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果糖比白糖更可怕 水果真的不能吃(关于果糖 你必须了解这些)

2023-07-1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9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说起糖,

现代人对它都是又爱又恨:

爱它到抓肝挠肺、上瘾上头,

恨它害人发胖生病。

其中,

有一种让人上瘾、无处不在的糖,

它不仅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

奶茶、面包、甜点、汽水里,

也都少不了它的存在,

甚至被学者喻为:和酒精一样,

对肝脏造成伤害的东西…

它,就是果糖。

那么,果糖,

缘何会变成现代人健康的杀手?

果糖真的“一无是处”吗?

水果,也是可怕的健康杀手吗?

今天,就来带你一探究竟。

果糖,如何沦为与酒精齐名的健康杀手?

果糖是啥?从哪儿来?

果糖,

分为天然果糖和人工果糖。

天然果糖,

主要存在于水果、蜂蜜中,

是甜度最高的天然糖,

甜度是蔗糖的1.73倍。

每100g香蕉、葡萄、无花果

的果糖含量分别为:

4.9克、8.1克、22.9克;

每100克蜂蜜果糖含量约为30克。

每100g常见水果和蜂蜜果糖含量

而人工果糖,则是人工合成的果糖。

据统计,过去的两个世纪里,

人们对果糖的摄入增加了100倍,

主要是以果葡糖浆的形式。

果葡糖浆,也被称为高果糖玉米糖浆,

其甜度与果糖比例成正比,

果糖含量越高,糖浆就越甜,

最高可达90%。

果葡糖浆是市售果汁、汽水、奶茶、糕点、

糖果、调味乳中经常使用的甜味剂。

为什么果糖会变成甜蜜的负担?

果糖和葡萄糖的分子虽然相似,

但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完全不同。

葡萄糖会诱发身体分泌胰岛素和瘦素,

让人更加容易感觉饱而减少进食。

而果糖不具有这种能力,

所以人们不会产生饱腹感,

因此也就会吃得更多。

而长期过量摄入果糖,会造成:

胰岛素抗性增加,引发糖尿病。

果糖进入体内,

比葡萄糖更加容易转化成甘油三酯,

最终产生更多的脂肪,在内脏囤积。

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年轻化;

诱导肥胖等疾病,诱发肿瘤;

升高血尿酸,增加痛风发病风险。

为什么食品行业,更倾向于使用果葡糖浆?

既然果糖吃多了这么多坏处,

为什么食品行业却偏爱用它呢?

成本低廉

首先,果葡糖浆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任何淀粉均可作为原料,

不受地区和季节条件限制,

工厂可以全年生产,

原料资源丰富,价格便宜。

溶解度高、越凉越甜

因为具有高溶解度和冷甜的特性,

果葡糖浆在饮料领域的应用占75%左右。

果糖的甜度与温度有很大关系,

40℃以下时温度越低,

果糖的甜度越高。

因此,果葡糖浆被广泛用于清凉的冷饮中,

如碳酸饮料、乳饮料、果汁、奶茶、冰淇淋。

香甜不“齁甜”

使用果葡糖浆的饮品,

具备水果的香甜和清凉感,

加白砂糖会“齁甜”,

但果葡糖浆不容易产生甜腻。

吸湿保潮性强

果葡糖浆在面包、糕点的生产中,

因较高的吸湿保潮性,

可使面包、糕点在贮存中,

长时间保持新鲜和松软,

是使用蔗糖所不能达到的。

高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生长

果葡糖浆具有的高渗透压,

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保存期,

很适合被用于果脯、蜜饯、果酱、

水果罐头的生产。

背负“罪名”的果糖,是生物进化不可或缺的营养!

然而,看着动物大快朵颐啃水果的时候,

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动物们赖以生存的水果,

如今的人类却要忍着不敢多吃?

图片来源:pexels.com

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水资源短缺、食物短缺,氧气不足等,

自然界巨大的生存压力下,

动物们纷纷形成了一种共同的生存机制:

果糖独特的代谢机制。

来源:Richard J. et al

动物通过摄入水果获取果糖,

果糖使生物体储存脂肪、糖原,

这些燃料可用于供量和代谢水;

果糖能够促进肝脏脂肪生成,

是迁徙鸟类、冬眠哺乳动物,

获取脂肪的主要途径,

饥饿时,果糖诱导胰岛素抵抗,

防止低血糖,保护大脑;

果糖使钠潴留,血管收缩,升高血压,

在脱水或缺盐的环境中有助于生存;

在缺氧情况下,

果糖促进糖酵解和降低线粒体代谢,

提高缺氧条件下的生存率[1]。

在水、食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果糖独特的代谢机制,

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

然而,如今,

我们早已不是荒野中求生存的人类。

随着工业农业食品业的高速发展,

果糖,

这个生物进化不可或缺的营养,

摇身一变,从远古的救命稻草,

变成了现代的健康杀手。

果糖这么“可怕”,水果也应该被拉进黑名单?

既然,果糖这么可怕,

那水果呢?还能吃吗?

天然水果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研究发现,和进食白面包相比,

进食白面包的同时进食蓝莓,

显著降低了餐后胰岛素的反应,

减轻了高GI食物对身体的影响[2]。

另外,草莓和蔓越莓中的多酚类物质,

可以改善超重和肥胖人群胰岛素敏感性,

进而降低该类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4]。

水果里虽然含有天然果糖,

但还富含膳食纤维、抗氧化物、

植物营养素及大量水分。

一根香蕉含果糖5.2克,

而一罐饮料则含果糖20-25克左右。

和碳水、脂肪等宏量营养素一样,

果糖带来的种种健康问题,

与摄入量密切相关[3],

在饮食均衡的前提下,

水果并不是什么可怕的危险分子。

比起惧怕水果,你真正应该害怕的是这些!

当下,过量果糖所带来的健康问题,

更深层的源头,

在于加工食品和饮食习惯。

而非天然水果本身。

当今世界,

食物之于绝大多数人类,

不再意味着果腹与生存,

更多的是“享受”与“放纵”。

天然、真实的食物,

被形容为“无味”“难以下咽”。

而加工食品,

却是“真香”“吃得停不下来”。

当然,你可能会说,

戒奶茶太难了啊!做不到!

其实,健康是一个长期的状态,

而不是一个短暂时间点。

不用追求一下子变“健康”,

从每个月少喝一次奶茶开始,

就是一次正向的积累,

一点一滴,

就会拥有健康的当下~

最后的最后

加工食品诱人,入口必须谨慎;

读懂食品标签,少吃高果糖浆;

天然水果很好,过量适得其反!

如果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Richard J. et al. Fructose metabolism as a commonevolutionary pathway of survival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change, food shortageand droughts[J].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0, 287(3).

[2]Torronen R , Kolehmainen M , Sarkkinen E , et al.Berries Reduce Postprandial Insulin Responses to Wheat and Rye Breads inHealthy Women[J].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3, 143(4):430-6.

[3] Rizkalla S W . Health implications of fructose consumption: A review of recent data[J]. Nutrition & Metabolism, 2010,7(1):82-82.

[4]Paquette M , Medina Larqué, Ana S, Weisnagel S J , etal. Strawberry and cranberry polyphenols improve insulin sensitivity ininsulin-resistant, non-diabetic adults: a parallel, double-blind, controlledand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J].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7,117(04):519-531.

如果觉得《果糖比白糖更可怕 水果真的不能吃(关于果糖 你必须了解这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