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国近代物理学发展史

2023-08-06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7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近代物理学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一、在物理学的基础前沿领域,老一辈的物理学家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出了重要的工作,例如王淦昌在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发现反希格马负超子、周光召在基本粒子研究中提出螺旋态,朱洪元、胡宁等人提出的基本粒子层子模型等,都为中国物理学在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五十年代后期,许多优秀的物理工作者,根据国家需要,毅然放弃自己熟悉的专业以及工作和生活环境,投入到“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去。 面对当时国家经济困难、科技基础薄弱、国际技术封锁和工作生活环境十分艰苦的条件,依靠自主创新,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等,他们是中国物理学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和楷模。他们的功绩也体现了物理学的发展对国防建设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意义。

三、近十几年来,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建立自然科学基金,建设了一批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学科长足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全球领先,工业领域,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快速发展,令人振奋!

中国近代物理学发展史

中国物理学史大系:近代物理学史

与中国古代物理学上的“辉煌”相反,近代物理学不仅没有在中国的大地上诞生,而且它在中国的传播、根植和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

本书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史大系”中的一本,主要近代物理学史上关于力学、声学、热学、光学、电学、磁学、原子核、粒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的成就以及卓越的中国物理学家,包括荣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全书集系统性和综合性于一体,是关于近代物理学发展的一本专著。

如果觉得《中国近代物理学发展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