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养生就是养肝 怕麻烦?吃就好了!

2007-08-04 分类:穴位

TIPS:本文共有 40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在说今天的内容前,先分享一则中医利好消息,北京卫健委出文抵制中医黑了,跟大叔前几天发文批判中医黑不谋而合,这是件好事,因黄精大叔的公众号是实用性中医知识分享,时政类咱们就不多说了。

前几天一大早大叔的家乡群发来一个水滴筹的链接,仔细一看,是大叔老家的一位邻居肝癌晚期,年仅34岁,这小姑娘是大叔看着长大的,实在是可怜,又是肝癌,大叔觉得很有必要,写写肝,给大家做点中医关于肝的常识普及。

中医认为肝为肝脏,肝为将军之官。

中医说的肝和西医有别,中医的肝不仅仅是右胁下的肝脏,中医的足厥阴肝经也属于肝。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足趾,始于足内,环绕生殖器一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布胁肋,最后上达到顶巅的部位。所以少腹、生殖器、乳房和胸胁,以及顶巅等等这些肝经循行的部位,也都属于肝。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

疏是指疏通,泄是指发泄,升发。肝为刚脏,在五行中,它属于木,主升主动,所以肝具有疏通、条达、升发、调畅的功能。肝的功能对于调节全身的气机,推动血和津液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肝可调节情志

肝的疏泄功能减退时,会导致人体气机阻滞不畅,肝气郁结,出现胸胁、两乳胀痛、情绪抑郁等状况,气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导致肝火、肝风等病变。如疏泄功能太过,则易导致情志亢奋,肝火亢盛,出现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高血压等症状。

肝可帮助消化

肝与胆相表里,可促进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若疏泄失职,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可导致黄疸、口苦、呕吐黄水、胁肋胀痛、食欲减退等症。肝还可调节脾胃气机升降,而气机不调时会导致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出现脘腹胀满疼痛、食少呕逆、嗳气、便秘、眩晕等症。

肝可促进气血、水液的正常运行

肝可调畅气血运行,如肝的疏泄功能失调,会导致气滞血瘀,出现胸胁、乳房胀痛、结节肿块、月经不调等。肝还可保证人体水道通畅,排除水湿,此功能失调时,水湿痰饮会滞于体内,而出现淋巴结节、胸腹积水、黄疸等症。

肝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血液生成后,一部分运行于全身,被各脏腑组织器官所利用,另一部分则流入肝,所谓“肝藏血”,以备应急的情况下使用。所以又有“肝为血海”的说法。

如果肝脏有病,藏血功能失常,不仅会出现血液和血流方面的改变,还会影响到机体其他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如果肝血亏虚,会产生疲倦萎靡、肌肤失养、肢体麻木、月经量少、闭经、惊悸多梦、夜寐不安等问题;如果肝不藏血、血热妄行,则可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咳血、衄血、崩漏等。

肝喜条达,恶抑郁

肝最喜舒畅通达,最怕抑郁。积极向上、心平气和、乐观开朗的情绪是肝脏正常运作的前提,而长期的情志不遂、抑郁、怨怒都会导致气机紊乱,影响血液运行,伤及肝的疏泄功能。所以说,调节情志对养肝特别重要。

肝为刚脏,在志为怒

古人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用将军的刚强躁急、好动不静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称之为“刚脏”。正由于肝的刚躁,肝阳易亢,肝气主动主升,与怒密切相关,所以,大怒可伤肝,使肝的阳气升发太过而致病。反之,肝的阴血不足,阳气偏亢,则稍有刺激,便易发怒。肝躁易怒最需要柔润来化解,因此,滋养阴血也是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关键。

肝藏魂

藏象学认为,魂藏于肝中,肝为“魂之居也”。肝藏血的功能正常,则魂有所舍。若肝血不足,心血亏损,则魂不守舍、神志不安,可见惊骇多梦、夜寐不安、梦游、梦呓以及出现幻觉等症。

