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漫步漫游路:探索旅程的第六站

2024-02-09 分类:知识

TIPS:本文共有 29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漫漫漫游路(六)》是一部以旅行为主题的纪录片,记录了主持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展开的探索和体验。本集中,主持人将带领观众游历美国西部的自然景观,包括大峡谷、科罗拉多河和红岩国家公园等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标。同时,主持人还将深入探索当地的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与当地居民亲密接触,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和风情。观众将通过纪录片全景式地感受西部风光的壮美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获得对当地文化的深刻理解。这一集旅程将是一场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盛宴,让观众领略到不同国度的瑰丽之美和包容性。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移动通信的演进主要是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实这是错觉,至少是不完整的概念。

移动通信从1G演进到5G,每一次的升级都是核心网的大变革,只不过这种升级改造是内部的、封闭的,不像直接与用户有关的终端和无线产业,所以核心网的变革往往被忽略。

但是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网络的变迁和运营的调整,主要缘于核心网。核心网的一次次全面升级,从结构上大幅降低了通信业务的实现成本,不仅让移动通信走进了千家万户,还能让运营商有利可图。

要穷举核心网创造的价值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个系列里,我仅谈一个移动电话的业务--漫游,借助这个业务的诞生、成长和演进,揭示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轨迹。

第一篇回忆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的人工漫游,第二篇回忆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以及联网漫游工程,第三篇回忆了第一代移动电话漫游的计费结算历史,第四篇回忆了GSM的核心网如何体系化地解决漫游问题,第五篇回忆了GSM的国内漫游结算以及结算杠杆的价值。这第六篇谈谈国际漫游的技术实现、结算规则,以及反欺诈的问题。

【国际漫游技术实现方式】

GSM当年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叫全球通,相对应的口号是"全球通,通全球",指的就是国际漫游。在国际通信资费高昂的年代,国际漫游权限本身就是高端客户的一个标签,所以后来全球通成为中国移动的高端客户品牌,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通信技术实现角度看,国际漫游和运营商的国内漫游没有本质差异,甚至和GSM本地通话的流程都很像。用户开机后通过信令在HLR进行鉴权,鉴权通过之后用户就可以正常接打电话了。只不过有两点特殊:一是信令通道是国际链路,二是通话大多是国际长途,没有同城特例。

运营商之间要开通国际漫游,首先是运营商之间签署漫游协议,协议内容既包括技术方案,也包括运营方案。前者主要是对各种技术指标进行定义;后者则涉及计费、结算、财务、纠纷处理等内容。

然后,运营商之间要进行漫游测试,主要是技术和运营两方面。前者负责漫游业务能使用,后者验证合作双方对运营理解的一致以及流程畅通。

如果两家运营商的漫游测试通过,就可以转入到运营阶段。

由此可见,国际漫游业务的运营成本比较高,不仅因为无论是信令链路还是话音电路,都是国际业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复杂冗长的运营流程、沟通成本、以及后面谈及的欠费风险等。运营商要与漫游合作伙伴开通国际漫游,无论是前期的签约、测试,还是之后的运营、结算,都是非常复杂的,规模小的运营商很难负担起这样的成本。

于是,就诞生了专门经营国际漫游业务的清算中心。那些规模比较小的运营商,可以找一家清算中心作为国际漫游代理商,给清算中心交一些手续费,由它去开通和运营国际漫游业务。

【国际漫游的资费结构】

与通信网络不同,国际漫游的资费设计并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完全可以是运营商之间的内部保密协议,这就意味着运营商有自行操作的空间。

国际漫游资费有几个分类和维度:来访/出访,(对用户的)计费/(对漫游合作伙伴的)结算,结算价/服务费。

来访资费,就是国外的用户来国内漫游。这个资费标准其实不是对客户的最终收费,是对国外漫游合作伙伴收取的费用。一般来说,在一个国家里,对不同国家的来访用户的收费费率都是一样的,比如当年中国移动对所有漫游来访用户的收费都是2.88元/分钟。但是,如果与某一个定向的国家/运营商有特殊协议,就可能需要按照特殊的资费进行处理了。

