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这5个喝水误区知道得太晚了

2023-07-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4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活了几十年,你知道该怎么喝水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喝水的5个常见误区,从生活小事做起,少点踩坑,多些健康。

喝水排毒这件事真不知道是哪儿吹来的妖风。听起来倒是点道理,多喝水,小便就会多起来,体液代谢就会增加,身体排出的垃圾分解物就会被排出体外,所以就对身体有好处。

事实呢?临床上各种喝水喝出毛病的。要知道,多余的水,本身就是毒。而且喝出问题了,又屎盆子往中医、养生头上扣。这真不是什么中医理论!

真中医会水液代谢并不是水喝进去,带着毒素尿出来或者出汗发出来那么简单。中医的水循环理论早在内经时代就建立了:

饮入于胃,游益精气,上输于脾,脾气精散,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素问·经脉别论》

所谓喝水排毒,只是水液通过汗液、尿液排出的一个现象,是水液代谢的一部分。并不是说水喝的越多毒排得越多,或者水喝少了就影响排毒了。

如果把排毒认为是身体代谢的意思,那水液只是介质,相比之下阳气更重要,阳气充足,喝的水才能充分的运化。不然,水液摄入过多运化不了,本身就是一大毒,更谈不上排毒了。

这个误区很多男生都踩过,毕竟有事没事多喝热水是表达关心的安全牌。但管用与否就纯凭运气了……

女友痛经,多喝热水;女友感冒,多喝热水;女友头痛,也还是多喝热水……偶尔也管用吧,但不管用的时候,甚至越喝水越糟糕的情况,就懵圈了。

为啥喝水有时有用有时没用呢?有用的原因,一方面,喝水就像是挂水的生活简化版,增加水分的摄入能降低炎症反应的不适感;另一方面确实有些热病伤阴的情况,比如发烧之类,需要注意补水。

而没用的情况呢?基本上慢性病喝水就不太管用,涉及到脏腑虚实的偏颇或者经络的长期淤阻,多喝水基本就跟好好吃饭差不多,纯属安慰。更要命的是本身就寒湿重导致的问题,比如寒性腹痛、长期腹泻,阳气本身就弱,多喝水反而助长寒湿,越喝越重。

有人会问了,那为啥宫寒痛经喝热水会缓解呢?这不是水的功劳啊,这是热的功劳,用热敷或者艾灸不香么,直接到位。

自然界哪有生物是不口渴就喝水的啊,似乎只有人类标新立异,要像机器一样定时定点的喝水。

这里暗藏了一个逻辑:口渴=缺水,喝水=补水,但身体的运作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是口渴就以为自己缺水,把喝水当做补水的手段甚至任务来执行,这就有点不讲理了,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各不相同。

上面我们讲到,从我们所食所饮的水或水分,到构成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水」,中间需要脏腑、经络参与转化,需要阳气提供动力,方可实现。

我就有个特别爱喝水的朋友,总怕口渴怕缺水,但明明已经每天喝水喝不停,反而经常觉得口渴,甚至出现干燥、上火的表现,特容易心烦,连觉都睡不好。

这种情况想喝水解渴是不顶用的。情况好的就通过二便出汗排出去了,并没有运化成津液去滋养全身,更糟糕的是连排水都出问题,直接潴留在身体里,变成水肿、小肚子。

这样的渴往往不是水不够,而是身体里的内火给烤的。内火怎么来的?比如人在焦躁、激动、生气的时候总会觉得口干舌燥,咽喉发干,通常都是情感要满足、情绪要发泄所致,偶尔发生还算正常,经常如此就是病态了。

非得喝点什么解渴的话,炖点冰糖雪梨喝喝比每天八杯水强多了。虚烦重的人,比如兼有失眠、便秘,可以每天喝点百合桑葚膏,清热、除烦、安神。

不少朋友在运动过后或者夏天暑热时一身大汗,总会想着喝冷水冰饮才能解渴才够爽快。且不说寒凉伤身,单论解渴,温热的水也比冷水冰饮强。

又热又渴的时候,最好是喝40℃~60℃之间,高于体温的热水,这样可以减轻胃肠负担,帮助水分快速消化、吸收,成为体液,滋润濡养身体。

另外,越渴越要小口慢饮。热水就还好,必须得小口喝才不觉烫,反而会有种润润的感觉,要是凉水,那往往是只顾得爽快了,大量进到脾胃里的冷水,不是尿出去,就是积下来,水份很难滋养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不少朋友爱喝纯净水蒸馏水,有些饮用水广告的卖点就是多少层过滤多少次蒸馏,甚至说堪比注射用水。

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在这也适用。日常饮用水干净无菌就好,纯净度太高反而生机不足,长期饮用人的精气神也会受到影响。

一般本地的自来水得地气足,且经过基本的滤水净水,达到饮用水标准了,煮开之后喝即可。对水质要求高的,可以选择瓶装或者桶装的矿泉水、天然水。

而中医对于水还有更深入的理解,你也许不知道普普通通的水,来源不同,效用也大有不同。

1、蒸馏水

古人把蒸馏水称为水露、气化水,具有轻灵之气,最适合调整人体气机升降。能润肺、养肾。有内热、容易上火、嗓子痛、失眠、干咳、口渴的人适合常喝些蒸馏水。蒸锅的水汽,抹在嘴角,治疗口角炎。但是古人做蒸馏水,只取一半,其余的水就倒掉了。我们蒸饭的水,也不要反复使用为好。

2、白开水

沸腾后打开壶盖后烧的久一点,叫百沸水,通透性更好,适合发汗。感冒了冲生姜红糖水,用这种水更好。

3、自然界的水

井水善清下焦热。雨水称为无根水,清上焦热。露水,可润燥除烦。急流水,最能活血化瘀,通便。

另外,如果是觉得身体总是缺水,喝纯水、淡水的效果并不好,味淡是渗湿利尿的。俗话说「好茶可解千年之渴」,古人们要生津止渴,往往喝的是茶水,味苦性凉,味苦入心,性凉除热,这才是清热除烦,釜底抽薪的法子。

而喝茶还有一大好处,茶叶的生机最足,尤其是春天喝春茶,能借助天时养生机,这才是真正的延缓衰老之道。茶清而入胆,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茶不仅解百毒,而且使人血气调达,轻身不老。

要是身体缺水但又怕喝绿茶太凉,不妨试试茉莉香茶这个神仙搭配,茉莉性温味辛,绿茶性凉味苦甘,一升一降,一温一凉,一个化浊气,一个清火气,非常平和,各种体质都可以适当喝些。

反之,要是身体水湿太重,阳气不足难以运化水液,这肯定就不能「多喝多健康」了,最好是不渴不喝,而且越渴越要喝热水。兼有痰多、胃胀、便溏等问题,用点陈皮、生姜泡水喝效果更佳。

尤其今年辛丑年,岁运少水,太阴司天,全年的气候都会寒湿为主,体质平和的人也建议常备一些5年陈以上的,新会陈皮,遇上寒湿天气,可以随时泡水喝,缓解寒湿带来的各种不适。

最后总结一下,喝水能排毒,病了多喝水,不渴也喝水、冷水更解渴,纯水更健康,这五个关于喝水的观点都有坑,不要再拼命给自己和家人灌水了。

如果觉得《这5个喝水误区知道得太晚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