肝属木,与春气相通应

肝在五行中属木,主升发。自然界的树木有向上生长、发散的特性,肝就像春天的树木,通畅舒展,充满生机,才能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木在春天生长最为旺盛,因此,肝与春气相通应。春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有利于肝气的升发、调畅,也是疏解肝郁、养肝保肝的最佳时机。但春季风邪偏盛,也容易诱发肝风及肝阳上亢,需要特别防范。

肝开窍于目

目为肝之窍,肝与目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多数情况下,“肝受血而能视”,即视力主要依赖于肝血的滋养。所以,许多肝病往往表现为眼疾。如肝血不足易出现视物昏花、夜盲、白内障等问题,肝阴亏耗则双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肝阳上亢可能导致头晕目眩,肝风内动易导致目睛斜视和目睛上吊,肝胆湿热可致眼白变黄等。

调节情绪疏肝郁

由于情志不舒、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阻碍气机的升发,进而造成气滞血瘀,从而导致胸胁胀痛、脾胃失和、月经不调、神经衰弱、咽喉异物感等肝郁病症,所以,积极调解不良情绪是疏解肝郁的首选方法。

当情绪特别激动或闷闷不乐时,可通过理性思考、心理调整、转移注意力、找人倾诉、适度发泄等方法来平息怒气,通过改变负面思维的习惯,使亢奋或低落的心情得以平复。而平时,注意提高个人修养、避免身心过度紧张疲劳也是疏肝养肝的良方。

如果对长期肝火旺盛或肝气郁结者,在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再配合一些有疏肝理气、清肝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材进行调养,效果更加显著。

肝不好的一些常见症状

肝郁气滞

头胀、头痛、偏头痛精神萎靡、抑郁、生闷气烦躁易怒、情绪波动大、失眠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房胀痛或有结节咽喉异物感。

肝阳上亢

血压升高、面红容易激怒头晕目眩、头痛目赤肿痛面部痤疮多发口干舌燥。

肝血瘀滞

面色晦暗、青黑或有瘀斑有蜘蛛痣、肝掌女性痛经、经水色暗、有血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有肝脾肿大。

肝血亏虚

双眼干涩、视力减退、视物昏暗面色无华、皮肤粗糙、毛发失养指甲苍白、软薄、色枯、脆裂女性经血过少、经期短、经闭、经间期出血五心烦热、失眠多梦。

肝气犯胃

食欲不佳、口淡乏味食少、消化不良脘腹胀痛大便溏薄或便秘四肢倦怠乏力。

肝胆湿热

右胁胀痛、脘腹满闷厌油腻、恶心、口苦吐黄水身黄、目黄、小便黄赤大便黏滞臭秽舌苔黄腻。

血虚生风

四肢麻痹、肌肉震颤关节屈伸不利、中风头晕眼花、头痛皮肤干枯、风疹疮癣瘙痒惊悸多梦、夜寐不安。

血热妄行

吐血、鼻出血、尿血、便血、痔血女性经量过多、崩漏。

肝的定位症状,有两组,第一组定位症状(必有症状),就是胸胁、乳房、少腹,这个主要是指的肝脏以及肝经所过的部位出现胀满疼痛。

第二组的定位症状,就是抑郁和烦躁,情绪上面出现异常。这两组定位症状如果出现了,中医都定位在肝脏,可以辨证为肝的病变。

最伤肝的一些习惯

情志不遂,抑郁寡欢

如果长期生闷气、心情不舒畅、闷闷不乐,易导致肝气郁滞,气滞则血瘀、水邪停积,郁久则化火,皆为伤肝的元凶。尤其是女性,肝郁是造成月经不调、乳腺疾病及其他妇科病的重要因素。

暴怒伤肝

怒则伤肝,暴怒会导致肝火亢盛或肝气郁结,气生百病,尤其容易肝气犯胃,严重影响消化功能。此外,怒还容易造成肝阳上亢,出现血压飙升、目赤、脑出血、吐血等。所以,不要动肝火是养肝要诀。

过度劳累

过度的劳累,如繁重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都会使机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肝血亏虚、机体抵抗力下降,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重要原因。

