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养生

入伏来临:如何进行养生保健?

2024-03-18 08:21:39
相关推荐

入伏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标志着夏季正式进入伏天阶段,日渐炎热。在这个时期,养生保健尤为重要。入伏后怎么养生保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养生专家建议,在入伏后,要避免饮食过重油腻,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清淡汤粥等,保持通风通透的环境,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多喝白开水或清凉茶水,避免长时间暴晒和剧烈运动,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过度疲劳。此外,适当进行一些清凉的运动,如游泳、慢跑等,有助于提升体质。总之,注重饮食健康、保持适当运动和心态平和对于入伏后的养生保健至关重要。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抗癌健康网提醒,小暑饮食养生,不妨试试多吃水下菜,有助于这个节气的养生保健。

粉蒸莲藕:安神助眠清热除烦

小暑节气之后,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多人体力都有所下降,常常是“无病三分虚”。所以中医养生强调补充体力,均衡营养,解热防暑。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惯,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故中医称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此外,藕还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小暑之后,天气炎热很多读者朋友胃口也不好,莲藕能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助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粉蒸莲藕不但口感较好,而且蒸法有助于更多地保留藕的营养物质,有安神助眠之功效。

水煮鳝片:补中益气除风湿

由于夏季很多人喜欢待在空调房里,进入小暑节气后更是离不开空调,但是这样一来,容易诱发风湿,而且寒气过多容易损伤人的脾阳之气,导致中气不足,影响工作效率。由于暑天人们出汗较多,中医认为气随汗脱,不少人喜欢在夏季给自己食疗补气,其实不用人参这么贵重的药材也可以。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以小暑前后一个月产的鳝鱼最为滋补味美。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水煮河蚌:清热解毒滋阴明目

小暑期间,炎热的气温使更多的人喜欢呆在空调房里。空调房里本来就很干燥,这会使眼睛分泌泪液的速度降低,再加上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自然就容易出现“干眼症”。

抗癌健康网表示,中医认为蚌肉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的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B2,对人体有保健功效。但是,河蚌买回家后,用清水养2~3天,待其吐尽泥沙后再吃。河蚌做法很多,烧、烹、炖均可。比如水煮河蚌汤就是很多读者喜欢的美食。小编提醒,河蚌汤味道清淡,汤汁鲜美;但因其性寒,脾胃虚寒、腹泻的人不宜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3-28 08:21一个人的天长地久[湖北省网友]103.52.165.168
    入伏天气真的非常炎热,要好好保护身体,这篇文章提供的养生保健方法非常有启发性。
    顶18踩0
  2. 2024-03-23 08:21晴安[山东省网友]103.245.62.101
    这篇文章非常有用,养生保健的方法都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