出访资费,就是国内用户在境外漫游时的资费,这种情况要区分:是国内运营商向境外运营商支付的结算费,还是国内运营商向用户收取的费用。前者的资费是根据漫游协议,由国外运营商定价和计费,向国内运营商收取的结算价格;后者是国内运营商在这个结算价格的基础上,加收15%的服务费后,再向用户收取的最终费用。

所以对于运营商来说,国际漫游的收益是这样的:对国际漫游来访用户,运营商按照自己的定价从漫游合作伙伴那里收费;对国际漫游出访用户,则是在漫游合作伙伴计费的基础上加收15%向用户收费,自己留下这15%作为服务费,剩下的支付给漫游合作伙伴。

【国际漫游的反欺诈】

在漫游的通信技术实现方面,GSM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对于国际漫游的运营设计不周全,运营风险和漏洞给运营商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恶意盗打获利。所以如何减少国际漫游的反欺诈,也是当时GSM的一个重要的运营课题。

这种欺诈风险与GSM的通信技术架构有关。归属地运营商是在通话前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并不会介入到通话过程中,因此归属地只有等到拜访地把话单传回的时候,才了解到客户的通信行为,才能根据通话的时长、对端号码等信息计算出话费,对客户进行提醒、停机等操作。这中间的时间差,就是造成欺诈的风险点。

在这个系列的第三篇里,我介绍了模拟移动电话的结算,其中提到,由于话单的采集还是脱机读磁带的方式,所以话单的延时非常长,甚至有通话结束半年多才接到缴费通知的情况。到GSM国内漫游的时候,由于全网计费采集的提速,漫游话单基本可以做到和本地话单同时缴费了。

可国际漫游就不一样啦,周期长得很,晚三四个月都是常事,甚至还有半年多才把话单送过来的。这么长的结算周期就容易形成风险,有的用户发生了高额费用之后弃卡,形成了归属地运营商的坏账。更有甚者,有人在国际漫游状态下大量拨打信息台,导致运营商支付巨额结算费。

为防范这种漫游欺诈行为,运营商一方面加强对客户的管理,比如在开通国际漫游时用户要交较大额度的押金,另一方面与漫游合作伙伴联手,加强对高风险用户的管理。比较典型的做法就是"高额报告"。

在运营商相互之间签署的国际漫游协议里,对于高额报告的定义和操作要求通常是:如果国际漫游来访用户在拜访地一天内发生的通信费用超过50SDR(特别提款权,1SDR约合1.3-1.5美元)时,拜访地运营商要以传真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归属地运营商;如果没有及时传送,归属地运营商有权拒付该用户的国际漫游费。

高额报告的载体必须是传真,这种文本传送的方式增强了法律效力,但这种非数字化的方式加大了处理的难度,所以高额报告的处理效率很低,只是对欺诈行为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作用,但无法彻底排除风险。

无论如何,GSM的技术都比模拟移动电话成熟很多,而这种成熟度主要体现在核心网方面。后来的CDMA在无线技术方面比GSM更有优势,但在核心网方面却没有本质性的领先,所以整体来看,这两种制式都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

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的中后期,移动通信网络开始具备数据通信能力,最初是能够将移动电话接入互联网,后来依托数据通信能力开始提供电信增值业务。这个时候,恐怕没有多少人意识到,一个伟大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通信网络的演进一步步地从话音时代走向数据时代。

【相关链接】

漫漫漫游路(一)

漫漫漫游路(二)

漫漫漫游路(三)

漫漫漫游路(四)

漫漫漫游路(五)

如果觉得《漫步漫游路:探索旅程的第六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9 09:47月满下弦[澳门网友]203.57.247.238
    漫步漫游路,每一站都是人生的风景,愿旅途愉快,心情愉悦。
    顶0踩0
  2. 2024-02-09 09:32阴天娃娃[山东省网友]27.113.169.235
    一路漫步,一路漫游,旅程的第六站,让人充满期待和好奇。
    顶17踩0
  3. 2024-02-09 09:18大雁南飞[天津市网友]124.175.247.37
    心驰神往的旅程,每一站都是新的发现,期待更多的精彩呈现。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