加班熬夜

长期加班熬夜最易损肝血。凌晨1点到3点时肝经最旺,是养肝血的最佳时刻,如果此时不睡觉,容易造成肝血亏虚、肝阴损耗,易生肝病。

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体力活动过少,容易导致气滞血瘀、情绪抑郁不畅,从而使肝脏的疏泄和解毒功能下降,人体免疫力低下,对脾胃功能及视力也会有一定影响。

长期吸烟

肝为刚躁之脏,长期吸烟会加重肝脏阳亢阴虚的状况,且烟草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会加重肝脏解毒排泄的负担,造成肝功能受损,易引发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饮食不洁

食用不卫生的食物或过食生猛海鲜,也是引起肝毒积聚、引发急慢性肝炎的重要原因。我国沿海地区肝病高发与喜好生食海产品有很大关系,而偏远贫困地区则多与食物不洁净有关。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或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饮食油腻,均会使肝的气机失调,疏泄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受影响,进而引起消化不良、脂肪肝、胆囊炎等肝胆疾病。

过度饮酒

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升阳、活血化瘀,但如果饮酒过量,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就会受损,解毒能力差会致毒素淤积,引发酒精肝、肝硬化,对肝是巨大伤害。尤其是已患肝病者,最好戒酒。

滥用药物

“是药三分毒”,不论中药、西药,其毒素大多数都要通过肝肾来代谢。如果长期滥用药物,很容易造成肝细胞受损,引发药物性肝病。

清肝养肝这样吃

首选药食两用材料

药食两用材料的药力虽和缓,但长期服用安全有效,而有毒性的中药材,会给肝脏加重负担,反而造成更大伤害。

对证选择药材

肝气郁滞者:宜选择柴胡、香附、郁金、玫瑰花、绿萼梅、合欢花等有解郁作用的药材。

肝阳上亢者:宜选择菊花、决明子、天麻等有平肝疏风作用的药材。

肝火毒盛者:宜选择夏枯草、蒲公英、马齿苋等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材。

肝热出血者:宜选择小蓟、槐花等有止血作用的药材。

肝血瘀滞者:宜选择当归、川芎、月季花等活血化瘀的药材。

湿热黄疸者:宜选择茵陈、栀子等利湿退黄的药材。

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者:宜选择枸杞子、女贞子、五味子、灵芝等有保肝护肝作用的药材。

青色食物解肝毒

青色入肝,青色的食物对养护肝脏非常有益。青色即为绿色,以蔬菜类食物为最多,多有清肝解毒、平肝降火的功效。如菠菜、芹菜、空心菜、油麦菜、生菜、芥蓝、油菜、西兰花、豌豆、四季豆、绿豆、豇豆、苦瓜等,肝病患者不妨多多食用。

适量食酸可柔肝

酸味入肝,有一定的疏解肝郁、促进消化、柔肝解毒、收涩止血的作用,对肝郁气滞、肝火旺盛、饮食油腻不化、慢性肝炎、肝热出血、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等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酸味水果是首选,如柑橘(黄疸者不宜)、柠檬、山楂、猕猴桃、乌梅等。此外,烹调中加醋、食用酸奶也是好方法。但酸味也不要过量,否则反而伤肝。

养肝宜多饮茶

茶叶是清泻肝火、平肝解毒、降压降脂的天然良药,尤其是绿茶、苦丁茶、乌龙茶、普洱茶等,均有很好的养肝效果,适合胸闷不舒、肝郁气滞、肝火旺盛、肝热毒盛者常饮,尤其对脂肪肝、阳亢所致的高血压、湿热黄疸等有很好的调养作用。除了直接饮茶外,在食疗中,中药材与茶叶的搭配也很常见。

养肝常用食物表

蓝莓、柠檬、葡萄、猕猴桃、菠菜、芹菜、山楂、胡萝卜、绿豆、茼蒿、苦瓜、西兰花、橘子、油菜、香菇、荠菜、番茄、丝瓜、鸡肝、猪肝等。

如果觉得《养生就是养肝 怕麻烦?吃就好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