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气血精精:生命的营养液

2024-02-28 分类:知识

TIPS:本文共有 14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血”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生命的营养液,它与气、精、精液共同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气为血运输提供动力,精为血的物质基础,而精液与血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血的生成需要气的推动和精的滋养,同时血也能滋养气和精液。因此,养生中重视调养气血,以保证身体健康。在中医养生中,通过调整饮食、运动、按摩等方式,促进气血运行,滋养精血,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深入了解血与气、精、精液的关系,对于中医养生具有重要意义,并能指导实践养生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之前讲过养生与中医的气、血、精液、精的关系,也讲了“精”-生命之本,“气”—生命的动力,今天讲下:血。

“血”——生命的营养液

血即血液,为循行于脉管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液必须在脉管中运行,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效应。脉则具有阻碍血液逸出的功能,故又有“血府”之称,如果因某些原因致血液透出脉外,则失去其正常的营养和滋润生理作用,即为出血,又称为"离经之血"。

营养和滋润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主要靠脾脏将食物消化所得的营养。所以,血液是由水谷精微转化为营气和津液,所生成的血液被送往身体各个部分,并且提供营养支持着身体各个部分的活动。肌肉和骨髓是否强壮,眼睛能否看清东西,肌肤和头发是否有光泽等都取决于血能否正常和谐地流通于身体的各个部分。

血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神志活动。血气的充盛,血脉的和谐运行可以让人精力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无论何种原因所形成的血虚或运行失常,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的异常。如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表现。失血甚者,还可出现烦躁、恍惚、昏迷等神志失常的病症表现。可见,血液与神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液供应充足,其神志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如果血液能够正常流通,与身体各个需要营养的器官和功能可以和谐配合,那么身体会处于一种正常而健康的状态。如果血液不能够正常流通,则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血虚、血热、血淤。

血虚:血虚是血的不足或者血的功能减弱所引起的症状。造成血虚的原因有失血、血消耗太过;或者造血机能减弱等;月经出血量过多,也会造成血虚。如果血量不足,则血带来的营养与滋润作用也会不足,这样一来,人体的肌肤、毛发、筋肉等也会出现异常。例如若头部发生血虚,会发生眼翳与目眩;在心脏则会造成心悸等症状;在肝脏则会造成眼睛干涩及指甲变形;在经脉则会导致月经不顺和手脚发麻的症状。

血热:血热是因为热邪作用于血中,血的循环作用停滞而造成热累积,也可能是因为吃太多重口味的食物而引起的。血过于燥热会伤害血本身所通过的经络和脏腑,血的循环速度加快也会造成身体异常状况的出现。血过于燥热所引起的症状有:发热、口苦、便秘,如果血液循环过于迅速,则产生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血淤:血淤是指体内血流不畅,经脉受阻,血液淤滞所引起的症状。如果血淤的状态持续下去,会产生淤血。血是由心脏送往全身各处的,由肝脏控制血液循环,因此,产生血淤症状的原因是肝与心脏的异常。除此之外,寒邪让血液循环停滞,热邪让血液循环过度黏稠,或者是气虚与气滞让气辅助血液循环的功能降低,以及摄取过多的油脂或者是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是造成血淤的原因。血淤的症状常伴随着疼痛,例如经痛与神经痛,还有便秘、肌肤失去光泽、黑眼圈、痔疮等症状。若血淤的情况加重,也有可能引起脑血管障碍等重大疾病。

如果觉得《气血精精:生命的营养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28 14:35壹儆[山东省网友]203.33.129.175
    简洁而深刻,这句话让人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顶0踩0
  2. 2024-02-28 14:14雨忧[重庆市网友]45.119.118.46
    这句话太有感触了,生命的营养液就像是我们的灵魂之源。
    顶3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