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何为“无效治疗” 医生表示:很多药或可不吃(很多手术也可不做)

2023-07-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著名心血管专家坦言:“过度治疗并非是治愈伤病,而是加重患者负担”。部分疾病并非需药物或手术介入,可能是“纸老虎”。

曾有一位73岁患者坦言去医院拔牙时,检测身体显示心脏有异常,医生建议去内科做个检查,后被检测出心颤,医院给出建议做射频消融手术提议。

两年后,患者再次来复查,医生表达手术期间需安装起搏器,便又做心耳封堵术。一段时间后,突然恶心、呕吐,医生先说是冠心病,又说是脑动脉狭窄,服用相关药物,没成想导致消化道出血。

原本只是简单地拔牙,做了一个手术又一个,吃了一堆药物又一堆。其实只要先将患者牙齿解决,再服用抗凝血药物,控制好血压即可,浪费时间又遭受“副作用”。

曾卫生部副部长表示,现在“无效治疗”手术案例很多,高达20%-40%。其实,很多药或可不吃,很多手术或也可不做,但身体出现问题,手术再痛苦也要做。

何为“无效治疗”?

无效治疗是指没有解决患者的医疗需求,很多行为并没有治愈效果,浪费医疗资源的同时,还是使医疗服务水平降低,更对患者身心造成伤害。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部分医院出现无效住院率15%上下,无效医疗占用卫生总费用15%~30%。

无效治疗是指患者就医时,按项目收费。医生给患者提供更多医疗服务,部分科室为了能将分配到指标达到与医保相互平衡,站在患者对立面,没有从患者角度出发。

不顾真正医疗目的,只考虑医保医疗费用,致使产生颠倒局面。首先还是希望大家能认真听取医生建议,医生也多从患者实际角度出发,不盲目为安排很多无效检查。

医生表示:很多药或可不吃,很多手术也可不做

【心脏支架】

心脏支架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越早安装,生存几率越高。若心脏支架使用过度,针对稳定性的冠心病患者并不必要。

稳定冠心病患者是指无心绞痛,可以正常生活与工作,但有侧支循环闭塞。很多人会因长期焦虑,胸部或后背出现不适,心悸、疲乏误判。

以上这几类人存在过度检查现象,错误安装支架。实际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接受支架或服用药物,最终达到效果一样。

【手术治疗】

很多肿瘤疾病,在没有做进一步病情判断时,动不动就做微创或根治手术,最后效果还差强人意。

我曾有专家表示:癌症治疗不能抱有只做手术,才能根除心理,而是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先做调整,效果不好,再动手术。

癌症并非传染性疾病,可先通过患者自身调节,手术确实有治愈很概率很大。究竟能不能做手术,医生还需多做判断,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法,不盲目做手术切除。

【甲状腺类疾病】

近几年,我国甲状腺癌发病概率日益提高,相关专家建议,不要过度对甲状腺筛查。若甲状腺机能衰退,过度治疗不仅不利于恢复,反而会使患者出现腹泻、心律不齐等症状。

根据研究发现,如果过度治疗甲状腺,会使其机能逐步衰退,增加患有中风风险。若只是甲状腺结节等良性疾病,无需过度治疗,保证身体健康即可。

【过度输液】

在大家认知中,打吊瓶一定比吃药好得快。据相关统计,我国平均每人每年输8瓶,比国际水平的2.5~3.3瓶,高出一倍还多。

输液治疗也成为很多医院的首选方法,其实中南大学教授曾提过,静脉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后期救治难度更大。

大家还知道哪些过度治疗方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关注不迷路,每日分享健康小知识!#健康有知识#

如果觉得《何为“无效治疗” 医生表示:很多药或可不吃(很多手术也可不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