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什么体位和顺序(才能体现艾灸更好的疗效)

2023-07-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掌握施灸体位和顺序很重要

上一篇小七给大家讲了影响艾灸疗效的六大因素,那么今天接着讲艾灸。《千金要方.针灸上》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这句话是说,施灸顺序一般是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施灸的壮数也应先少后多。

《千金翼方》有这样的记载:“凡灸法先发于上,后发于下;先发于阳,后发于阴。”按这种次序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明堂灸经》说:“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宜慎之。”如果不按顺序,先灸下部,后灸头面,病人往往有面烘热、咽干口燥等不适之感。即便无此后遗症状,颠倒乱灸,可导致病人反复改变姿势,拖长灸疗时间。

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病人的体位宜平正舒适,这不仅有利于准确点穴,而且还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其原则是,便于施灸者正确取穴,方便操作,病人肢体舒适,能坚持施灸的全过程。一般来说,采取卧位,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的腧穴可以清晰看到,艾炷放得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肤,从而提高疗效。灸膝盖以下穴位以正坐为宜。若体位勉强,往往取穴不准,疗效不佳。

正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所说:“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肢无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反此亦不得其穴矣。”常用的体位姿势有以下六种:

(1)仰卧坐位:患者坐在软椅上,在后颈部放一软垫,头后仰,以便暴露施灸部位。用于前头和面部、颈前部位及上胸部的穴位。

(2)侧伏坐位:患者侧身坐在桌前,桌上放一软枕,患者侧俯在软枕上,以便手臂和头侧舒适,同时暴露施灸部位。用于头部两侧的穴位。

(3)仰卧位:平躺,上肢平放,下肢放直或微曲,全身放松,同时暴露要施灸的部位。用于面部、颈部、上肢、掌侧、下肢前侧和手足背部等穴位及胸腹部以任脉、足三阴经、阳明经为主的穴位。

(4)俯伏坐位:患者坐在桌前,桌上放一软枕,患者俯在软垫上或用双手托住前额,同时暴露施灸部位。用于头颈部、后颈部及背部的穴位,有时也用于前臂穴位。

(5)侧卧位:非施灸部位在下,侧卧,上肢放在胸前,下肢伸直,同时充分暴露施灸部位。用于头面两侧或胸腹两侧以少阳经为主的穴位。

(6)俯卧位:俯卧,在胸前放一软枕,曲收两上肢。以便背部肌肉舒展、平坦,同时充分暴露施灸部位。多用于后头、后颈、肩部、骶部、臀部、下肢后侧、足底部等经穴及背腰部以督脉、太阳经为主的穴位。

在坐位和卧位的基础上,根据取穴的要求,四肢可放在适当的屈伸姿势,常用的姿势有以下三种:

(1)仰掌式:取坐位,将上肢放于适宜高度的桌上仰掌。适用于上肢屈(掌)侧(手三阴经)的穴位。

(2)曲肘式:取坐位,将上肢放在桌上屈肘或立掌。用于上肢伸(背)侧(手经)的穴位。

(3)屈膝式:取坐位,将左(右)腿放置于右(左)腿上。适用于下肢内外侧和膝关节处的穴位。

当然,施灸时也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病制宜,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宜灵活应用。

如果觉得《什么体位和顺序(才能体现艾灸更好的疗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