我们能把教授别人的东西自己学好,用好,每天在不断体会使用,这样一定会成为一个好老师,这叫“传不习乎?”。

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不是老师,只是一个普通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老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影响着别人,比如自己的孩子,你对孩子的要求你做到了吗?

你不许让孩子说谎,让孩子多读书,让孩子不嫉妒不生气、友爱,那问问自己做到了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在影响着他们,我们是他们一生的老师。如果我们教给孩子的东西,我们可以自己做得到了,那我们就已经很完美了。

所以“传不习乎?”

如果觉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